「實用」不會游泳但又想做點對脊柱好的朋友看這篇!

今天,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護士長陳晏開課,來看看醫學上的一項實驗,對於腰椎融合術後3個月的患者,所制定的一套仿蛙泳運動方式,不僅姿勢優美,最重要的是可以減少康復的時間,早日迴歸社會。

關於腰椎間盤突出這種疾病

腰椎疾病已成為困擾我國人民,特別是中老年人群的一大病症。而長期的坐姿,突發的腰部受力及扭轉,以及一些職業因素,是誘發腰椎疾病的主要因素。

「實用」不會游泳但又想做點對脊柱好的朋友看這篇!

不是所有腰椎疾病都需要手術的方式來治療,通過中醫、理療、康復治療的方式治療3個月無效者,輔助檢查支持臨床症狀者,才選擇手術治療的方式。

關於手術方式

據記載,成人腰椎融合手術的這種手術方式,是治療腰椎退行性變、腰椎滑脫、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峽部裂、腰椎管及神經根管狹窄的經典手術方式,而且已有百年曆史。手術後可以有效緩解或治癒腰椎管、神經根管狹窄引起的下肢及下腰痛、下肢感覺運動障礙等症狀。

關於術後康復方式

術後康復從麻醉清醒後開始,遵循的原則是:循序漸進

  • 踝泵運動

  • 臥床位下肢肌力鍛鍊

  • 關節屈伸鍛鍊

  • 足趾鍛鍊

  • 臥床位腰背肌鍛鍊

  • 3點支撐法

  • 5 點支撐法

  • 飛燕點水法

  • 同時進行腹肌鍛鍊等

以上所有運動,用體育鍛煉的方法來綜合,游泳,這種運動最為接近!

為什麼要游泳呢?

在游泳時,人的大部分時間處於水平位,軀體和四肢只須克服水的阻力而不用克服重力,脊椎也能得到很好的放鬆和調整。

奮力向前遊時,頭上頂,頸直背挺,臀夾腿直,這樣的角度最能放鬆脊柱。

「實用」不會游泳但又想做點對脊柱好的朋友看這篇!

進行定期適度的游泳運動,能夠保障脊椎間組織的營養供應,從而保持其彈性,提高脊椎抵抗外來衝擊的能力。同時,游泳時上肢划水的動作可活動肩關節和背部肌群,仰頭吸氣的動作可活動頸椎關節,而且仰頭吸氣與低頭伏案正是兩個相反的動作,這可促進脊柱周圍勞損肌肉與韌帶的修復。

「實用」不會游泳但又想做點對脊柱好的朋友看這篇!

在一項90例的腰椎融合術患者的調查中,實驗者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採用傳統的康復方法鍛鍊,觀察組採用仿蛙式游泳下半身泳姿鍛鍊法鍛鍊,並且均在出院時及出院後3個月採用腰椎JOA評分(腰椎功能評分)評估改善率和術後併發症的發生率。

對照組:45例患者採用傳統的康復方法,在拔除引流管後1日起,行直腿抬高及足跟膝外展滑動訓練等,每日3次,每次5-10分鐘。

觀察組:45例患者採用在康復科醫師指導下的仿蛙式游泳下半身泳姿鍛鍊法。每日1次,每次10-30分鐘,(根據患者原有肌力及術後疼痛控制耐受程度)。

仿蛙式游泳下半身泳姿鍛鍊法

「實用」不會游泳但又想做點對脊柱好的朋友看這篇!

▲仿蛙式游泳下半身泳姿鍛鍊法 慢動作演示

「實用」不會游泳但又想做點對脊柱好的朋友看這篇!

▲仿蛙式游泳下半身泳姿鍛鍊法 正常速度演示

統計結果表明:對照組傳統康復治療方法和觀察組仿蛙式游泳下半身泳姿鍛鍊法在出院評分上無顯著差異性。

但新的仿蛙式游泳下半身泳姿鍛鍊法在保證成人腰椎融合術後康復效果的同時,

還能減少每次康復鍛鍊的時間(每次治療時間相當,由每日3次改為了每日1次),可見仿蛙式游泳下半身泳姿鍛鍊法在成人腰椎術後短期康復中的有效性及高效性。

「實用」不會游泳但又想做點對脊柱好的朋友看這篇!

這樣,你懂了麼?

不會游泳也不怕!仿蛙式游泳下半身泳姿鍛鍊法,不單隻可用於術後患者,也可用於非手術但又希望通過運動來改善腰腿疼痛的群眾哦!

參考文獻

1. 陶曉銳 仿蛙泳泳姿的鍛鍊法在腰椎融合術後康復的運用

2. 劉玉雯 堅持游泳有助於骨科疾病的恢復

Information

文案: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脊柱外科陳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