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朋友都還沒來得及出生,這些城市已經開始鼓勵「造人」了

2017年初以來,全國多個省市等先後掀起“搶人”大戰。

女朋友都還沒來得及出生,這些城市已經開始鼓勵“造人”了

但是,“搶人”的對象只是存量,如果中國長期維持超低生育率未來可能會出現“無人可搶”,因此不少省市已經佈局未來的增量。

在此背景下,近期,遼寧首次提出“探索對生育二孩的家庭給予更多獎勵政策等”引發關注。此後,湖北咸寧等也發佈二孩鼓勵政策,針對民眾尤為關注的生育成本、經濟負擔、照料負擔等問題提出了相應政策。

國務院參事、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馬力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有些人不是不想生,而是沒有條件生。目前還存在生孩子後的撫養成本太高等問題,所以需要出臺各種配套政策,解決這些家庭的後顧之憂。特別是應注意公共設施的配套完善,使更多想生育二孩的家庭按自身意願生育。

補貼向二孩家庭傾斜

今年6月,遼寧省政府印發《遼寧省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提出建立完善包括生育支持、幼兒養育等全面兩孩配套政策,完善生育家庭稅收、教育、社會保障、住房等政策。並且,率先提出“探索對生育二孩的家庭給予更多獎勵政策,減輕生養子女負擔”等。

遼寧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梁啟東對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表示,遼寧探索獎勵政策,符合地區情況。在生育成本高企的情況下,適當給一些照顧和補助,能夠提高一些想生孩子又有顧慮的人的積極性。實際上,國外很多人口出生率低的地區,也出臺了一些獎勵政策,包括經濟補貼、合理延長產假等,甚至奶粉價格都有優惠。

梁啟東建議,配套的獎勵政策應當要十分具體,具體到補貼多少錢、給多少假期。“要有實實在在的政策。”他說。

女朋友都還沒來得及出生,這些城市已經開始鼓勵“造人”了

湖北省咸寧市近日就發佈了具體的配套政策。8月7日,咸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出臺《加快實施全面兩孩配套政策的意見》,推出包括擴大公共服務資源供給、保障婦女生育權益和母嬰健康、降低二孩家庭生育成本等13條具體舉措。

這其中,一些“真金白銀”的舉措體現出了滿滿的誠意,一些補貼甚至覆蓋了有著第二個以上孩子的家庭。例如,針對外界反映的教育成本問題,咸寧市明確,政策內出生的第二個及以上孩子,在轄區內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就讀的,可以減免一定金額的保教費。

住房問題也是民眾關注的焦點,咸寧市明確,政策內二孩及以上家庭,將優先享受相關優惠政策,包括無論是本地或外地居民,凡在咸寧市內首次購買普通商品住房或購買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給予一定的購房補貼,並放寬住房公積金購房貸款和提取政策等。

此外,陝西省統計局近期發佈的《陝西省2017年人口發展報告》呼籲:

“未雨綢繆,適時全面放開計劃生育,出臺鼓勵生育措施,通過對生育進行補貼獎勵等方式提高生育意願,增加出生人口數量,優化人口年齡結構。”

應做好兩手應對政策

各地如此重視二孩生育問題,背後是我國生育率情況偏低的現實。

總和生育率指的是一國或地區的婦女在育齡期間,每個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中國統計年鑑2016》公佈的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顯示,2015年中國育齡婦女的總和生育率僅為1.047。

2016年“全面二孩”實施後,這一數據得到提升。原國家衛計委發佈的《2016年我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根據衛生計生住院分娩活產統計,2016年全國新出生嬰兒數為1846萬人,比2013年增加200萬人以上,總和生育率提升至1.7以上。其中,二孩及以上佔出生人口比重超過45%,達到200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對於2017年的總和生育率數據,國家衛健委發佈的《2017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並未提及。但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出生人口較2016年下降63萬人。不過,2017年二孩數量比2016年增加了162萬人,佔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也超過了一半,達到51.2%。

女朋友都還沒來得及出生,這些城市已經開始鼓勵“造人”了

國務院發佈的《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顯示,2020年,我國總和生育率預期發展目標為1.8。

對此,馬力表示,全面放開二孩以前,我國積累了一批有生育二孩需求但還未生育二孩的育齡婦女,預計這部分生育需求將在5年左右釋放完畢。所以,這幾年的生育率會高一些,且相對會有一個釋放高峰期。這部分生育需求釋放完後,生育情況就會按照日常模式走。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2020年達到1.8的總和生育率目標有難度。

二孩配套政策的完善,對促進生育意願釋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馬力表示,很多人有生育意願,但是沒有生。這其中的制約因素包括教育成本、撫養成本太高及照料負擔較重等,所以出臺一些相應的優惠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馬力向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指出,最核心的配套政策在於公共服務的完善,這是最關鍵的。應該從日常生活下手,而不是簡單地補貼一點錢。比如社區要建一些託兒所,讓孩子有人照顧等等。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廣州認為,結合國際經驗來看,許多進入低生育率的國家,採取了許多鼓勵生育的措施,千方百計鼓勵生育,但收效不大。從我國目前的人口形勢和生育狀況變動趨勢來看,短期內鼓勵生育的舉措可能會產生一些效果,但從長期看,建立完善的應對政策才是根本。

王廣州表示,接下來應該正確研判人口變動的趨勢和特點,提前謀劃全局或局部人口階段性增減帶來的問題。比如,為應對局部性出生高峰,各地應提前配備足夠的滿足嬰幼兒出生、成長、受教育的基礎設施;對出生人口規模持續萎縮地區,也要做好相關的公共服務和資源再配置。

中信證券研報顯示,最不發達國家的總生育率普遍較高,大都在2.0~6.0之間;發達國家總生育率最低,大都在1.0~2.0之間;發展中國家的總生育率略高於發達國家,大都在1.5~2.5之間。

|每日經濟新聞nbdnews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