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川媳婦、民族女高音肖玫在中央民族大學的30年芳華

在中央民族大學的聲樂系,每屆的學長學姐都會傳給下一屆學生一個“訣竅”——“‘肖媽媽’家的飯很好吃哦!”“肖媽媽”,是中央民族大學教師、侗族女高音歌唱家肖玫,今天,今日君想講講這位任教三十餘年、培養民族聲樂人才無數、口碑好到爆的“肖媽媽”。

劍川媳婦、民族女高音肖玫在中央民族大學的30年芳華

丨肖玫

肖玫這個名字,在聲樂界人士眼中無疑是璀璨閃亮的。她是少數民族聲樂表演藝術家,曾無數次參加國家的重大活動演出,1985年獲全國首屆少數民族聲樂比賽“金鳳獎”(金獎),1986年獲第二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優秀歌手獎”;她是少數民族聲樂表演教育家,著作、論文共計十餘部篇,在中央民族大學從事聲樂藝術教育三十年,眾多知名音樂人、歌唱家、藝人都曾師從她學習。

這樣一位大師,一登上舞臺是那樣光芒燦爛,卻在面對外界和鏡頭時顯得羞澀內向;一路經歷了時代和歲月的變遷,卻始終守著自己熱愛藝術、熱愛學生、熱愛生命的初心;在藝術的道路上讓人難望其項背,卻對自己的學生那樣謙和溫柔。

黔東南州的“百靈鳥”

肖玫出生於貴州黔東南州,父母都在歌舞團工作。不過,父母認為藝術之路太過艱難,因此,從未刻意對她進行藝術教育,甚至反覆向她灌輸平凡可貴、靜氣難得的道理。

然而,小肖玫還是在家庭中深受藝術薰陶,並顯露了極高的藝術天賦。高中畢業,中央民族大學到貴州招生,肖玫去報了名。招生的老師一聽肖玫百靈鳥一樣的聲音,當即決定錄取肖玫,直言:

“你是棵好苗子,要是不去學聲樂,就可惜了!”

劍川媳婦、民族女高音肖玫在中央民族大學的30年芳華

丨肖玫(左)

父母雖然希望肖玫過上平凡安穩的生活,但還是聽從老師的建議,同意肖玫到中央民族大學學習聲樂。這一去就是4年。進校的第一年,肖玫明顯感受到了壓力:同學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人才,很多還有豐富的舞臺經驗,自己顯得生澀了。

這時,父母對肖玫的教育幫了她一把。肖玫不氣餒、不急躁,安安靜靜地選擇了刻苦學習。回憶起那段時光,肖玫說:“當時,生活裡除了學習,還是學習。”

有耕耘必有收穫,肖玫的成績一路向前,到大四畢業時已經是班上的尖子生了。這段經歷也為她日後從事聲樂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肖玫畢業時,因為成績突出而留校任教。

1984年,校園的高牆外,機會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潮滾滾而來,人人都夢想在市場上抓住機會功成名就。眾多知名歌舞團也對肖玫拋出了橄欖枝。到底要何去何從?21歲的肖玫不是沒有猶豫過,但是內心裡一貫的“靜氣”,讓年輕的她選了留校任教。

三十餘年求索路

雖然選擇了教書,但是肖玫並沒有放棄自己的藝術進步之路,反而更有動力。當時,學校裡組織了藝術團,肖玫擔綱演出;學校推選她參加比賽,肖玫也從不退縮。

劍川媳婦、民族女高音肖玫在中央民族大學的30年芳華

丨中央民族大學校園

1985年,她在全國首屆少數民族聲樂比賽中榮獲“金鳳獎”(金獎);1986年,她又在第二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中榮獲“優秀歌手獎”。直到今天,這兩個獎項依然是中國聲樂界極高的獎項。


面對這樣的榮譽,肖玫依然保持了她一貫的謙和虛心,從未放棄過學習。她潛心從各種渠道、各種文化藝術元素中汲取營養。幾乎每年,她都要去到各地採風,帶著錄音機把民間藝術家的歌唱錄下來,帶回來琢磨學習。家裡人瞭解到哪裡有獨特的民間聲樂藝術,也會推薦給肖玫。空閒時,肖玫還不忘和藝術大師們請教、交流各種專業問題,甚至就某方面的專業知識去上研修班。舞臺演出方面,肖玫也越來越重視實踐和反饋,更願意參加那些藝術價值更高,交流平臺更大的演出。

經過多年的積累,她先後出版和發表了《中國民族聲樂實用教材(精編民族唱法女聲卷)》《民族聲樂藝術教學談》《民族聲樂藝術教學特點和規律的探研》《科學唱法與民族聲樂的有機結合》等著作、論文。

劍川媳婦、民族女高音肖玫在中央民族大學的30年芳華

丨肖玫獨唱音樂會

其中,《中國民族聲樂實用教材(精編民族唱法女聲卷)》一書更是傾注了肖玫數年心血,凝聚了她幾十年來對民族歌曲和藝術歌曲的深刻理解與詮釋技巧。書中收錄了她數十年挖掘、整理和收集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影響力的代表性素材和作品,每首歌曲均編配有鋼琴伴奏譜和她親自錄製的範唱,傾注了她對作品的深刻解析和濃濃的民族情感。雲南藝術學院聲樂教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王碩評價說:“這是一部國內不可多得的民族聲樂示範與指導教材,簡明、實用和高效,非常值得廣泛推薦!”

學生口中的“肖媽媽”

學術和藝術上的成就沒有影響到肖玫平靜的內心。一上臺,她光芒四射;離開舞臺,所有蓬勃的情感都藏在她的身體裡。面對外界,她更多的是將自己的成就歸功給丈夫、父母、老師。然而,她在聲樂教育上的成就,吸引著一撥撥滿懷熱誠的孩子前來求學。

她總在以事實和實力,為學生展示“榜樣的力量”。

肖玫的丈夫是雲南劍川人,她曾以“雲南媳婦”和“民族女高音”的身份和形象在昆明和北京舉辦了三場“肖玫獨唱音樂會”,均獲得了業界、社會和媒體的一致好評,她獨特的演唱技巧和多元的民族表演風格得到了國內外專家和學者的高度讚譽。

劍川媳婦、民族女高音肖玫在中央民族大學的30年芳華

丨肖玫(左2)和學生們合影

在實際教學中,肖玫培養出了包括藏族、維吾爾族、侗族、苗族、仫佬族、錫伯族、滿族、蒙古族、納西族在內的近20個民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聲樂人才。

其中謝一梅、阿斯根、謝佳卿、達坡瑪吉等學生分別榮獲了全國聲樂專業比賽金、銀獎。

她的學生回憶起學習生涯,不少人都感嘆肖玫的謙虛和溫柔。她的學生不少人都是帶著本民族的藝術文化來到肖玫面前的,對學生的“個人特色”,肖玫總是帶著欣賞和尊重的眼光,更多地把工夫放在專業教學和基礎教學,要求學生苦練發聲、氣息等基本功,以便學生更好地演繹本民族的文化,形成自己的特色。

為了更好地教導學生,肖玫甚至會親自向學生學習其民族歌曲的發音技巧,經過專業調整和摸索後,再教給學生更專業的東西。這份虛懷若谷,對一位權威的聲樂大家來說,非常難得。

在生活上,肖玫也用藝術家細膩的感情溫暖著每一個學生。誰有經濟壓力、誰有感情問題、誰有發展困惑,肖玫總能捕捉到他們情緒上的波動,幫助他們。必要時,再把自己的愛人也拉上,一起介入幫助。許多年來,貧困學生在肖玫家吃住,問題學生受到肖玫和其愛人的開解和指導。肖玫家是學生們的溫暖之家,有問題找肖玫夫妻倆,成了學生們屆屆流傳的“小秘密”,肖玫也成了“肖媽媽”。

劍川媳婦、民族女高音肖玫在中央民族大學的30年芳華

丨中央民族大學校園

談到為何這樣做,肖玫說,學生們都處在青春期,面臨人生中許多的選擇和困惑。這時候,很需要有人來關心指導,確保他們走上正確的道路。而且,唯有愛的情懷和力量,才能準確飽滿地詮釋出每一首歌的內涵與真諦,才能讓人在全心與投入的演唱中傳遞出魅力。

受到肖玫夫妻的影響,很多學生都堅持在聲樂的道路上前行。這讓肖玫非常驕傲,她說:“在繼承與發揚中更好、更有效地傳承和光大民族音樂,尤其是少數民族聲樂特色,是我從教三十年來最深刻的體會與追求,更是我一生堅守的責任。”

她這麼說,也在這麼做。一份靜氣,一份堅守,一份愛,她道這不過尋常,我們卻難忽視那份華韻及其薰染出的百花如畫。

劍川媳婦、民族女高音肖玫在中央民族大學的30年芳華

肖玫是“專業之師”,更是“人師”。以專業育人,僅能培養“匠者”;而以“人”育人則能培養真正的“藝術家”。

劍川媳婦、民族女高音肖玫在中央民族大學的30年芳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