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平那色峯海,藏在萬山深處的美麗人家

一大早,在大補懂村村民王國翠家的院子裡,一家人忙得腳不落地。十多分鐘後,29歲的王國翠邊忙活,邊和我們聊開了:“今天中午有幾桌人來吃飯,晚上也定了3桌。比較忙,讓你們等著我,不好意思啦!”按今日君的經驗,生意好=美味,一起看看去。

羅平那色峰海,藏在萬山深處的美麗人家

丨峰海 (楊勁松 攝)

在羅平縣舊屋基彝族鄉,有一個好去處——那色峰海。天氣晴好,那色峰海群峰聳翠,遠望如森林密密簇簇;雲霧環繞,那色峰海峰林波瀾壯闊,鳥瞰似山的海洋。王國翠家所在的大補懂村就掩映在層層山巒之間,幻如仙境。

大補懂,彝語,意為“大山上的美麗人家”。但在過去,這個大山上的人家並不美麗。大補懂村是羅平縣的邊遠山區少數民族村,典型的貧困村,有名的“石山”村,因山多地少且多為石頭覆蓋,貧瘠的土地帶給村民的收穫很少,村民生活得很艱難。

“2008年,村裡太困難了,吃了今天愁明天。大多數人家房子是用石頭壘牆,用茅草做頂。一出門,只有一條毛路通鄉上,還不通車。鄉上一個星期趕一次街,12公里路,單邊要走4個多小時。結婚的時候,我爹媽來,看著這裡的條件這麼差,都哭了。”說起十年前,王國翠感觸頗多。

羅平那色峰海,藏在萬山深處的美麗人家

丨大鵬越群山 (韋嘉萍 攝)

“以前這裡窮得叮噹響,全村36戶,幾乎都住破瓦房,30多戶村民要吃救濟糧。”舊屋基鄉黨委宣傳委員劉加維說。

2015年,深山中的大補懂迎來了徹底改變的新機遇。這一年,大補懂被列為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可要怎麼實現產業興旺?當地政府圍繞村寨自身特色資源做起文章。

“搞傳統種植業大補懂不具優勢,但這裡擁有兩張王牌,一是彝族傳統文化保存比較完整,民族風情濃郁;二是區位優勢明顯,村旁是十萬大山觀景臺,登山觀景可坐覽十萬大山峰林。大補懂具備發展特色旅遊的開發潛力。”舊屋基鄉黨委書記許松琳說。

羅平那色峰海,藏在萬山深處的美麗人家

丨觀景棧道

“2015年以來,改變就大了。水泥路鋪通了,房子陸續改建新建,文化活動室也建起來,民族特色濃起來。環境改變了,有遊客慕名前來觀看峰海。慢慢地,遊客多了起來。我們許書記(許松琳)來動員,動員我們開農家樂,鄉上還給了些補助。現在,村裡家家都苦著錢了,收入上翻了不止幾倍。”王國翠的臉上,洋溢著幸福。

行走村中,灰瓦石牆格子窗、紅黃黑主色調的民居建築令人駐足觀賞,一棟棟錯落有致的彝家特色民居與村寨周邊的綠樹青山相得益彰。每家每戶門面用飾品牛頭、羊頭進行裝飾。他們堅信用牛頭、羊頭裝飾房屋祈求神靈保佑,能驅災辟邪、庇佑家庭幸福安康。莊嚴凝重的石頭牆體用不規則的黑色石片砌成,石頭就地取材,牆體繪有黑色腰線,一種歷史的沉澱不禁令人遐想。山牆上鑲嵌著代表著保護神的太陽和代表著祖先的老虎圖騰。古樸自然的灰瓦房屋頂用灰色瓦鋪蓋,四周翹角,樸素懷舊。屋頂豎立的圓圈瓦片,是太陽的標誌,加上屋頂圓圈下的月亮,表示日月生輝。在建築核心區的中心位置有一個瓦片搭建成的五角星。“五角星象徵我們的黨和國家,沒有黨的好政策,就沒有現在的幸福生活。”劉加維說。

羅平那色峰海,藏在萬山深處的美麗人家

丨特色民居 (楊勁松 攝)

觀自然風景,看特色民居的同時,遊客在大補懂還能品嚐傳統美食,體會彝族風情。一個個農家樂裡,自家燒製的小黑藥土雞、現磨的石磨豆花成了招攬遊客的招牌菜。“遊客來得多,國外有法國的、韓國的、日本的,國內有北京的、上海的、新疆的……他們都說,我們這的雲海多麼漂亮,又誇我們的菜做得好吃。土雞、土雞蛋、石磨豆腐,還有應季的山茅野菜都是我們的本地特色,遊客非常喜歡。”王國翠一臉自豪。

2017年、2018年,那色峰海連續兩年被列為“中國避暑名山”。短短几年間,大補懂的名氣越來越大,成了“旅遊天堂”。全村30多戶人家,有10多戶開起了農家樂。每到週末,很多人家都在擺攤,村民們紛紛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羅平那色峰海,藏在萬山深處的美麗人家

丨大補懂村裡的“彝味”寨門

據統計,

2017年全年,大補懂村共接待遊客4萬多人。截至今年5月,接待遊客人數已突破去年全年總數。預計到2018年年底,全年接待遊客人數將實現8萬。目前,投資25億元的那色峰海旅遊度假區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項目建成後,將成為羅平旅遊的一個新亮點。

村寨面貌變化大,大補懂村人的改變也不小。“陳氏家訓:知榮辱、守法紀、重教育、講文明……”在每家每戶的堂屋外,都能看到用彝漢雙語標明的家訓牌。

“現在家家都往前奔,原來外出打工的年輕人都紛紛回鄉,做農家樂的、搞養殖的、種菜的……現在,人人都要過好日子,個個都不願偷懶了。”村民陳樹芳說。

羅平那色峰海,藏在萬山深處的美麗人家

丨那色峰海夕陽 (楊勁松 攝)

大補懂村只是舊屋基鄉的一個縮影。近幾年,舊屋基鄉通過文旅結合、農旅結合的方式,串聯起轄區內的自然風光、民族風情以及農特產品,形成了一條迷人的旅遊產業環線。依託自然風光和特色資源,很多村寨的產業由一產向二產、三產轉型。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文化是魂。”許松琳說。

為讓鄉村真正美起來、農村經濟強起來、農民生活好起來,近幾年,羅平縣全力加快城鄉融合發展,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把發展全域生態文化旅遊業作為撬動鄉村振興的首選路徑、主選產業,在機制上創新、在資源上整合、在產業上融合、在文化上先行,賦予全域振興活的靈魂,引領了大批貧困村脫貧致富,不少地處山區的貧困村改換新貌。

羅平那色峰海,藏在萬山深處的美麗人家

帶著“產業先行,文化是魂”的振興理念,民族地區鄉村走上了綠色發展、和諧發展,建設美麗鄉村的快車道。

羅平那色峰海,藏在萬山深處的美麗人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