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紈厭惡妙玉,不僅是因爲妙玉爲人,更是因爲妒忌她的這項權利

金陵十二釵裡,妙玉的人緣應該是最差的吧。黛玉雖然口齒伶俐,偶爾也會使脾氣,但是她真心待人,瀟湘館還是比較熱鬧的。更不用提寶釵,讀者雖然不喜歡,但是書中是人人誇讚的了。

李紈厭惡妙玉,不僅是因為妙玉為人,更是因為妒忌她的這項權利

妙玉的為人不僅從原文描述中可以看出來,從旁人的評價也可以窺得一二。大觀園起詩社的時候,賈寶玉排名最後,因此需要接受懲罰。李紈直言櫳翠庵的紅梅開得極好,只是可恨妙玉為人,所以不能觀賞,因此寶玉被罰去向妙玉討紅梅。那麼妙玉為人究竟哪裡讓人討厭了呢?

李紈厭惡妙玉,不僅是因為妙玉為人,更是因為妒忌她的這項權利

第一,她為人高傲,過於自負。妙玉出身極好,才華橫溢,自視甚高,所以尋常人都入不了她的眼,所以態度高傲,就連黛玉也曾被她諷刺為俗人。她自以為看透生死,因此自稱為檻外人,可她卻終究難過情關。

第二,妙玉唸的是佛,可是卻十分看重人的高低貴賤。佛家講究眾生平等,可她卻嫌棄劉姥姥,甚至要將劉姥姥用過的茶杯砸了。佛家本該是財物如身外之物,可她不僅自己用綠玉斗,還自誇賈府裡找不出一個可以相比的。雖每日吃齋唸佛,可惜心不靜。

李紈厭惡妙玉,不僅是因為妙玉為人,更是因為妒忌她的這項權利

第三,妙玉為人耿直,有話直說。妙玉的性格是有話直說,看不慣的就看不慣,出言諷刺也不是少數,加上為人高傲,自然讓人厭惡。

如此一來,妙玉的為人的確令人生厭。可是李紈不一樣,且不說她一向寬容大度,在賈府里人人稱讚,更被稱為是“不管事”的奶奶。在賈府裡李紈只照顧賈蘭,順帶看著姑娘們,又不吃齋唸佛,可以說是跟妙玉沒有交集的了。既然沒有交集,自然妙玉對李紈也沒有什麼影響了,那麼為什麼李紈厭惡妙玉的為人呢?

李紈厭惡妙玉,不僅是因為妙玉為人,更是因為妒忌她的這項權利

李紈年輕喪夫,不管外面如何花團錦簇,她都只能守著一個孩子,孤寂地生活。她不能梳妝打扮,不能肆意玩鬧,她要謹言慎行,一舉一動符合規矩卻又沒有自我。妙玉是佛門中人,也是青春年華,日子原本該是索然無味的。可是妙玉卻活出了她自己,她敢愛敢恨,有話直說,與他人品茶論詩,擁有自己的一方天地。與李紈相比,妙玉其實很有活力的了。

李紈厭惡的,或許並不是妙玉的為人,而是妙玉的生活方式。姑且不論為人的好壞,但是妙玉有選擇如此為人的權利,她可以活得謹慎,也可以活得放肆,而李紈不可以。本該是同病相憐之人,一個不得不步步小心,另一個卻可以肆意灑脫,所以李紈不僅是厭惡妙玉的為人,更是嫉妒妙玉可以如此為人,嫉妒妙玉有而她沒有的這項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