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嘴上強硬、暗地服軟,聽從美國逐步減少從伊朗進口原油

本文約1500字,閱讀全文約需4分鐘。

據伊朗7月份石油出口數據顯示,作為美國準盟友的印度已經開始減少從伊朗進口原油,美國對伊朗的恐嚇手段開始逐漸發揮作用。早在5月份,美國就宣示將於11月初重啟對伊朗的全面制裁,這種單邊主義行動不僅令俄羅斯等傳統對手十分不滿,也遭到歐盟、印度、日本等傳統盟友的反對。美國要想確保對伊朗的制裁效果,打壓俄羅斯固然重要,逼迫傳統盟友改玄易張、順從美國更為重要。實力不濟的印度還存著討好美國的心思,當然不敢與特朗普硬頂,向美國屈服只是早晚的事情。

印度嘴上強硬、暗地服軟,聽從美國逐步減少從伊朗進口原油

印度在伊朗問題上的表態只是為了討得更多利益

伊朗是印度的重要石油進口來源,近年來印度為了保證自己的能源安全,加大在伊朗的投資力度,大力投資伊朗的油田和石油基礎設施。5月8日,特朗普單方面宣佈退出伊核協議之後,美國全面重啟對伊朗的制裁,就已經提上了議事日程。在伊朗擁有重要經濟利益的印度,不願意坐視因為美國重啟制裁而使自己的利益受到影響。跟隨歐盟、俄羅斯等國共同反對美國重啟制裁,當然也是印度的必然選擇

無論是歐盟還是印度打定的算盤就是希望在伊朗問題上對美國施加足夠的壓力,迫使特朗普做出讓步。如果美伊雙方能夠達成妥協,美國重返伊核協議當然是最理想的情況;如果做不到,特朗普能夠仿效奧巴馬政府,給自己的盟友進口伊朗石油一定數量和期限的豁免,也是好的。但是一向難以預測的特朗普,這次又讓自己的盟國失算了。5月份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之後,雖然伊朗通過多種渠道表示可以在鈾濃縮、導彈問題和中東地區駐軍問題等方面做出一定的讓步,這是美國的態度不但沒有絲毫軟化,反而得寸進尺,提出要將伊朗的石油出口徹底壓縮至零。雖然此後美國為了爭取盟國的支持,保持國際原油市場供求關係的大體穩定,決定給予進口伊朗石油一定數額的豁免,但是豁免額將明顯低於2015年伊核協議達成之前的豁免額。

歐盟、印度和日本都在伊朗有著鉅額的經濟利益,特朗普一聲令下,他們就要捨棄自己的真金白銀,跟隨美國的指揮棒轉,確實讓人心裡不爽。但是這些國家也確實沒有與美國叫板的本領,歐盟為了對抗美國的長臂管轄權專門出臺的阻斷法令,但是這個法令連歐盟自己的企業都不相信,怎麼能夠有效抵禦美國的制裁呢?經濟實力遠遜於歐盟的印度,當然也沒有打算與美國死磕到底。5月份之後,印度逐漸看清了特朗普的底牌,一方面在與美國討價還價,爭取獲得一部分的豁免份額;一方面已經開始要求印度石油公司逐步減少從伊朗的石油採購,增加從中東其他國家的進口量。其他國家也採取了與印度完全一致的做法,也使得伊朗6-7月份的石油出口量開始下降

印度嘴上強硬、暗地服軟,聽從美國逐步減少從伊朗進口原油

與伊朗相比,美國對印度更加重要

印度確實在伊朗有重要的經濟利益,但是與美國可以給印度帶來的政治和經濟利益相比,伊朗確實是可以捨棄的角色。特朗普上任以來提出印太戰略,決心將美國的戰略重心集中到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廣大地區,全力圍堵東亞國家及其石油運輸線。在特朗普的這一戰略中,印度的角色極其重要,最近兩年特朗普對印度可謂是極盡拉攏,印度莫迪政府也想利用獨特的地緣政治優勢,從美國撈取更多的好處。

從經濟上看,美國有意扶植印度,積極支持印度發展IT外包產業,推動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印度轉移,進一步提升印度與東亞國家對抗時的硬實力。從軍事上看,美國全力武裝印度,無論是第三代戰鬥機生產線還是大型運輸機,印度的幾乎所有要求美國都一一滿足。從政治上看,美國至少在表面上一直支持印度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同時在印度拒絕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情況下,仍然支持印度成為核供應國集團成員。

印度嘴上強硬、暗地服軟,聽從美國逐步減少從伊朗進口原油

美國可以給印度帶來的巨大利益絕非伊朗所能比擬,印度向美國屈服、重回美國對伊朗制裁的大旗之下,也就不那麼令人驚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