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睹爲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吐蕃文寫經--海內外拍賣市場首見

近年來,隨著敦煌學研究成為顯學,敦煌寫經的文獻及藝術價值益發受到重視,它在藝術市場上也得到越來越多地關注與追捧。敦煌寫經,尤其是唐人寫經的市場價值也逐年遞增,從最初的區區數萬元到近年逾兩千萬元人民幣天價的出現,充分說明這一收藏區塊的成熟。

敦煌寫經以漢文為主,但因其歷史上曾為多民族佔據,故亦有少量梵文、蒙古文、回鶻文、西夏文及吐蕃文經卷存世。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有幸徵得《大乘無量壽宗要經》兩卷,乃九世紀初吐蕃統治時期的古藏文寫經,此為海內外拍賣首次推出吐蕃文寫經,識者當自寶之。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敦煌藏經洞莫高窟第十七窟

八世紀中期,崛起中的吐蕃勢力迅速擴張,而安史之亂中的唐朝國運急轉直下。除了開疆闢土和經濟利益,為了引進唐朝先進文化、汲取佛教思想,吐蕃軍隊從大曆十一年起對敦煌進行了長達十一年的圍困,直至貞元二年實現和平佔領。

在統御敦煌的近七十年時間裡,以墀松德贊和另一位「法王」墀祖德贊為首的吐蕃統治階級大力扶植佛教,開窟造像,繕寫佛經。由於墀祖德贊在吐蕃推行佛教至上的政策,如賜予僧人特權、大興寺院等,招致部分反佛大臣不滿。西元八三八年,墀祖德贊被謀殺,繼位的達朗瑪贊普下令滅法,封閉所有寺院佛殿,毀壞佛像和佛教經典,吐蕃本土的佛教勢力遭受了重大打擊。千里之外的敦煌雖倖免於難,但是大規模的抄經活動終止了。因此,敦煌遺書中的古藏文寫經都是在這短暫的十幾年中寫成的,具有極其珍貴的歷史文獻價值。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伯希和於敦煌藏經洞內查閱經文

從藏經洞出土的古藏文佛教文獻看,吐蕃統治敦煌時期所抄之經主要為《十萬般若波羅蜜多經》和《大乘無量壽宗要經》,其中數量最多的是《十萬般若波羅蜜多經》。本次上拍的兩卷吐蕃統治敦煌時期古藏文寫經是《大乘無量壽宗要經》。法國國家圖書館、大英博物館、日本天理圖書館、龍谷大學圖書館、臺北中央圖書館、中國國家圖書館、甘肅省博物館等均有收藏。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九世紀吐蕃文《大乘無量壽宗要經》卷

《大乘無量壽宗要經》也稱《大無量壽經》、《大經》、《雙卷經》,為淨土三經之一。敦煌寫卷中有漢、蕃兩種文字的《大乘無量壽宗要經》,繕寫此經所作的功德是對吐蕃贊普的讚頌和祝福。法國國家圖書館藏P.t.999號卷子記載:「往昔,為天子赤祖德贊之功德,在沙洲敬寫漢、蕃兩文《大乘無量壽宗要經》法本,以此作為對百姓廣泛的教法大布施。經卷彙集於龍興寺(敦煌十六座寺院之一)之經庫中,漢文《大乘無量壽宗要經》寫卷一百三十五卷,蕃文寫卷四百八十〇卷,計六百一十五卷。」

從這些寫卷的字形上看,九世紀初第二次藏文改革前的一般特徵明顯。吐蕃時期第二次文字改革前,藏文的書寫形式、文法規則、書法書品都與後期的藏文有著明顯的不同。

敦煌古藏文佛經有兩種裝幀形式。梵夾裝主要用來抄寫《大般若經》、《二萬五千般若頌》、《大寶積經》、《大乘經纂要義》、《入不思議境界》等吐蕃弘佛早期傳頌的經典。《大乘無量壽宗要經》、《十萬般若波羅蜜多經》則為卷軸裝,藏文以硬筆(竹筆或木筆)橫書。從墨蹟觀之,多深淺不勻,有洇透現象,用墨含膠較輕。抄經所用的是寬約三十一-三十三釐米、外觀粗厚的藏紙,通常由多張紙粘接卷制而成,單紙長約四十五釐米,每紙兩欄,隔欄寬約一.五釐米,欄平均書寫經文約十九-二十一行。

用於抄寫《大乘無量壽宗要經》的紙張裁切較為整齊,而抄寫《十萬般若波羅蜜多經》的紙張則寬度不一,互相連接後不整齊。《大乘無量壽宗要經》抄寫一遍平均用紙三張,總長約一百三十五釐米,但抄寫多遍後粘接在一起的也很普遍。因《大乘無量壽宗要經》寓意吉祥,多為做功德的人僱人抄寫,視個人能力可長可短,多則十遍,少則一遍。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曹華奴

古藏文寫本《大乘無量壽宗要經》 水墨紙本

吐蕃統治敦煌時期 九世紀

31.5 x136.5cm (12⅜x 53¾in)

抄寫《大乘無量壽宗要經》所使用的藏紙,堅韌厚實,耐拉抗蛀,色呈灰白或淡黃。造紙的主要原料包括瑞香狼毒、沉香、山茱萸科的燈臺樹、杜鵑科的野茶花樹和故紙等。瑞香狼毒有劇毒,雖然不是造紙的上乘原料,卻可以防蟲,有利於紙張的長期保存。

吐蕃統治時期的敦煌抄經坊,寫經生終日疾書,校對人嚴謹勘核,佛經至少經過三校方能入函入藏。在這樣嚴格的約束下,產生了一大批高質量抄本。這兩卷書法流麗、紙墨精良的古藏文《大乘無量壽宗要經》寫經,見證了青藏高原通過絲綢之路與中原文明的交流融匯。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杜祿勒

古藏文寫本《大乘無量壽宗要經》 水墨紙本

吐蕃統治敦煌時期 九世紀

31 x 531cm (12¼ x 209in)

珍罕宸翰--宋理宗楷書聯句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宋理宗坐像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2018年香港秋拍,邦瀚斯有幸自海外徵得這件珍罕宸翰--宋理宗楷書「丹砂芳蕊」聯句,絹本方幅一開。

觀其絹質,極為緊緻細密,摒絕千載塵埃於外;察其墨色,烏金沈厚,朱泥御印褪去鮮麗,微泛出歲月幽光;審其行筆,飄逸跳脫而健勁爽利,細微處常見險峭的鋒芒,跌宕有致。南宋偏安,西子湖畔的風流旖旎,彷彿便聚在這咫尺之間。

據史料載,理宗崇好道與禪,素對佛寺道觀賞賜有加,且常以書畫及御書相賜。傳世公私收藏理宗御筆詩畫,多涉禪道之思致,如臺北故宮所藏題馬麟畫幾幅《伏羲像》、《靜聽松風圖》等,本幅丹砂九轉、芳蕊長春聯句,亦屬此類,人生飄忽無常,韶光稍縱即逝,求仙問道,以祈長生,又豈獨為帝王所思哉 。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宋理宗 楷書聯句

水墨絹本 鏡框

一二五九年作

19 x 16.5cm (7½ x 6½in)

來源:沙榮存先生舊藏,並由其後人珍藏至今

著錄:

潘正煒,《聽颿樓書畫記》,『宋高宗團扇書冊』,該冊頁共絹本十二幅,本幅『丹砂』即為卷首。續捲上四集第七輯,世界書局有限公司,臺北,2017年,頁499。

孔廣陶,《嶽雪樓書畫錄》卷二,宋元翰墨精冊,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2011年,頁360。

孔廣陶,《嶽雪樓鑑真法帖》,中國書店,1997年10月,頁87。

朱省齋,《書畫隨筆》,星洲世界書局有限公司,約1958年,頁120-123。

徐邦達,《徐邦達集》第十二卷,《古書畫偽訛考辨》叄之「理宗趙昀書題」,故宮出版社,2015年9月,頁376-377。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聽颿樓書畫記》中「宋高宗團扇書冊」其餘十一幅,另多楊妹子書一頁,為顧洛阜自張大千處購得,後捐贈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為該館鎮館之寶。徐邦達《古書畫偽訛考辨》中雲「不知何時拆換的」,《嶽雪樓書畫錄》成書於光緒己丑(1889),則拆換乃「聽颿樓」故物星散之時無疑。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所藏「南宋帝后書法團扇」十二開冊中,『潮聲當晝起,山翠近南深』一開,以及近年釋出市場之理宗楷書『淺沙平有路,流水慢無聲』聯句團扇,書法風格皆可與本幅相佐證,而本幅筆勢更見綺逸勁峭,實為理宗傳世書跡之極精到者。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2013年香港秋拍之宋理宗作品

存世最為碩大傅抱石『韶山』題材

此次秋拍呈獻的《韶山春曉》,創作於一九六一年二月,乃畫家晚年最鍾愛的題材之一,時代氣息濃郁,且將傅抱石獨特的審美情趣與筆墨成就完美結合。這幅《韶山春曉》,

是目前所見存世傅抱石『韶山』題材中,尺幅最為碩大的作品。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傅抱石 《韶山春曉》

設色紙本 鏡框

一九六一年作

146 x 201.5cm (57½ x 79⅜ in)

一九五九年六月六日,傅抱石應湖南人民出版社邀請,第一次來到韶山,為期十天的參觀寫生後,他意興勃勃地創作了一系列「韶山」組畫,並出版畫冊。次年九月中,傅抱石率領江蘇省國畫寫生工作團離開南京,『開眼界,擴胸襟,長見識』,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寫生活動,成為當時中國繪畫界一件極為轟動的大事。十二月一日,傅抱石冒雨二次來到韶山沖,從水塘到故居,從毛震公祠到韶山招待所,感同身受,體會自然是非同一般。回寧後,傅抱石激情澎湃,重揀舊稿,細心收拾,落墨而成此巨幅。

在這幅作品中,他以俯瞰視角截取韶峰一角,充分展現了韶山的清麗景象。遠景韶峰聳立,結構以中鋒長線勾勒,山體則強化破『筆點』,以示草木蔥蘢,春意盎然,更遠處山巒數疊,由濃到淡,漸行漸遠;近景山坡巨石嶙峋,凝重渾厚,與韶峰的峻峭形成強烈對比,而大片松林以重墨畫成以支撐畫面,既真實又活潑。畫面色墨交融,形象突出,層次分明,完全是一種自然平緩的抒寫。於是,晴朗的天空中到處瀰漫著春天的溫馨煦色;韶山,也在其溫潤的筆調中朝氣蓬勃,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和生命。

本幅作品乃歐洲私人珍藏,一九六八年年中,因緣際會,購於香港華潤集團,自此懸於其客廳正中,乃其所藏中國藝術品中最寶愛者。然物有聚散,五十年彈指一揮間,今藏家年近耄耋,方捨得釋出,亦成就中國藝術海外收藏的又一段佳話。

其他亮點拍品一覽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佚名 二仙煉丹圖

設色絹本 立軸

160.5 x 92cm (36¼ x 63⅛in)

端方舊藏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鄭燮 竹石圖

水墨紙本 鏡框

236 x 114.5cm (92⅞ x 45⅛in)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傅抱石 松蔭賞菊圖

設色紙本 鏡框 

一九四五年作

137 x 44cm (53⅞ x 17½in)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張大千 溪山漁隱

設色紙本 鏡框 

一九六三年作

124.5 x 51cm (49 x 20⅛in)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張大千 折柳冊

設色紙本 冊頁十四開 

一九五五年作

18 x 23.5cm (7⅛ x 9¼in) (14)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溥儒 宋本牡丹

設色絹卡 鏡框 

一九五五年作

24 x 27cm (9½ x 10⅝in)

先睹為快!香港邦瀚斯2018秋拍生貨曝光

林風眠 荷塘

設色紙本 鏡框

67.5 x 136cm (26⅝ x 53½in)

來源:香港私人珍藏,上世紀九十年代購於本港畫廊

香港邦瀚斯中國書畫秋拍

2018年10月3日

拍賣地點:

香港邦瀚斯藝術廊

金鐘太古廣場一期2001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