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賽車的奧運情懷|Z專題

百年賽車的奧運情懷|Z專題

賽車運動由於需要依靠工具助力、成本與門檻較高、尾氣噪音汙染等問題,始終無法進入奧林匹克運動會,而只能和其他同樣受歡迎的體育項目譬如板球、高爾夫球、英式橄欖球等共同列入非奧林匹克運動項目。但是在歷史上,賽車運動與奧林匹克卻早已有一段佳緣,早在第二屆奧運會(1900年巴黎奧運會)上就出現了賽車光輝奪目的身影。

此文根據有關1900年奧運會的現有文獻嘗試為觀眾更完整地呈現該屆奧運會上的賽車比賽,並探討綻放異彩、經久不衰的賽車運動在未來是否可能進入奧林匹克。

1900年奧運會前的賽車運動發展史

1867年Nikolaus Otto發明了內燃機後,在1885年,Kari Benz與Gottlieb Daimier共同將內燃機與汽車結合,便開啟了交通運輸工具發展的新篇章。第一批汽車在德國誕生後,卻並沒有受到德國和英國的追捧。相反,在法國,機動化車輛則非常受人歡迎,賽車運動也隨之逐漸發展起來。

1894年,在巴黎和魯昂舉辦了一場車輛穩定性比賽

。以最少的損耗安全跑完整個賽程的車手及其技師所駕駛的車輛會獲得5000法郎的獎金。第一輛到達終點的賽車是由Comte de Dion駕駛的由蒸汽驅動的牽引車。但是Comte de Dion並沒有獲得獎金,因為其駕駛的車上沒有乘坐技師,評審委員會認為他的車輛不符合比賽規則。

百年賽車的奧運情懷|Z專題

巴黎-魯昂比賽中,Paul Panhard駕駛的Panhard-Levassor

在第二年,舉辦了第一場主要較量速度的比賽。ACF(法國汽車俱樂部)的前身組織了一場往返於巴黎和波爾多的比賽,獲勝者是Émile Levassor,駕駛的是Panhard-Levassor。但是他也未能被授予獎項,因為其車輛座位數量不符合要求。Andre Michelin也報名參加了Paris-Bordeaux-Paris比賽,他是第一位用充氣輪胎裝備車輛的人。同年,在意大利和美國也舉辦了類似的賽車比賽。

百年賽車的奧運情懷|Z專題

Émile Levassor和他的妻子

city-to-city”比賽逐漸普及開來,在接下去的幾年,ACF都會組織該賽事。但是,在1903年的Paris-Madrid賽事中由於不幸造成了8人死亡,該類賽事被迫停止,法國政府也隨即禁止在公共道路上舉行賽車比賽。

到了1900年,美國商人James Gordon Bennett發起了一場著名的年度系列賽事。一場比賽中每個俱樂部可以有三輛車參賽。儘管Gordon Bennett獎盃賽只持續到1905年,但卻是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的國際賽車系列賽。

百年賽車的奧運情懷|Z專題

1903年Gordon Bennett Trophy

1900年巴黎奧運會上的賽車運動

在1900年的巴黎奧林匹克運動中共舉辦了16場汽車和摩托車的比賽。這些比賽一共被分為兩組。第一組由上文提到的Paris-Toulouse-Paris的比賽構成。該比賽有汽車、單排座小汽車、摩托車三個組別的車輛參加,類似於現在的拉力賽:比賽在公共道路上舉行,有不同的賽段,成績以每位車手各自的用時為準,而不是車手間直接進行較量,在這三種類型的比賽中,得分最高者將分別獲得46000法郎的獎金。

第二組由穩定性比賽構成,在六個不同的汽車類別中,有一部分會含有子類別,並由評判委員會授予金牌、踱金銀牌、銀牌、銅牌。

比賽結果

▍Paris-Toulouse-Paris

1900年Paris-Toulouse-Paris比賽是由ACF組織的,分為三個賽段:Montgeron-Toulouse, Toulouse-Limoges 和Limoges-Montgeron,總計

1347公里。取得舉辦該賽事的許可並不容易,僅僅在比賽開始前幾天才獲得正式的批准。報名者分為三個組別:汽車單排座小汽車摩托車。在7月25日早上3:07準時出發,每位車手間隔兩分鐘發車,從文塞納出發抵達蒙日龍。沿著賽道共設置了82處控制站,所有車輛必須通過這些控制站。

在比賽結束後,車輛在維也納展覽會上進行了展覽。共有78輛車報名參加該比賽,實際參賽的有55輛車。兩天後,只有21輛車回到蒙日龍,其中18輛車的比賽時間被記錄了。

除了獎金,ACF的評審委員會還為每個組別的獲勝者頒發了踱金銀牌。向那些平均速度超過60公里/小時的參賽者(Pinson和Voight)頒發了銀牌,對於那些平均速度超過40公里/小時的參賽者(Giraud & Giraud, Antony, Collignon, Bardin andGasté)頒發了銅牌。

百年賽車的奧運情懷|Z專題

1900年Paris-Toulouse-Paris中獲勝者Alfred Velghe

▍Voitures(法文):汽車

第一賽段Levegh獲勝,平均速度68.18公里/小時,而Pinson在第二賽段和第三賽段均獲得了冠軍,平均速度分別是65.46公里/每小時69.84公里/每小時。在19輛出發的汽車中,有9輛到達了圖盧茲和利摩日並返回了巴黎。其中Gilles Hougières到達的時間未知。而排在第八位的Brillie沒有被授予任何獎項,因為其駕駛的車輛的所有者Gustave Gobron是評審委員會的成員。

獲勝者Alfred Velghe使用了“Levegh”的名字參賽,Velghe的侄子Pierre Boullion在其賽車生涯中使用了同樣的名字。Pierre Levegh由於一場發生在1955年的勒芒24小時中慘烈的車禍而被人們所熟知。這場車禍共造成超過80名觀眾的死亡,他自己也不幸遇難。

百年賽車的奧運情懷|Z專題

▍Voiturettes(法文):單排座小汽車

在8輛實際參賽的單排座小汽車中,只有三輛到達了圖盧茲,並返回了巴黎。三個賽段的最快平均速度分別為36.42公里/小時42.30公里/小時42.42公里/小時,但獲勝者的姓名無法得知。Marcel和Louis Renault是知名汽車品牌的共同創始人,他們也參與了該組別的比賽。

百年賽車的奧運情懷|Z專題

Motocycles(摩托車)

在28輛實際參賽的摩托車中,只有9輛到達了圖盧茲和利摩日,還有一輛賽車在最後一個賽段棄權了。獲勝者Teste在各個賽段的平均速度為58.56公里/小時57.12公里/小時51.60公里/小時

百年賽車的奧運情懷|Z專題

▍Voitures de tourisme(法文):轎車

這些賽事是針對車重超過400kg的房車,獎項被設置成四個類別,5月14日到5月19日(不包括5月17日),參賽車輛必須一天跑完150公里,在文森旁長約50公里的賽道上比賽,早上駕駛一圈,下午駕駛兩圈。速度不得超過30公里/小時,而在居民區速度不得超過20公里/小時。總共有46輛車報名,其中33輛正式參賽。7輛參賽車輛被除名,其中一輛被除名是因為該車輛所有者是評審委員會成員,三輛被除名是因為他們超過了速度限制,還有三輛被除名是因為車身重量低於400kg。

Voitures detourisme à deux places(法文):雙座轎車

在12輛參賽的雙座轎車中,一等獎被頒發給了Armand Peugeot的公司,創立於1892年,但是現在該公司已經開始生產製造(電動)自行車。

百年賽車的奧運情懷|Z專題

Voitures detourisme à quatre places(法文):四座轎車

有15輛四座乘用車參賽,由於在第四組別中只有一位參賽者,因此評審委員會決定授予給他一項藝術品。

Émile Delahaye(1843-1905)在圖爾斯創立了Socié té des Automobiles Delahaye,但是他在1900年離開了自己的公司並退休。De Dietrich公司的汽車部門由男爵Adrien de Turckheim創立,他參加了1900年的Paris-Toulouse-Paris的比賽,也是De Dietrichs的侄子之一。在1905年,汽車部門以Lorraine-Dietrich的名字從原本的公司獨立了出來。

百年賽車的奧運情懷|Z專題

Voitures detourisme à six places(法文)六座轎車

有五輛車參加了該組別。獲勝的汽車來自於Panhard & Levassor工廠,這家工廠是從Panhard家族的車身設計製造家族企業發展而來的。在1876年,Émile Levassor加入了René Panhard,他在1895年的Paris-Bordeaux-Paris比賽中獲得了冠軍。

百年賽車的奧運情懷|Z專題

Voitures de tourismeà plus de six places(法文)超過六個座位的轎車

只有一輛車參加了該組別,因此評審委員會決定授予獲勝者藝術品並將其歸入第四組別。

百年賽車的奧運情懷|Z專題

▍Motorcycles(摩托車)

從6月18日到6月23日(不包括6月21日),摩托車手必須每天在文森斯旁的圍繞多梅尼爾湖的賽道上完成70圈:早上30圈,下午40圈。每天總計160公里賽程。有13輛摩托車報名並全部參賽。出身地在俄羅斯的兄弟Eugene和Michel Werner成功地創造了一種名為Motocyclette的摩托車,並且在三年前贏得了冠軍。

百年賽車的奧運情懷|Z專題

▍Taxis and delivery cars(出租車和工程車)

該賽事由出租車和載貨能力達到1200kg的運輸車參加。從8月6日到8月11日(不包括8月9日),參賽者必須在一天內完成兩次沿著文森斯30公里的路程。根據車輛類型和驅動力劃分為4個組別。總共有14輛車報名,並全部參賽。

Voitures de place à moteur a essence(法文):汽油發動機租賃類汽車

進入該組別的3輛參賽車輛中有2輛獲得了獎項。

百年賽車的奧運情懷|Z專題

Voitures deplace à moteur é lectrique(法文):電動租賃類汽車

有6輛車報名參加了電動引擎租賃類汽車組別。Parisian Louis Krié ger(1868-1951)在1897年生產了他的第一臺由電驅動的車輛,其在四個車輪上創新地採用了制動器。獲得第二名的車輛製造者是Charles Jeantaud,Krié ger在Charles Jeantaud參加的1895年Paris-Bordeaux-Paris比賽中擔任他的技師。

百年賽車的奧運情懷|Z專題

Voitures delivraison à moteur a essence(法文):汽油發動機工程車

有3輛車報名參加了該組別,Brouhot來自於維耶爾宗,駕駛的也是自己的車輛。

百年賽車的奧運情懷|Z專題

Voitures de livraison à moteur é lectrique(法文):電動工程車

有3輛車報名參加了該組別。

百年賽車的奧運情懷|Z專題

▍Voiturettes(法文):單排座小汽車

參加該組別比賽的車輛為單排座小汽車,要求車重少於400kg,並有兩個座位。從8月13日到8月18日(不包括8月16日),參賽者必須同其他轎車一樣,完成相同的項目。該組別有19輛賽車報名,其中12輛車完成了比賽。

Voiturettes à deux places pesant moins de 250kg(法文):重量不到250kg的單排座小汽車

百年賽車的奧運情懷|Z專題

Voiturettes à deux places pesant moins de 400kg(法文)重量不到400kg的單排座小汽車

百年賽車的奧運情懷|Z專題

▍Poids lé gers(法文):輕量級汽車

參加這一類別的是最小承載能力為100kg的輕量級運輸卡車。從9月17日到9月22日(不包括9月20日),他們必須完成和出租車與運輸車相同的路線。在該比賽中,有12輛報名,其中10輛實際參賽。

De Dion-Bouton由Comte Albert De Dion和Georges Bouton在1882年的皮託創立,Comte Albert De Dion是1894年Paris-Rouen比賽的冠軍。公司起先生產電動三輪車,隨後開始轉為生產四輪汽車。

百年賽車的奧運情懷|Z專題

▍Poids lourds(法文):重型汽車

參加這一比賽的是用於搭載乘客或者用於運輸貨物且最小承載能力為1250kg的卡車,從10月8日到10月13日(不包括10月11日),參賽的卡車必須完成50km的賽程。有13輛卡車報名參賽,其中只有8輛完成了該賽事。

百年賽車的奧運情懷|Z專題

1900奧林匹克章程

在1900年巴黎舉辦的賽車比賽是否應當被納入奧林匹克運動會一直是一個爭議。筆者引用了Bill Mallon在他的《1900 Games》一書中寫到當時奧運會的五個標準是:

1.應當允許所有國家的參賽者參賽;

2.不得有殘疾人參加;

3.應當對任何年齡段、來自不同地區、擁有不同能力的報名者開放;

4.不得使用機動交通工具

5.不得允許職業運動員參賽。

第四個標準自然排除了所有賽車比賽。但是,正如Mallon提到,這個標準似乎最具爭議,在1908年倫敦奧運會上,就舉辦了機動船比賽。與此同時,1900年奧運會上,Paris-Toulouse-Paris比賽中獲勝者會被授予獎金且參賽者具有專業性,由此將該賽事排除在奧林匹克之外。而其他賽事中雖然授予的是獎牌,但是由於這些比賽的報名參賽者均來自於製造商公司,因此有觀點認為:這些比賽還是隻針對職業運動員;而如果不採納非機動車賽事的標準,

穩定性比賽則能夠被認為是奧林匹克比賽項目,但是這些賽事比起體育比賽更像是展覽,因此也有觀點認為這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奧林匹克項目。

百年賽車的奧運情懷|Z專題

1900年巴黎奧運會宣傳海報

賽車運動的奧運情結

賽車運動競技性強,觀賞性高,卻至今未能進入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但是賽車運動並非傳統觀點所認為的與奧運精神背道而馳。

奧林匹克旨在讓運動員展現他們的體能和心理素質,而賽車運動尤其是Formula 1和IndyCar均對車手的體能和心理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4年,研究人員曾安排前一級方程式世界冠軍Jenson Button與當時的奧運會鐵人三項冠軍得主互相較量,結果不分伯仲。當時Jenson Button已34歲,而鐵人三項的獎牌得主比他年輕了整整十歲。賽車手的體能素質無可置疑,他們同樣需要艱苦的體能訓練和不屈不撓的意志力,這是完全符合奧林匹克體育精神的。

賽車運動考驗的絕不僅是單純的駕駛技術。賽車高速行進過程中的G力要求賽車手擁有強壯的頸部和臂部肌肉,而一些長達數小時的賽車項目需要車手良好的耐力。如果想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過硬的心理素質和聰慧的大腦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就奧林匹克賽事旨在考驗參與者體能和心理素質這點來說,賽車運動也應當是符合這個標準的。

百年賽車的奧運情懷|Z專題

Jenson Button參加鐵人三項公路長跑項目

在奧林匹克,幾乎所有的參賽者均代表自己的國家,而賽車手通常代表的是各自的車隊,而車隊與國家並非一一對應的關係,但是也並不盡然。一些賽車愛好者可能還記得A1 Grand Prix Championship,這項比賽首次以國家為參賽單位,並使用相同規格的高水平單座方程式賽車。由於每輛車代表的是一個國家,因此該項賽事曾被譽為“賽車運動的世界盃”。

儘管很遺憾由於特殊問題該賽事沒能延續下來,但是表明以國家為參賽代表的賽車比賽不是沒有可能。並且使用統一型號的賽車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賽車技術本身對比賽成績的影響。

百年賽車的奧運情懷|Z專題

2005年在英國Brands Hatch舉辦的A1大獎賽

IOC將受歡迎度與贊助機會的大小作為體育運動是否納入奧運會比賽項目的標準之一。Formula 1可謂家喻戶曉,但是賽車運動正如田徑和游泳一樣,還有許多其他種類。除了方程式比賽以外,房車、拉力車、GT賽車、勒芒原型車、卡丁車、摩托車比賽也廣受歡迎。而賽車運動更是從來不缺經濟實力雄厚的贊助商。

得益於如今的現代科技,讓車輛低能耗與零排放成為可能。過去賽車運動無緣奧林匹克的一大原因就在於其不具有綠色環保的特性,奧運會禁止燃料燃燒與二氧化碳的排放。而隨著動力系統技術在近幾年的飛速發展,F1與勒芒24小時的參賽車輛均使用了燃油效率更高的混合動力引擎。Formula E則實現了全電動、零排放,選擇電動車比賽也會更受奧運會主辦方青睞,因為他們不用擔心舉辦地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也不用特別為此修建賽道。

百年賽車的奧運情懷|Z專題

第二代Formula E賽車

大多數賽車比賽中,一個賽季會佔據大半年的時間,並且車手排名是根據其多場比賽中獲得的積分累計而成的,如果將賽車納入奧林匹克比賽項目,就要保證比賽的時間精簡,譬如舉辦小型錦標賽或者直接決定冠亞季軍的比賽。

與此同時,還可統一車輛型號,這樣決定最後成績的就僅僅是車手的個人能力而非依靠車輛性能,這樣也會吸引大批觀眾觀賽。世界車王爭霸賽(ROC)採用的便是統一的車型,並特別設立了國家杯,代表國家爭取榮譽,其賽道設置在體育場館內,也不會損壞草坪,觀眾更能夠將整場賽況盡收眼底。

百年賽車的奧運情懷|Z專題

2011年在德國舉辦的ROC現場

要成為正式的奧運會比賽項目,該運動必須擁有自己的國際聯合會(IF),並獲得IOC的認可,而事實上,IOC早在1904年就已經正式認可了FIA,而國際聯合會的長期存續正是IOC考慮的因素之一。

FIA還是IOC國際體育聯盟協會(Association of Recognised International Sports Federations,即ARISF)的成員之一,這意味FIA已經在國際奧委會擁有了發言的一席之地。而同樣作為該協會成員的運動還包括空手道、棒球、壘球、攀巖、衝浪,都已躋身2020年東京奧運會。

百年賽車的奧運情懷|Z專題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競技體育將獲得更大的受眾群體,注重普及度和關注度的奧運會必然需要作出改變,同場競技,巔峰對抗,賽車運動的引入無疑會給奧運會帶來新面貌。

電動卡丁車重燃賽車奧運夢

如今,奧運會再一次向賽車運動打開了歡迎之門,具有新能源科技的電動卡丁車將作為表演項目在今年的青奧會上一展風采,FIA主席Jean Todt說:“電動卡丁車對於賽車運動發展是一項新機遇,也表明世界正在發生變化,而我們應當成為這場變革的引領者。電動卡丁車將出現在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辦的青奧會上。”FIA運動副主席Graham Stoker說:“我們如今能夠走向世界和國家奧委會,並告訴別人‘我們有一項汽車運動展現在青奧會上’,而賽車俱樂部也將因此取得認可和支持。青奧會從2010年開始舉辦,為未來的奧運會選手提供了一個展示平臺,也是將來進入奧運會比賽項目的“試驗田”。

Peter Bayer闡述道:“在南京舉辦的2014年青奧會上展示了攀巖與滑板,這些都在後來被納入了奧林匹克比賽項目。”而在今年的青奧會上,IOC與FIA就推動

道路安全展開了討論,這為推動賽車運動帶來了契機和可能。在青奧會上,參賽者將駕駛由Bosch和德國卡丁車製造商合作生產的統一的電動卡丁車Mach 1。由於使用的是相同的賽車裝備,因此將更客觀的考察車手的耐力、力量和反應力。

百年賽車的奧運情懷|Z專題

電動卡丁車Mach 1

電動卡丁車作為青奧會表演項目是對那些認為賽車不是體育運動的斷言的有力反駁,也為那些希望賽車運動進入奧林匹克的人們帶來更多信心。但是正如FIA賽車運動秘書長Peter Bayer在接受採訪時所說的,可能需要花費更多時間才能達成這個心願。

CIK FIA卡丁車委員會主席Felipe Massa說:“儘管讓賽車運動成為奧運會的一部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將一項實實在在的賽車比賽帶入青奧會是意義非比尋常的第一步。而如果想讓賽車運動進入奧運會,我認為卡丁車是一個完美的方向。”

結語

在漫漫體育歷史長河中,賽車與奧運會之間有著不止一次的交集,然而這項不斷超越極限的巔峰運動卻又總是與奧運會失之交臂,但是無論賽車運動是否進入奧運會,這項匯聚了百年工業結晶的世紀運動無疑為我們打造了一場場盛大酷炫的體育盛宴,並創造了一個充滿夢想與無限可能的世界,為體育發展史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來源:崢荷賽車(ZMotorsport)

文:Sherry

做世界賽車行業最優秀的整合者與領導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