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當宰相三年,整日花天酒地撩妹子,千年來卻一直被譽千古賢相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幾句詩說的是誰,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作為蜀漢丞相,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千年來一直被傳頌。

這人當宰相三年,整日花天酒地撩妹子,千年來卻一直被譽千古賢相

在歷史長河中,像諸葛亮這樣被譽為“千古賢相”的,其實有不少。例如,開創先例、相傑之首的第一宰相管仲,才高齊天、謀深如海的秦相李斯,功冠群臣、聲施後世的西漢開國名相蕭何,道破天下事、一策定乾坤的初唐名相房玄齡,帝王之師、救時之相的明朝萬曆首輔張居正·····等等。

他們無一例外,要麼是輔佐帝王成就霸業,要麼是滿腔忠誠熱血,一心為國為民,從而千古流芳。


然而,也有這麼一位宰相,當了三年,期間整天喝酒吃肉,花天酒地,典型的不作為,千年來卻也一直被我們譽為“千古賢相”。

這人當宰相三年,整日花天酒地撩妹子,千年來卻一直被譽千古賢相

很多人可能猜出來了,他就是漢代的第二位相國——曹參。他到底有多麼得無作為?我們一起來看下。

漢高祖劉邦起義反秦時,曹參以中涓(官名)的身份跟隨他。期間身經百戰,屢建奇功,攻下了兩個諸侯國,一百二十二個縣。

(起事後,曹參常領兵出征,而蕭何為丞相鎮守關中,兩人一為將,一為相,之間產生隔閡。但即使如此,兩人相知甚深)

劉邦做了皇帝后,韓信被調封為楚王,齊國劃為郡。不久,高帝把長子劉肥封為齊王,因其年輕,故任命曹參為齊國相國佐助劉肥。

曹參當齊國丞相九年,採用黃老的學說,清淨無為,讓百姓自行安定。在此期間齊國安定,人們大大稱讚他是賢明的丞相。

這人當宰相三年,整日花天酒地撩妹子,千年來卻一直被譽千古賢相

蕭何臨終前,漢惠帝讓蕭何舉薦一個繼任之人,蕭何認為朝中只有曹參一人能擔此重任。曹參並不知曉此事,但他聽到蕭何去世的消息後,就告訴他的門客趕快整理行裝,說:“我將要入朝當相國去了。”不久,朝廷派來的人果然來召曹參,請他入宮為相。

不過,曹參當上宰相後,所做之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除了在丞相屬官的任用上花了一點功夫,他其餘的時間就用來大口喝酒大塊吃肉,或者就每天喝喝茶聽聽曲逛逛街泡泡妞,玩得不亦樂乎。至於什麼綱領、政策之類的,一律未予變動。

下屬們也競相效仿他,經常在相府的後花園聚會斗酒,除了猜拳行令,有時還要K歌跳舞,鬧騰的不得了。曹參後面看到了那些人的醜態,非但沒有斥責眾人,反而加入到他們之中。

朝中有些官員專程上訪意圖勸說他,但無一例外都被曹參硬拉到後花園勸酒,最後躺著被送回家。

這人當宰相三年,整日花天酒地撩妹子,千年來卻一直被譽千古賢相

惠帝知道這些事情後,臉上掛不住了。如今本來就母后干政,自己就沒啥政績,曹參再這樣碌碌無為下去,我豈不是會被後世罵為昏君?

於是惠帝就急忙召見曹參,讓他趕緊施展一下才能。於是有了下面一段廣為流傳的佳話。

參曰:“陛下自察聖武孰與高帝?”

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

參曰:“陛下觀臣能孰與蕭何賢?”

上日:“君似不及也。”

參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惠帝曰:“善,君休矣!”

曹參對惠帝說道:“陛下自己考察,和高皇帝比,哪一個聖明英武?”

皇上說:“我怎麼敢與先帝比呢!”

曹參又說:“陛下看我的能力和蕭何比,哪一個更強?”

皇上說:“你好像比不上蕭何。”

曹參說:“陛下說的正確。高皇帝和蕭何平定天下,法令已經明確,現在陛下垂衣拱手(指無為而治),我這樣一類人恪守職責,遵循前代之法不要丟失,不也可以嗎?”(您看您沒有先帝厲害,我也沒有蕭何厲害,他們定了那麼完善的規矩,我們沿用下去不就好了嗎?)

惠帝說:“好,你歇著去吧。”

於是,曹參便繼續舒服地享受他的宰相生活了,這便是“蕭規曹隨”的由來。在此期間,社會安定,人民休養生息,使他受到了天下人的稱頌。


話說回來,曹參這樣做是因為沒有能力嗎?

那肯定不是的。沒有兩把刷子,是不可能能做到宰相這個位置的。

這人當宰相三年,整日花天酒地撩妹子,千年來卻一直被譽千古賢相

有一句話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從秦末暴政,到楚漢爭霸,本就民不聊生,百姓此時最希望的,就是休養生息了。可以這麼認為,曹參準確認知到了這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