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平谷大桃有名?其間的道道你曉得嗎?

如今,經歷了近40年的發展,平谷區已成為我國桃的重要產區,在大桃的面積、產量、品種和上市時間上均居全國各區縣前列。根據2017年最新統計年鑑數據,平谷區大桃種植面積19.4萬畝,總產量24.76萬噸。

提起素有“中國桃鄉”之稱的北京市平谷區,大家自然會聯想到當地的特色果品——平谷大桃,平谷大桃不但品種豐富、品類齊全,而且個大、色豔、甜度高、無公害,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

平谷區早在二十世紀60年代以前就開始種植大桃,那時的大桃主要是產自山區的毛桃,發源於後北宮村,由於後北宮村的土地均是富含有機質的沙壤土,非常適宜大桃等林果經濟作物生長,有利於桃果養分的吸收和增甜,因此,最適宜栽植桃樹。自此,大桃產業開始在平谷區逐漸發展,不但提高了後北宮村村民的生活水平,也獲得了當地政府和群眾對大桃的認知和積極發展平谷大桃產業的信心。

只知道平谷大桃有名?其間的道道你曉得嗎?

20世紀80年代中期,平谷區政府在總結後北宮村村民發家致富的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山區想富,必栽果樹”等一系列措施,以大桃生產帶動了平谷區各鄉鎮經濟的發展。到了80年代末,平谷區已逐漸形成了4萬畝大桃生產基地。到了90年代,平谷區開始大力發展標準化大桃生產基地,正式確立了大桃作為平谷區的生態富農果品產業,大桃產業成為了平谷區及當地果農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2000年以後,多項針對平谷大桃發展戰略的制定和一系列相關重點工程的實施,更是使得平谷全區大桃果實品質和安全質量明顯提升。

平谷大桃產業發展現狀

如今,經歷了近40年的發展,平谷區已成為我國桃的重要產區,在大桃的面積、產量、品種和上市時間上均居全國各區縣前列。根據2017年最新統計年鑑數據,平谷區大桃種植面積19.4萬畝,總產量24.76萬噸。涵蓋了白桃、黃桃、油桃、蟠桃等多個品系,大久保、慶豐(北京26號)、京玉(14號)、京豔(北京24號)、綠化九號、八月脆(北京33號)、華玉、京蜜1號、早鳳王、大紅桃等200多個品種,鮮桃可實現從3月~11月的多季上市,平谷大桃被歐盟確定為“中歐10+10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之一”,以94.39億元的身價躋身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百強,並榮獲了“中國馳名商標”稱號,成為北京市唯一同時擁有原產地證明商標和馳名商標的農副產品。平谷區先後被評為國家林業局“中國名特優經濟林桃之鄉”、農業部“中國桃鄉”,被國家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確定為“全國大桃標準化生產示範區”,真正成為了中國著名的大桃之鄉。在平谷,現有7萬以上的農民從事大桃生產,可以說,平谷大桃已成為農民生產生活的主要經濟來源。

只知道平谷大桃有名?其間的道道你曉得嗎?

然而,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鄉村振興戰略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新的時代背景之下,平谷大桃作為平谷地區的一張靚麗名片,在其發展過程中必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新的發展問題和挑戰。

新時期平谷大桃產業發展機遇

1、國家政策導向利好

從十九大報告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再到中央一號文件,一步步指導了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頂層設計、系統部署,明確了產業興旺的發展要求,指明瞭要因地制宜做大做強當地特色主導產業的實施路徑,為平谷區桃產業的現代化發展給予了明確的發展方向,引導平谷區桃產業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不斷提高平谷大桃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現平谷區大桃產業的興旺發展。

2、農業科技創新發展

圍繞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定位,承載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功能,平谷區將著力打造農業科技創新區。“高精尖”農業的創新發展將推動平谷區科技興桃,從品種、品質、生產、加工、銷售等多個方面加大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力度,促進一產轉型升級,進一步推動“互聯網+大桃”工程實施,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積極發展智慧農業,打造現代化桃園,以科技創新實現平谷大桃的品質提升,增加高端產品供給,提升產品附加值。

只知道平谷大桃有名?其間的道道你曉得嗎?

3、世界休閒大會推動農旅融合

世界休閒大會將於2020年在平谷區舉辦,屆時將豐富平谷區的旅遊休閒業態,加快平谷區鄉村旅遊特色化、精品化發展,有利於推動平谷區大桃產業與休閒旅遊業的深度融合,打造平谷大桃為主題的特色休閒旅遊品牌,拓展大桃產業的產業鏈,提升大桃產業價值鏈,從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角度助推平谷區大桃產業的融合發展。

4、優質桃果的潛在市場巨大

好品質是市場的基本要求,高品質才能實現高效益。雖然目前我國桃果出現局部過剩,品質差,增產不增收的局面,但是,風味、營養和外觀能夠迎合消費者需要的優質大桃市場潛力巨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營養健康、安全放心的優質果品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發達國家一直對果品的外觀品質、風味品質、營養品質有著嚴格的要求,這就要求平谷區儘快制定出相關標準,加強分選分級技術研發與應用,以高端果品的市場定位供應首都、國內高端市場及海外市場。

只知道平谷大桃有名?其間的道道你曉得嗎?

現階段存在問題

1、產品商品性有待提高

平谷區是全國著名桃產區,種植面積約19.4萬畝,按現代果品生產營銷基本要求,其外觀品相雖已基本達標,但風味品質差距較大,一致性、穩定性難以達到市場標準化要求,特別是線上和期貨的市場要求,難以滿足高端消費者對大桃口感好、健康無汙染和營養價值高等方面的需求。

2、現代化生產水平偏低

一方面,平谷山地和丘陵較多,地勢的不平坦會相對制約高新農業技術、新材料、新裝備的推廣應用,導致農業整體裝備水平不高,保障能力不強;另一方面,目前平谷區青壯年勞動力多外出務工,鄉村留守老人現象嚴重,懂技術、懂管理的人才更是缺乏,村民的農技水平也有待提高。

只知道平谷大桃有名?其間的道道你曉得嗎?

3、土地零碎化

目前平谷地區的大桃生產還多以散戶為主,土地的破碎化造成了組織水平低、技術水平不高、自由更新、品種自由化,導致桃園容量不一、品種雜亂等,不能形成規模化、機械化的生產。造成平谷大桃產業無法形成統一標準的一體化生產經營,銷售渠道傳統單一,農民缺乏議價能力。

4、農旅融合程度不高

目前平谷區旅遊接待服務設施有待完善,人文旅遊資源內涵深厚但缺乏利用開拓,缺乏以平谷大桃為主題的農旅融合發展項目和景觀設施打造,目前全區還未有能夠體現“桃旅結合”的代表性項目。

只知道平谷大桃有名?其間的道道你曉得嗎?

發展對策

1、優化品種結構

平谷大桃目前已有200多個品種,但存在著品種混亂、標準化栽培程度不高、精品果生產能力不強等問題。良種化是現代農業生產的基本特徵之一,品種優劣是決定商品性和生產效益的重要基本因素。平谷區應通過積極與科研院所合作,在種質端打造大桃種質資源庫,從大桃現有優質品種收集保存、優良品種引種和試種等方面進行栽培和研究,優選、提純現有品種及引進優新品種,培育平谷自有大桃品種並進行示範推廣,優化大桃內部品種結構,並對品種功能進行細化,如在提高品種適生性、高品質的基礎上,適當考慮培育一些具有休閒觀光、採摘、健康保健及加工功能的品種,注重引進和培育觀賞性強、觀食兩用等具有不同功能性的品種,同時要注重早、中、晚熟品種的合理搭配,通過選育市場表現好且成熟期不同的桃品種,以便拉長鮮果採摘和供應期。

2、提高果品質量

現代果品生產的產品以市場為導向,是商品生產,產品必須具有高商品性。因此,高商品性的大桃必須具備高品質、高安全性和高一致性。技術不配套,質量意識淡薄,即便產量高、果個大,如果品質風味上不去,依然會造成增產不增收的後果。因此,以大桃產業科技創新為核心,不斷加大提升大桃品質的科技研發力度,通過品種選育、分選分級、科學栽培管理、低效桃園改造升級等方面的各項重點工程建設,按照“綠色、生態、優質、安全”的要求,以標準化、機械化、智能化抓好平谷大桃在研發、種植、分選、貯藏、營銷等多個環節的提升,並推動科技服務、重大病蟲害防控體系、產品質量安全、防災減災、標準化、保險服務、農技推廣綜合服務等體系建設,延伸產業鏈條,打造精品桃示範種植園,以生產的標準化、科技的注入、品種的結構調整以及高標準桃園的引領示範,帶動平谷大桃的品質提升。

只知道平谷大桃有名?其間的道道你曉得嗎?

3、提升產品品牌

目前平谷大桃在品牌打造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平谷大桃具有明顯的產地區域性,從目前品牌的發展程度來看,平谷大桃的主要影響力依然在地域品牌方面,由於近二十年來,桃果的風味品質總體不高,地域品牌的市場拓展作用有限,今後可對品牌進行重新打造,制定品牌戰略,樹立品牌形象,注重品牌創新,通過營造本地品牌培育環境,結合節慶活動,充分挖掘品牌文化,多途徑提高特色品牌知名度,建立品牌農業信息化服務平臺,加大研發投入,注重營銷推廣,拓寬產品市場,在區域品牌基礎上重點培育打造各類品種、加工、休閒旅遊產品等子品牌。

只知道平谷大桃有名?其間的道道你曉得嗎?

4、提升產品附加值

通過加強平谷大桃產業的加工環節,延長大桃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是調整農業結構,延伸產業鏈以及對外輸出的重要內容,突出“生產+加工+科技”的發展模式,一方面依託加工龍頭企業,通過發展分選、清洗、鮮切、包裝等加工環節,注重提高平谷大桃分級處理水平,使商品化分級處理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標準,增強大桃的品質和商品性,同時,針對大桃不耐存儲的特性,強化加工保鮮技術的研發,打造冷鏈倉儲物流體系。另一方面,嚴格按照平谷區“生態立區”的發展方向,嚴禁加工對生態環境造成汙染,以生態循環理念實現對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廢料的資源有效利用,促進生態的產業化和產業的生態化。

只知道平谷大桃有名?其間的道道你曉得嗎?

5、電商強市

通過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商,利用互聯網快速傳播和獲取信息的優勢,將傳統大桃營銷方式與互聯網相結合,可以在拓寬平谷大桃營銷渠道的同時,進一步助推平谷大桃的標準化,加深廣大群眾對平谷大桃品牌的認知和認可,從而提升平谷大桃的品質和品牌形象。“互聯網+大桃”銷售模式補齊了平谷大桃“過多依賴傳統市場”的軟肋,在傳統零售、商超、採摘銷售模式發展的同時,將“互聯網+”融入到平谷大桃產業,積極利用電子商務來拓展市場、拓寬渠道、減少環節、縮短交易時間,通過電商和農戶的直接對接,從源頭提升農戶的定價能力,增強平谷大桃的自主營銷能力和對品牌價值的保護。

只知道平谷大桃有名?其間的道道你曉得嗎?

6、適度規模化經營

針對平谷區大桃種植普遍存在的土地破碎化問題,政府應制定相關政策,健全土地經營權流轉市場機制,探索建立工商企業流轉農業用地風險保障制度,嚴禁農用地非農化。鼓勵土地承包經營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鼓勵引導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通過租賃、股份合作等形式參與土地流轉,加快大桃產業以多種形式適度規模化、集約化經營。

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可以通過土地流轉積聚土地資源,也可以不流轉土地,通過農戶與農戶、農戶與合作社、農戶與企業、農戶與政府間的聯合與合作,發展土地股份合作社、開展土地託管等,在保證農民對土地的承包權、經營權和收益權的前提下,通過統一的土地整治、肥水管理、技術培訓、病蟲防治、機械收穫等服務,以統一標準化、集約化實現高質量產出,提高規模化經營水平,增產的部分仍歸農民所有,維護大桃種植戶對土地享有的權利和主體地位,解除桃農的後顧之憂,也有利於富餘勞動力的轉移釋放。

只知道平谷大桃有名?其間的道道你曉得嗎?

7、桃旅融合發展

從平谷大桃目前近20萬畝的生產規模來看,在桃果高商品性生產問題解決之前,不宜再繼續擴大規模,而是通過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走“桃旅”融合發展之路。首先,桃樹本身就有景觀美化與生態保護的效果,今後可進一步從空間的層次、物種的搭配、地勢的類型等不同方面考慮,通過合理的品種搭配,如發展觀食兩用桃、山坡種植山桃、平原選擇碧桃等,實現全區不同可視範圍內桃樹栽培的景觀化立體化打造,呈現出平谷大桃生產的景觀化、桃園的公園化。

其次,桃果本身就帶有獨特的文化色彩,桃花源記、桃園結義、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養人、桃祝壽、桃木辟邪等都是與文化息息相關的內容,通過對平谷大桃相關文化的深入挖掘,豐富遊客的知識,提升遊客的興趣,設計相關文化產品,從而打造出平谷大桃的文化品牌。

只知道平谷大桃有名?其間的道道你曉得嗎?

第三,通過設置農耕、認養、科普展覽、採摘、迷你加工等一系列以大桃為主題的創意項目,讓遊客參與體驗最真實的生產、加工、採收等活動,將“農事”變“體驗”,將“桃園”變“樂園”,提升遊客對平谷大桃信任度,聚集人氣,進一步宣傳和提升平谷大桃品牌。最終,借勢2020年國際休閒大會為契機,從“桃旅融合”的角度助推平谷區的產業興旺和生態宜居。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平谷大桃產業要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指引,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生態優先為原則,堅持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雙重驅動,從科技引領、市場導向、要素聚集等方面促進平谷大桃產業的高質量融合發展,實現平谷大桃在品質、品牌、效益和產業融合方面的不斷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