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成爲紅木專家:紅木家具術語

1

包漿

老傢俱表面因長久使用而留下的痕跡,因為有汗漬滲透和手掌的不斷撫摸,木質表面會泛起一層溫潤的光澤。

馬上成為紅木專家:紅木傢俱術語

2

皮殼

特指老傢俱原有的漆皮。傢俱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木材、漆面與空氣、水分等自然環境親密接觸,被慢慢風化,原有的漆面產生了溫潤如玉的包漿,還有漆面皸裂的效果。

3

做舊

用新木材或老料做成仿老傢俱,以及在新傢俱上做出使用痕跡,以魚目混珠。

4

鼓腿膨牙

指傢俱的腿部從束腰處膨出,然後向後內收,順勢作成弧形,足部多作內翻馬蹄行。

馬上成為紅木專家:紅木傢俱術語

5

三彎腿

將桌類傢俱的腿柱上段與下段過渡處向裡挖成彎折狀,彎腿傢俱的足部多為內翻成蹄形。

6

落膛

指悶戶櫃、圓角櫃等傢俱抽屜或門下面的空間,因不易被發現,可用於存放一些比較貴重的物品。

7

束腰

指在傢俱面沿下作一道向內收縮、長度小於面沿和牙條的腰線。束腰有高束腰和低束腰之分,束腰線也有直束腰和打窪束腰之分。束腰傢俱是明式傢俱的重要特徵。

馬上成為紅木專家:紅木傢俱術語

8

託泥

指傢俱的腿足之下另有木框或墊木承託,可以防止傢俱腿受潮腐爛,這一木框或墊木就是託泥。供桌和半月桌一般會有託泥。

9

抱肩榫

指有束腰傢俱的腿足與束腰、牙條相結合時所用的榫卯。從外形看,此榫的斷面是半個銀錠形的掛銷,與開牙條背面的槽口套掛,從而使束腰及牙條結實穩定。

10

夾頭榫

這是案形結體傢俱常用的一種榫卯結構。四隻足腿在頂端出榫,與案面底的卯眼相對攏。腿足的上端開口,嵌夾牙條及牙頭,使外觀腿足高出牙條及牙頭之上。這種結構能使四隻足腿將牙條夾住,並連結成方框,能使案面和足腿的角度不易改變,使四足均勻地隨案面重量。

11

插肩榫

也是案類傢俱常用的一種榫卯結構。雖然外觀與夾頭榫不同,但結構實質是相似的,也是足腿頂端出榫,與案面底的卯眼相對攏,上部也開口,嵌夾牙條。但足腿上端外部削出斜肩,牙條與足腿相交處剔出槽口,使牙條與足腿拍合時,將腿足的斜肩嵌夾,形成表面的平齊。此榫的優點是牙條受重下壓後,與足腿的斜肩咬合得更緊密。

馬上成為紅木專家:紅木傢俱術語

12

羅鍋棖

也叫橋樑棖。一般用於桌、椅類傢俱之下連接腿柱的橫棖,因為中間高拱,兩頭低,形似羅鍋而命名。

13

霸王棖

霸王棖上端託著桌面的穿帶,並用梢釘固定,其下端則與足腿靠上的部分結合在一起。榫頭是榫眼下部口大處插入,然後向上一推就掛在一起了。“霸王”之寓意,就是指這種結構異常堅固,能支撐整件傢俱。

14

擠榫

楔是一種-頭寬厚,一頭窄薄的三角型木片,將其打入榫卯之間,使二者結合嚴密,榫卯結合時,榫的尺寸要小於眼,二者之間的縫隙則須由擠楔備嚴,以使之堅固。擠楔兼有調整部件相關位置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