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放療你需要了解的那些事

放療作為腫瘤輔助治療的有效手段之一,作為病人,什麼時候該放療,什麼情況要放療,是不太清楚的。而作為醫生,最常聽到病人說的就是:醫生,我化療熬過了,放療不做可以嗎?

有一部分人應該是被放療的傳言嚇到了,今天我們來說一說關於放療的問題。

放療,俗稱“照光”,它是利用X射線或電子射線直接殺滅腫瘤細胞的局部治療方式,是目前增加局部腫瘤控制的重要法寶哦。

每個人的病理情況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有以下情況,需要考慮放療:

1.保乳術後患者:絕大多數保乳術後的患者都需要放療;

2.全乳切除術後有以下的情況:

a.腫瘤直徑≥5釐米;

b.淋巴結陽性;

c.淋巴結陽性1-3枚+高危因素;

3.新輔助治療後的患者:根據治療前後的腫瘤大小+淋巴結的狀態決定是否需要放療。

放療的一般流程有哪些呢?

一般在化療結束後2周左右可以去就診。第一次放療,一個完整的療程需要經過複查、定位、畫靶區,制定放療計劃,到正式放療等。

醫生拿到患者的檢查報告後,會根據報告制定治療計劃,確定放療的具體位置,然後根據計劃放療,一般每週一到週五治療,一次只需要幾分鐘,通常整個療程在五週左右。

偶爾會有一部分患者,需要加量,就是多照幾次患處。

放療對每個乳癌患者都可能會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有的人感覺很輕,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有的患者反應卻很重。最常見的有下面幾個:

1.皮膚問題:

乾性皮炎,照光處會出現緊繃感,伴隨著色素沉著、脫皮、燒灼感;

溼性皮炎,而有些人會有水腫、水泡、液體滲出的狀況,最嚴重的會出現潰瘍。

出現皮膚問題只需要衣著寬鬆,內衣要寬鬆柔軟,選擇棉質的衣服減少對皮膚的摩擦;保證照射區域的皮膚清爽乾燥,不用肥皂等鹼性的沐浴產品,不要暴曬。出現嚴重的皮膚潰爛問題,切記不要自行處理,及時就醫。

2.全身性反應:

主要表現為疲憊,頭暈,食慾不振、白細胞輕微減少等。這些輕微的不良反應和化療相比可以“忽略不計”了。

照光畢竟對正常細胞會有這一定的影響,每天跑醫院再加上精神緊張、憂慮,都有可能加重這些反應。

所以,在放療期間必須有個好的心態、好的飲食習慣來面對,吃好飯睡好覺是第一應對手段,反應嚴重時再配合藥物一起。

3.放射性肺炎:

因為照射區域接近胸肺部,有極小一部分人會出現的症狀,它是因為照射野內的正常肺組織收到損傷而產生的。當然這個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已經非常低了。

4.還有一些其它的:

如心血管損傷、臂叢神經損傷、上肢水腫等等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到忽略不計啦。

總結:放療因為是局部照射,做過的姐妹都有體會,它的不良反應沒有化療那麼明顯,多數以局部為主。而隨著放療技術的不斷改進,對於放療區域周邊組織的保護也原來越完善。

因為每個人的身體都是不同的,沒有完全相同的情況,這裡說的的是大多數會出現的情況,當然,任何疾病與治療最重要的還是保持積極的心態,醫學技術越來越提高,積極配合醫生,為自己的身體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