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莊園中的黑奴,思想被禁錮,非洲黑奴:作爲奴隸就要安守本份

歐洲莊園中的黑奴,思想被禁錮,非洲黑奴:作為奴隸就要安守本份

提起黑奴貿易,人們就會想到當年關押在運奴船甲板下面挨挨擠擠的黑奴,他們幾乎是衣不弊體,身上只披著一片麻布。不過與人們印象中所想的不同,把黑人作為奴隸,其實一開始並不是歐洲白人。據史料記載,當時臨近非洲的阿拉伯國家以及土耳其是最早的參與者,他們與奴隸販子聯手促成了貿易的興起。

歐洲莊園中的黑奴,思想被禁錮,非洲黑奴:作為奴隸就要安守本份

此後隨著海運的發展,揣著槍炮的歐洲人想要征服全世界,當他們以殖民者的姿態踏上這片大陸的時候,很快就發現了這個無本萬利的天賜良機,因此很快地參與了進來,併成為了這場貿易的主力軍。當然他們貿易的方向不再是歐洲,而是遙遠的美洲大陸。當年的路途十分遙遠,運送奴隸的船艙條件又極其惡劣,再加上並沒有相應的醫療保障,運送途中經常會出現奴隸死亡的現象,相關的資料統計顯示,過去的奴隸貿易中,運送途中死亡者就達到了上億人口。要知道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整個非洲的人口,也不過就是一億左右!

歐洲莊園中的黑奴,思想被禁錮,非洲黑奴:作為奴隸就要安守本份

翻閱歐美的相關書籍,或者觀看相關的影視作品,我們都能夠看到大家黑奴的存在,他們的生活也是極其的悲慘。有很多讀者的頭腦中就會出現這樣一個問題,看上去這些黑奴是那樣的健壯有力,同在一個莊園中辛勤勞作的數量也十分的龐大,難道他們就沒有想過去奮起抗爭、改變命運嗎?怎麼相關的史料中對於這些都沒有記載呢?事實上,我們絕大多數的讀者,對於這些黑人的狀況並不是十分的瞭解,我們可以藉著《被解救的姜戈》這樣一部電影,來分析當年的他們,為何不會做出人們想像中的舉動。

歐洲莊園中的黑奴,思想被禁錮,非洲黑奴:作為奴隸就要安守本份

劇中有一個細節特別的讓人回味,就是那些正在莊園裡幹活的黑人,偶爾看到姜戈和他們一樣,都有著相同的膚色,但卻與他們的待遇大相徑庭,他們驚訝地張大了嘴巴,流露出難以理解和不可置信的表情。事實上姜戈不過是騎在了一匹馬上,就會讓他們這樣的大驚小怪。其實這裡面說明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在黑人看來,他們天生就是給別人做奴隸的,這樣的觀念從他們生下來的時候,就已經被自己的祖輩灌輸在腦海裡,從此變得根深蒂固:作為奴隸就要安守本份。

歐洲莊園中的黑奴,思想被禁錮,非洲黑奴:作為奴隸就要安守本份

除了他們的思想已經被禁錮以外,其實有一點是特別需要向讀者進行說明的。就是在這些莊園裡,並不只是有位於上層的奴隸主,以及位於下層的奴隸,還有大量用於維持莊園秩序的護衛。當然在小說或者影視劇作中,這些人物也是可有可無的存在,因此不會特意對他們進行描寫,但並不等於他們是不存在的。這些守衛個人身強體壯,手裡又有著槍支彈藥,即使有黑人想要反抗,看到黑洞洞的槍口,也會打消自己的念頭。因為再強壯的身體,也是難以擋住冰冷的子彈。除此之外,守衛們還會對不聽話的黑人進行懲罰,不是鞭苔,就是體罰,使得黑人每天心驚膽戰,想著的不是逃跑,而是如何不出差錯。

歐洲莊園中的黑奴,思想被禁錮,非洲黑奴:作為奴隸就要安守本份

如果站在黑人的角度,就會想到還有一個現實問題是必須考慮的。就是他們的身份問題,根本沒有辦法得到解決。在當時的大環境下,他們即使僥倖逃出莊園,也是找不到生存的辦法,不是被莊園主人抓回來,就是被其它的莊園主抓走,命運根本無法得到改變。而且他們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逃出去以後,吃飯睡覺都沒有辦法解決,也許不用莊園主自己去抓,他們自己就會乖乖地返回來,除了受到一頓暴打,沒有其它的好果子可吃。既然是這樣的結局,他們何必多此一舉呢?

歐洲莊園中的黑奴,思想被禁錮,非洲黑奴:作為奴隸就要安守本份

最後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就是很多奴隸在被抓去的時候,就已經結為了夫妻。沒有配偶的黑人,在莊園這個環境之中,還能夠通過共同的生活,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在他們看來,即使受到殘酷的壓迫,但至少還能夠生活下去。心底有了牽絆的時候,自己就會喪失很大的鬥志,等到他們生下孩子的時候,更是會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誡後人,一定要安分守己,只有這樣才能夠有一口飯吃。

歐洲莊園中的黑奴,思想被禁錮,非洲黑奴:作為奴隸就要安守本份

當然幾個世紀過去了,黑人的環境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林肯總統的出現,徹底地改變了他們的命運。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卻是,其實在西方很多國家,對於黑人的歧視還遠遠沒有消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