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區最後的土寨,不久將成爲保吉寨歷史文化街區


站在中原西路大橋的東側,遠遠的就可看到保吉寨南城門高高的門樓,門樓的正中間鑲著狀如柳體字的“保吉寨”三個字,這也是保吉寨唯一的寨門。據史書記載,保吉寨始建於清咸豐(公元1852—1861年)9年,是在時任魯山縣教諭宋應午倡議下修建起來的,算起來已有150多年曆史。

保吉寨建成後面積有1平方公里左右,板築土寨牆底寬10米、上寬5米、高10米左右,牆上遍植酸棗圪針。南側築有寨門,門為青磚劵拱,門板木製,上面用鐵條和寶蓋釘加固。1930年代蔣、馮、閻中原大戰時,因寨內駐紮馮玉祥的一個連隊,而受到對方槍擊炮轟,至今寨牆上仍可發現彈孔。

1958年,公社修建水庫,把寨門摘走使用,水庫修成後,又被當時村幹部要回。2000年曾進行修繕,修繕時仍用部分老磚,門頂復加蓋一小廟。寨門內西側修有1米寬的水泥階梯,可直達門頂。

保吉寨的大門為木製,上面用鐵條和寶蓋釘加固,因年代久遠,木門已有損壞。現在,整個村子因城市改造,已經拆除,寨門歷經歲月的侵蝕,也已經出現了破損。

2007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保吉寨寨牆遺址被列入第三批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如今,寨牆已經多處損壞拆除,只有寨門這裡保存還算完整。

保吉寨也是鄭州郊邊僅存的保留有明清時期城牆的古村寨,該村原是一個伸向西流湖中的半島,東、北、西三面環水,南側留著一條小路可出寨門。

1930年,蔣馮閻桂四軍閥在鄭州附近展開了舉世聞名的中原大戰。這裡是鄭州西郊的一個主戰場,現在馬寨村南邊的河谷裡,還有當年戰爭留下來的石碑,記錄著那場戰爭。當時馮玉祥的部隊佔著中原區,其中幾十人守護保吉寨,經歷幾番炮擊,山寨和圍牆都不同程度留有痕跡。1944年,有一小股日軍想進入寨內,但攻了半天也沒有攻開寨門,就撤了出來。

現存寨牆皆與寨門相連接:南側完好;東側還保留有700餘米,有部分因年代久遠垮塌,近年新補修10餘米長;西側原寨牆長度大致與東側相同;北側塌垮部分開了個口子,與牆外新建別墅區相通。


保吉寨是鄭州市目前唯一一個基本保留中原土寨風貌的村落。如今,隨著城中村拆遷力度的加大,鄭州一個個老村莊漸漸消失,這個百年古寨還能保留多久?未來寨子裡將建一個富有中原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目前,保吉寨歷史文化街區的規劃設計方案仍在完善中,已有大型企業表達了對該項目的興趣。對於如何合作,有關各方正在洽談,一旦合作協議簽署完畢,保吉寨歷史文化街區建設將正式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