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整頓未曾懈怠 2月份收5張罰單

2月至今已開出5張罰單,其中包括拉卡拉支付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中匯電子支付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青島百森通支付有限公司、山東高速信聯支付有限公司、深圳瑞銀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東營分公司。

自2016年起,央行便加速整頓第三方支付行業。據統計,2017年全年,央行針對第三方支付共開出109張罰單,是2016年罰單總數的三倍,累計罰款金額約2800萬元。

進入2018年,央行罰單仍未“收手”,僅在2月份春節前後,又開出了5張罰單。具體而言,2月8日,青島百森通支付有限公司因未按規定使用客戶備付金被罰3萬元;2月14日,拉卡拉支付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中匯電子支付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均因未按規定建立有關制度辦法或風險管理措施、存在危害支付服務市場的違規行為,分別被罰款4萬元和6萬元。深圳瑞銀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東營分公司、山東高速信聯支付有限公司均因違反支付結算業務規定,分別於2月22日和23日被罰款3萬元和7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不是中匯電子支付首次被罰。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該公司分別在2016年被罰3次,共計20萬元;2017年被罰4次,共計82萬元。其中,中匯電子支付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因違反支付結算管理規定被罰金額最高,達56萬元。

此外,銀聯爭議處理委員會辦公室曾於2017年9月14日發佈《中匯支付差錯處理提供虛假材料的通報》,並直接抄報給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該通報顯示,中匯支付不僅涉嫌風險欺詐的規模和比例較大,同時提供偽造信息,其中涉及營業執照、身份證件等相關資質證件。值得一提的是,中匯支付仍通過了第五批支付牌照續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