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後離婚潮|你從父母的婚姻中學到什麼?——學到不要結婚

每次高考之後,國內都會形成一次離婚潮。簡而言之,高考過後,許多夫妻覺得任務已經完成,如釋重負,選擇離婚。

高考後離婚潮|你從父母的婚姻中學到什麼?——學到不要結婚

高考後離婚潮|你從父母的婚姻中學到什麼?——學到不要結婚

民政局的人面對小年輕衝動離婚,總會勸阻;但遇到這樣的情況,二話不說直接給過——

能在高考後離婚的家庭,是絕對的忍耐已久、無可挽回了。

高考後離婚潮|你從父母的婚姻中學到什麼?——學到不要結婚

高考後離婚潮|你從父母的婚姻中學到什麼?——學到不要結婚

網上流傳著一個問題:你從父母的婚姻中學到了什麼?

  • 有人說,父母相親相愛相濡以沫,從小到大自己每天都在吃狗糧。
  • 有人說,父親是心中好男人的標杆,讓自己很早清楚要嫁的男人什麼樣。
  • 還有人說,真正讓自己對愛情抱有幻想的,正是父母的愛情。

然而在長篇累牘的留言裡,佔比更大的,是對“婚姻”的不確信、不感冒、不抱希望。

高考後離婚潮|你從父母的婚姻中學到什麼?——學到不要結婚

高考後離婚潮|你從父母的婚姻中學到什麼?——學到不要結婚

那些聲音大多來自不幸福的童年記憶,和逃離原生家庭後的一聲嘆息。

不離婚的家庭,就是好家庭嗎?看看這些留言。

  • 爸爸在外對誰都溫和友好,卻唯獨對媽媽態度惡劣,我媽媽常年敏感失控悲觀,我爸爸常年冷漠暴躁刻薄,家庭對我而言,就是兩個字“壓抑”。
  • 媽媽一直說“都是為了你,才沒有離婚”。這種壓力無時無刻折磨著我,讓我覺得出生是錯誤。
  • 從小到大都很崇拜爸爸,可自從知道他出軌那一刻起,“原諒他”這件事我做不到。甚至得了抑鬱症,求學期間要靠心理治療才扛過來。

所以,大家從父母的婚姻裡學到了什麼?

有的人說“不要一邊抱怨,一邊付出,要有承擔的勇氣”,有人說“不要對孩子說,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就……的相關句式”,有人說“三觀真的比五官重要太多”,而最扎心的一句卻是——

“你從父母的婚姻中學到了什麼?”“嗯,學到了不要結婚。”

高考後離婚潮|你從父母的婚姻中學到什麼?——學到不要結婚

高考後離婚潮|你從父母的婚姻中學到什麼?——學到不要結婚

不要覺得,高考離婚潮離我們很遠,至少我身邊的朋友,已經不少人跟我說過——

“至少撐到孩子18歲,可以承擔這個結果,我肯定會離婚”。

中國式的悲情,最悲情的一點就是“為了孩子”。

所以,尚處婚姻中的年輕的我們,是從哪一天開始失望的?

我覺得,恰恰也是“有了孩子”之後,開始的。

有了孩子以後,媽媽們更是變身女超人,來日方長,接下來的劇情全是“俠女闖天關”。

  • 婚前倆人在大理洱海乾一瓶“風花雪月”,婚後守著桌上的奶嘴奶粉瓶瓶罐罐喝口涼水壓驚。
  • 婚前最大的幸福是“睜開眼,你和陽光都在”,婚後娃一哭鬧,瞅著躺在身邊紋絲不動的對方,最想要的是“請你立馬從我眼前消失”。
  • 婚前出門撒歡的對話是“你看我穿這件美不美”,婚後出門的日常是“孩子的東西你到底收拾好了沒”。

生活的交集越來越多,可彼此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

甜言蜜語裝進柴米油鹽的罐子後,發酵出來的全是抱怨與指責。

家樓下的停車位,成為男人平整內心的修道場;夜半時分的衛生間,變成女人邊哭邊重整旗鼓的避風港。

這樣的家庭,就算不離婚,孩子又怎麼可能快樂?

我一個朋友嵐,就是“高考後父母離婚”的親歷者。她說,一直知道自己父母會離婚。

  • 從小父母愛吵架,她做著作業,耳朵忍不住支起來,聽到不對就趕緊出門打岔勸架;
  • 後來,父母開始徹底冷暴力,好幾個月都不說一句話,家裡像冰窖;
  • 高考臨近,她注意到父母比以前都開心,但她卻很酸楚,她知道,“那隻靴子,終於要掉下來了。”

她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其實她們離不離婚我無所謂了,因為有沒有那張紙,這世界上也哪兒都不是我的家。”

中國有太多表面完整的家庭,比實際的離異家庭,也就少了一張書面文件——不快樂,不改變,不爭取,才是中國式婚姻讓人絕望的常態。

但對於孩子來說,情感上的完整,不能靠形式上的完整。這樣的家,只有家的軀殼,卻沒有家的溫度。

高考後離婚潮|你從父母的婚姻中學到什麼?——學到不要結婚

所以,孩子才是婚姻最大的“第三者”?婚姻的大部分隱忍和痛苦,都是“因為孩子”?不, 這個鍋,孩子不背。

在這裡真的想奉勸大家一句——

  • 那些自己還不清楚自己要什麼,因為“年紀到了”、“別錯過生育年齡”、“大家都結婚了我也要”而走進婚姻殿堂的,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償還代價。

每一段“壞”掉的婚姻裡,都起碼有一個做錯了選擇,又拒絕成長的大人。

延遲到高考後再離婚,一定程度也是怯懦的交代“至少看起來我沒有搞太砸啊,我盡力了”。

它保全的不是孩子的美好回憶,保全的是自己的逃避愧疚啊。

高考後離婚潮|你從父母的婚姻中學到什麼?——學到不要結婚

找對人的婚姻,三觀合且堅定的婚姻,到底有多好?

曾獲金棕櫚獎的法國影片《Amour》,講述了兩位80多歲的老夫妻,都是音樂教師,相依相伴,如何在對方人生最後一段路上做出“正確的選擇”。

高考後離婚潮|你從父母的婚姻中學到什麼?——學到不要結婚

故事沒有跌宕起伏的變數,鏡頭裡都是再普通不過的日常裡,兩位老人的相依相伴。彈鋼琴,看報紙,一起吃早餐......與你我看似乏味的婚姻類似。

最大的考驗,就是妻子突然中風偏癱,臥床不起。

高考後離婚潮|你從父母的婚姻中學到什麼?——學到不要結婚

老人最後選擇“結束”妻子的生命,因為愛,愛到願意為你承受孤獨的苦,卻不願意你承受毫無尊嚴死去的苦。

最後,老人望著窗邊妻子彈鋼琴的“幻覺”淚如雨下,好的婚姻,在死亡面前都毫不遜色,會證明,儘管看起來都一樣,都是瑣碎庸俗,但內在完全不一樣——

全靠忍耐的婚姻,這輩子蹉跎;真正相愛的婚姻,這輩子值得。

高考後離婚潮|你從父母的婚姻中學到什麼?——學到不要結婚

高考後離婚潮|你從父母的婚姻中學到什麼?——學到不要結婚

我們都在這個修道場,我們必須看到壞的,是如何損壞和浪費了我們的生命;也看到好的,是如何成就人生的苦短,我們才有勇氣去回答——

如果面對一段痛苦婚姻,要不要“燒完整個青春,換來孩子結束高考”。

這個問題,知乎已經有熱帖了,迄今為止,獲得點贊最高的回覆我挺喜歡的,直接用它來結束全文吧。

“當感情出現問題,孩子就註定被傷害,逃無可逃。

而離婚的家庭,雖然傷害了孩子,但最起碼父母是受益的。

不離婚的家庭,卻生活在無休無止的爭吵中,

最後,三個人都是輸家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