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行大和尚:修行的八個次第

世間法做事情都要有次第步驟,我們叫做統籌法。其實修行的路上是分次第和有統籌的。所謂的“一悟永悟,十地頓超”指的是到了相當高的層次,已經超越了方法,基本功都做足了,身心都超越了,見到佛性以後才談得上“一悟頓悟,一超永超”。

在沒有見到自性之前,他還是有次第的。例如早期還必須要修資糧道,也就是資糧位。什麼叫做資糧位?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些資本,你當老師要有當老師的資本,做父親母親要有做父母的資本。

做任何一件事情,你首先就談到要有資本,也就是內因和外因,條件具不具備?具備了才能夠做,條件不具備的,我們就要創造條件。學佛也有八個層次,八個層次其實都是我們人為去創造的。

資糧道首先是第一位的,古人講修行要具備法財侶地,這些都屬於資糧道。你福報夠的話,法財侶地資糧道很快就具足了。沒有辦法具足的情況怎麼辦?你要出去行願,要創造各種因緣。當人家認可你這個人了,龍天護法、內因和外因都慢慢向你靠攏,都會支持你。

當你有了一些最基本的資糧道以後,還要再加行。什麼叫做加行?就是還要多儲備一份力量。不能說做事只具備一份力量,要具備兩份力量。相當於我們開車一樣,有四個輪子,為什麼還有一個備胎,其實備胎就是我們修學路上的加行道。

因為在修行的途中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加行道就相當於一個預備方案。你不能夠只有一個方案,否則,在修行途中出現了意外,只有一個方案,怎麼做得成呢?

其實,我們功夫不具備,就是因為資糧不具備,加行做的不具備,基本功做得不夠。基本功可以說不是完全靠你的悟性,它是靠人為、靠努力得來的。

例如,釋迦牟尼佛在雪山苦行六年後突然頓悟,這個頓悟也不是在沒有因緣的情況下就頓悟的。他前面已經苦行了六年,各種因緣都具足了,需要一個很巧妙的機緣,突然內外貫通,就大徹大悟了。

我們作為一個修行人,所努力的就是創造各種因緣和條件,當它們具足的時候你就“見道”了。然而,你見到的並不一定能獲得這個東西。通常這個“見道”,指的是明心見性,只能說你以後不會偏離主方向。

紅塵儘管還有誘惑,但是不會因為誘惑而放棄。因為你已經看到“道”了,已經擺在你面前了。紅塵中的各種誘惑,只是從你面前閃一下子,你知道哪個究竟哪個不究竟,這個時候你肯定會去追求這個究竟的,不會因為紅塵的誘惑把這個究竟的給放棄掉。你見到這個東西以後,才知道如何去獲取它,才能夠把自己的禪定功夫做紮實。其實在世間法和出世間法都需要定力。

當你定力夠的時候,才具備承載一切的力量。佛教裡面講開智慧,它靠的是定力,前面是一個戒的力量。其實戒就是我們資糧裡面其中一部分力量,你沒有戒來做資糧的話,不可能具備“見道”的功夫。你沒有定力,託不起這個“道”。我們可以把這個“道”理解成我們手中的事情,或者說事業。你之所以能夠舉起你手中的事業或某件事,靠的就是戒定慧。

雖然戒定慧分三個層次,實際上他們是一體的,同時完成的。如果真的是戒力夠的話,一定夠定力;定力夠的話一定慧力足。你戒定慧具足的話才真正的“得道”,“得道”就意味著你和這個“道”融為一體了。

你入了道,還要想辦法從“道”裡面出來,你出不來,說明你的功夫還不夠圓滿。

過去的古人講,“修道”難“悟道”難,然後又講“得道”難。“得道”以後還要出來弘揚“道”。有的人有這個因緣“悟道”和“得道”,由於他自己的功夫做的不夠,就沒有“弘道”的因緣。

其實,這個“弘道”的因緣沒有誰主宰,也是靠自己創造的,因為“弘道”完全是落實於紅塵裡面。從某種意義來講,它是要通達世間法的,你不通達世間法,即便你是一個開悟的人,你到了紅塵裡面來,不遵守紅塵的遊戲規則,紅塵也會把你攪亂掉。紅塵的“道”也是究竟之道的一部分,也是究竟之道的體現。

例如,“佛道”是究竟的,但也需要"人道”來支持它。"人道"和"佛道",其實是一體不二的。比如說在天上就是“佛道”,在人間就是“人道”。把“佛道”拿到人間,“佛道”也變成“人道”,把“人道”拿到天上,“人道”也是“佛道”。

其實“人道”最高的境界就是“佛道”,“佛道”最高的境界也是“人道”。只是在不同的地方取的名字不一樣,但它們的功用和作用是一樣的:都是維護眾生,維護社會的。

世間上儘管有三百六十行,但隔行不隔理。行業很多,道理只有一個,都是先從修資糧開始。然後,你見到了“道”,得到了“道”,那麼你就要去傳遞“道”、弘揚“道”。弘揚的目的,其實也是為了完善自己,也還是為自己培這個福德。只有福德具足的人才能夠弘揚“道”。

“得道”靠智慧,“弘道”更需要智慧和福報。因為“弘道”從某種意義來講,是和大家分享的。你要是有足夠的各種資糧,例如,符合慧。因為在“修道”的時候,你完全是靠自身的力量,在“弘道”的時候,你要藉助他人的力量,你借他人的力量,就必須要給他人好處,他人才能夠替你弘揚“道”。

所以,佛門裡面經常說,你給我財佈施,我給你法佈施,都是一種交換,因為眾生都是有所求的。如果眾生真是為求法而來的話,這種求是非常值得讚歎、值得隨喜的。

每一個眾生,最終都要回到“道”上,和“道”相應才能夠解決我們內心的飢渴。我們原本都是從“道”裡面出來的,所以必須回到“道”裡面,我們的身心才會合一,才會寧靜。

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踐行佛法、用生命去體證生命本質的智者。

萬行大和尚:修行的八個次第

東華禪寺萬行大和尚

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復建東華禪寺、7年閉關、17年建寺安僧、12部著作、1萬多場開示演講、千萬字著述、17年間向社會捐款捐物數千萬元……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道,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六度萬行,歷經了三十餘年,找到了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將一生心血《東華禪》無私付予芸芸眾生,殷切期望天下蒼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