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其自然與無我 一

你們知道什麼叫“順其自然”嗎?你們怎麼理解這個成語?現在給你們一分鐘時間,思考一下什麼叫順其自然。

通常人們遇到事情沒有主意,不知道怎麼辦,無奈的情況下就會說:“順其自然吧。”還有一種情況是看不清前途,不知該怎麼做,便任由它發展,事情變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這也叫順其自然。

實際上順其自然是道教的成語,與佛教的“無我”是同一含義、同一境界。什麼叫順其自然?“順”是不違背,不逆反;“其”是中間,也就是融入其中。順其自然就是把自己融入大自然,不違背大自然,讓個體消失、融化在整體中。

一個人只有達到我空、無我的境界,才可能順其自然。如果我執重,成見多,怎麼可能順其自然呢?一定是逆其自然。就像兩個朋友在一起,彼此都有自己的思想,不願意隨順對方一樣。如果你有膽識,暫時讓自我消失,最終是對方融入了你。就看你敢不敢“死亡”幾分鐘,或“死亡”一段時間。如你不敢,你就得不到“道”,因為你的我執在作怪。

我執是生生世世形成的思維模式,非常堅固,難以突破。有的人說這是個性,實際上有個性的人是無法學佛的。我執不消失,法執更無法消失。只有一個人的我執、法執完全消失了,才有可能順其自然。只有融入自然才會永生。未融入自然,很快就會枯竭死亡。

就像從海中盛出一杯水,這杯水能保持多久呢?杯子代表我執,如果把杯子拿掉,這杯水就融入了大海。但在拿走杯子的一剎那,你會感到“我”不存在了,消失了。這也就是好多學佛的人沒有膽量,無法讓自己空掉,融入他人的原因。

老祖師們講,學佛是大丈夫所為,不是帝王將相所能為。學佛是降伏自己,帝王將相是降伏別人。降伏自己的是聖人,降伏別人的是偉人。幾千年來,有多少人降伏了自己?降伏自己就是降伏自己的習氣毛病、思維方式和知見觀念。

境界上不去就是觀念沒有轉變,沒有跳出我執、法執的框框。這與我們所處的環境有關。有些人雖然一輩子接觸了不少人事物,但他所處的環境決定了他無法改變。

佛教是主張雲遊的。為什麼見多識廣的人,境界會與一般人不同?為什麼要出去參學?就是要把自己以前所有的知見、觀念都放在一邊,去學習新的東西。如果帶著成見去參訪善知識,什麼都學不到。就像封了口的瓶子,什麼都裝不進去一樣。

實際上你遇到的任何一位善知識都能讓你受益,就看你願不願意把“瓶塞”打開。帶著成見往往只能看到別人的短處,看不到別人的長處。每個人都有長處,也都有短處。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但同樣也都有習氣毛病。因為在娑婆世界輪迴太久了,習氣太重了,浸透到靈魂深處,所以幾乎無法將靈性的力量開啟出來。

慾望也是一種習氣。為什麼很多人事先想得很好,事到臨頭又不能按自己的意願去做呢?比如在酒席上,本來不願意喝酒,可是被大家勸說一番後,又不由自主地喝了起來。這就叫做把握不住自己。如果你真的不願意喝,也沒有人捏著你的鼻子灌你。

修行和做事一樣,修行本身就是做事。一個人內在的境界有多高,從平時做事中就看得出來。可以說每一件事都是我們內在境界的顯現。禪修 心理學 宇宙 吸引力法則 冥想 靈脩 打坐 佛學 國學 哲學

順其自然與無我 一

東華禪寺萬行大和尚

本文節選於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著作《降伏其心》

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踐行佛法、用生命去體證生命本質的智者。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復建東華禪寺、7年閉關、17年建寺安僧、12部著作、1萬多場開示、千萬餘字著述、17年間向社會捐款捐物4000萬多元……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道,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六度萬行,歷經了三十餘年,找到了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將一生心血《東華禪》無私付予芸芸眾生,殷切期望天下蒼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