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身心的第一步

現代人的身心都已經亂了,麻木了,什麼都感受不到。現在的風水師整天拿著羅盤,東瞧瞧,西望望。唐朝以前的堪輿大師,往這裡一站,身體一放鬆,眼睛一閉,就能感覺到這裡的氣場和諧不和諧,清淨不清淨,適不適合人居住,適不適合蓋房子,這裡的地氣指數高不高,負離子含量多不多,他們都一清二楚。因為他們隨時能和所在之處的磁場融為一體。而現在的人喜歡喝刺激性的東西,身心因此而變得遲滯、麻木、不敏感,甚至比鐵疙瘩還要麻木不仁,所以必須依賴、藉助儀器來檢測。如果你的身心比較敏感,根本不需要使用儀器。

過去的風水先生,身心必須非常清淨。身心要清淨,首先要從飲食上改變。為什麼現在人的身心變得濁滯而不敏感呢?主要是飲食的問題。飲食結構改變了,身體的細胞也會隨之而改變。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能量場,素食有素食的能量場,肉食有肉食的能量場。一堆肉腐爛了和一堆植物腐爛了,它們散發出的味道是不一樣的。所以吃素的人出的汗,呼出的味道,會比較清淨。而吃肉的人呼出的氣,散發出的能量場,味道就會比較重,比較濁。如果在座有吃素的,就能感受到我說的這句話。

在這個禪七期間,大家吃寺廟清淡的飲食,身心都會發生變化。比如你的嗅覺會變得敏感,身體也會變得敏感。那是因為你的飲食變得清淡了,你原來肉食的能量場被素食的能量場淨化了。大自然的能量場不單是靠動物的能量場來主導,更多的是被植物的能量場所主導。動物與植物的能量場就像磁極一樣,一正一負。植物的能量是陽性的,往上升;動物的能量是陰性的,往下降。陰陽之間互相制約,才能達到平衡。就像白天,我們身體的能量場是往上走,晚上我們的能量場是往下走,白天有多少時間,晚上也有多少時間,這樣我們的身體才會達到平衡。

坐禪也是如此,你靜多少,相應地也要動多少。每天我們多數時間都是在動,很少有時間讓身心靜下來。而一個修行人,或者說一個有定力的人,雖然很多時候身體在動,但他的心是寧靜的。有定力的人是身動心閒,沒有定力的人是身心皆動。大家來到寺廟,要學會身動心閒。只有把這個法學會了,回到世間上做事,才會有條不紊,身心才會健康,家庭、事業才會興旺發達。禪修 心理學 宇宙 吸引力法則 冥想 靈脩 打坐 佛學 國學 哲學

本文來源於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禪七班開示錄

改善身心的第一步

東華禪寺萬行大和尚

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踐行佛法、用生命去體證生命本質的智者。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復建東華禪寺、7年閉關、17年建寺安僧、12部著作、1萬多場開示、千萬餘字著述、17年間向社會捐款捐物4000萬多元……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道,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六度萬行,歷經了三十餘年,找到了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將一生心血《東華禪》無私付予芸芸眾生,殷切期望天下蒼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