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實體利潤沒有金融投資高,這會導致系統性風險嗎?

Latsu


會,首先先要理解一下什麼是系統性風險:證券投資中包括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所謂系統性風險是指由於全局性的共同因素引起的投資收益的變動,這種因素會對所有的證券產生影響。比方說像GDP增長率、CPI數據、M2增長率等因素一般會影響整個資本市場的走勢,所以像這些因素所引起的風險就是屬於系統性風險。非系統風險就是指由局部因素所引起的個別投資收益的變動,一般只會影響單個或個別幾個證券的收益,比方說某個公司的財報這個因素就可能影響這家公司股價的變動,或者是與其有關係的公司。但是這種因素並不會引起大面積證券收益波動,所以就屬於非系統性風險。

再來,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本來金融體系應該是為實體經濟所服務的,因為金融交易本身並不會產生實質的社會財富。但是隨著金融業的深入發展,越來越出現了金融脫實向虛的趨向。尤其是當投資實體經濟的回報率過低的時候,資金都湧入了回報率更高的金融行業。過多的資金進入推高了資產的價格,形成資產泡沫。一旦出現泡沫破裂這種情況,那絕對會對整個證券市場帶來影響,造成實質的系統性風險。這只是經濟脫實向虛產生系統性風險的傳導機制之一。

而且金融投資回報率高,風險也大。很多更是打著金融旗號做著龐氏騙局的把戲。例如以前的e租寶和前階段的P2P暴雷。這是已經爆出來的雷,不知道還有多少潛在的雷。而這些雷都有可能造成系統性風險。

最後再提點建議,為了減少經濟脫實向虛,造成不必要的風險。確實是應該考慮如何把我們的實體企業建設的更好:

  1. 建立完善的產權制度

  2. 保護私有財產

  3. 尊重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

  4. 保護知識產權

  5. 加強金融監管

  6. .......


談金論經


金融行業利潤來自於實體經濟。好比天下武功出少林一樣。如果離開本源,衍生出來的東西太浮誇了,就會對本源造成衝擊。

1、從社會發展角度來看,經濟的發展取決於物質財富的增長,這裡的物質財富是指被人類製造出來用於生產生活的實實在在的可以發揮物理功效的產品。但是,貨幣信用化之後,財富的衡量漸漸的脫離了物質產品本身,虛擬化了。例如,你有多少股票,意味著擁有多少財富。評價首富也都要加入市值的概念。但是很多時候實際上在發揮功效的產品,沒有進入交換流通環節,沒有被貨幣衡量,也就沒有進入到財富統計的序列。這是不合理的。

結論:現代財富的衡量有虛擬化的趨勢,導致脫實向虛。

2、財富創造的來源主要是人的勞動(包括被人類創造出來各類機械的勞動),自然資源(陽光、土地、水、空氣、礦產、動植物等)、技術(各類科學發明創造等)、本(就是所謂的金錢、或者股權、股票等)。其中以金錢為載體的資本是組織社會生產生活各種要素或者資源進行交換流通的要素,其本身並不是構成物質生產出來的產品的單元。好比說,一把椅子,需要的是木材,以及斧頭等工具,我們看不到錢這個符號在上面。但是沒有資本,生產往往很難組織起來。木材和斧頭以及木匠三者在一起,才有可能生產處椅子來,但是並不是一開始木匠就擁有斧頭和木材。

結論:資本很重要,是現代社會生產的必備要素。

3、在上述幾類生產要素中,相互協調配合,能夠和諧的推進社會生產,大家都能提高財富,改善生活。但是,隨著人們隨著財富虛擬化的趨勢也來越嚴重,人們對賬戶數字的追求熱情越來越高漲,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金融行業中來。金融本來只應該分享整個生產流通環節的一部分利潤,由於從事該行業的人都屬於比較“高精尖”的群體,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愚弄普羅大眾,攫取更多利潤。而且,這種騙取手法比較隱蔽,很多人還願意自己跟隨這些“金融專家”後邊,以為能喝點湯,其實被割韭菜。

結論:盲目的蜂擁而入,推高了金融行業的收割收益。

4、金融行業的利潤高到大家難以置信。2008年以後,世界經濟危機,實體企業舉步維艱,但是國內前列的投資銀行資本收益率40%。國內四大國有銀行每年的淨利潤近千億元。幾乎是躺在錢上掙錢。金融行業高收益的結果是推高了資金成本,給企業融資帶來困難,或者增加了經營的資金成本,侵蝕了實際收益。慢慢的實體經濟發展比較困難,工人失業,消費下滑,投資下降,金融行業也就沒有韭菜可以收割了。所以,金融行業越貪婪,對實體經濟危害越大。整體社會經濟發展都不行了,金融行業在“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結論:金融行業貪婪會引起整體經濟的風險。

5、實體經濟每隔一生產、流通、消費環節都是緊緊相扣的,金融行業也是其中之一。但凡有一個環節出問題,整體都會處在風險之中。尤其是金融行業更容易產生風險,一旦向實體經濟傳播,危害更大。多數時候,金融行業利潤過高,催生泡沫,危害實體經濟,會引起系統性風險。比如美國次債危機,就是因為大家過度追求金融投資收益,忽視了實際房地產的需求。鬱金香泡沫來的更加荒謬,危害也很大。

結論:做實體利潤沒有金融投資高,當兩者差距太大的情況下,會引起某個經濟體的系統性風險。

以上希望能解答您心中的疑惑。


家族財富密碼


會,因為金融的根本就來自於實體經濟,金融的本質是為實體經濟的資源調配發揮功能,也就是說金融的目的是為了把民間閒散的資金引入到實體經濟中去,進而發展經濟,如果閒散的資金都進入金融市場,那麼實體經濟將會受挫,企業經營受困,上市公司的經營變得艱難,企業盈利變難,那麼進一步會加大股市泡沫。

當實體經濟受挫,工廠倒閉,失業率增加,資金緊張,人們開始在股市中兌現現金,而隨著現金兌換的人變多,流動性將會遭遇不足,部分利空將會引發大的下跌,引起恐慌,進而引起金融危機。

這一幕最好的例子就是1929年美國的故事大崩盤了:

1)銀行貸款非常吃香,貸款要找人,找關係,不然都貸不到錢;,貸到的錢都流入股市;

2)連路邊的小攤販都知道並要去投資股票;

3)股市一路高漲,近兩年的金融收益顯著高於其他收益;

4)實體經濟貸款成本高,失業率上升;

說白了就是整個社會創造的真實價值變少了,而股市無法支撐這樣的高度。

實際上,金融也是一種社會分工,如果實體利潤嚴重高於金融,那麼反過來對實體經濟也是不利的,因為企業的資金融通將會變得相對困難,資金利用效率將會降低。

市場會平衡這兩者的關係,但是由於參與市場的是人,很有可能會產生泡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