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共有產權房將申購 30%非京籍比例 不再「一刀切

北京市海淀區房管局官網剛剛發佈,備受大家關注的西北旺共有產權房30日上午開始申購。

北京海淀共有產權房將申購 30%非京籍比例 不再“一刀切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發佈的公告裡,不再像過去那樣,京籍和非京籍都有各自的房源數量和比例。

該項目將根據京籍家庭和非京籍家庭實際申購的數量,確定適當的房源分配比例。

這也意味著,共有產權房30%的非京籍房源比例,不再各區、各項目“一刀切”,而是調整為根據各區各項目實際情況,彈性確定合適比例的方式。

今天的推送有些長,除了申購信息外,還會給大家解讀30%比例不再“一刀切”中大家關心的問題,所以請大家耐心看完。

申購信息

北京海淀共有產權房將申購 30%非京籍比例 不再“一刀切

該項目規劃地上總建築面積約18.7萬平方米,其中共有產權住房地上建築面積約18.4萬平方米,套型主要為約55平方米一居54套,約88平方米兩居2051套,約89平方米三居36套,總套數2141套,含全裝修費用銷售均價37800元/建築平方米。

大家關心的產權比例方面,該項目單套住房的購房人產權份額比例為70%。

剛才說到的不再“一刀切”,在此次申購公告中,就明確了該項目房源安排,將結合海淀區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項目申購登記家庭數量等因素綜合確定,並在搖號公告中予以公示。

也就是說,在申購登記和資格審核後,會綜合上面的這些因素,來確定京籍和非京籍家庭各自合適的房源比例。在公佈搖號公告的時候,會公示出這個比例。

該項目的申購對象為海淀區戶籍無房家庭,在海淀區工作的本市其他區戶籍無房家庭和在海淀區工作的非本市戶籍無房家庭。

單身家庭申請購買的,不能選擇三居室戶型。

而“在海淀區工作”的審核認定標準為:開通申購當月(2018年8月),申購人在北京市個人社保權益記錄中所載明的繳費區為海淀區。

值得一提的是,上次中鐵碧桂園項目申購時,海淀區“創了個新”,對於非京籍家庭分了三組,優先程度最高的第一組是入選海淀區“海英人才”且在海淀區工作的非本市戶籍無房的家庭。

此舉也引起了不少申購家庭的質疑,認為該標準過高,能入選“海英人才”的人,很少能是共有產權房面向的家庭。

據瞭解,最終符合“海英人才”的申購家庭,用一隻手的手指都能數的清。

這次海淀區放棄了。

這次對非京籍家庭,海淀區只有兩個組的區分。

優先組:在海淀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工作的非本市戶籍高新技術企業人才的無房家庭。認定條件:申購人須擁有國家承認的碩士以上(含)學歷(同時擁有學歷證和學位證),並在海淀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工作(不包含政府機關及各類型事業單位、埠外企業在海淀區設立的分支機構及分公司),企業工商及稅務關係均在海淀區行政區劃範圍內並在海淀納統,原則上入選企業須符合北京市禁限目錄要求。

普通組:其他在海淀區工作的非本市戶籍無房家庭。

申購注意事項:

接下來給大家詳細解讀一下30%比例不再“一刀切”這件事。

北京的共有產權房制度從去年8月份推出以來,即將滿一週年了。

共有產權房得到了眾多剛需家庭的關注和青睞。同時,作為一個新生事物的共有產權房,其制度、政策也在不斷完善。政策完善的目的,自然是為了讓這類住房更好的滿足剛需家庭,更加公開、公平、公正。

最近一段時間,對於一些遠郊區的共有產權房源中,拿出30%的房源出來提供給非京籍家庭的問題,有一些爭論。

雖然,一些遠郊區這樣的問題有其特殊性,但也的確反映出一些問題。

比如有些遠郊區,尤其是像延慶、平谷、密雲、懷柔這樣的區,本身在此就業的非京籍家庭人數就不多。由於基數較小,搖中的概率要比京籍家庭高不少。

而在城區和一些近郊區就業的非京籍家庭人數要明顯多得多,搖中的概率就要小很多。

此前的一段時間裡,主管部門一直就這一問題在調查和研究,以完善共有產權房在這方面的政策制度。

從這次海淀區西北旺共有產權房的申購開始,各區各共有產權房項目不再“一刀切”,簡單地將每個項目30%房源面向非京籍家庭分配,而是根據各區的發展需求等實際情況,以及京籍和非京籍家庭申請數量等因素綜合考慮,每個項目分別確定合理的京籍家庭和非京籍家庭的房源比例。

說到這裡,相信有很多粉絲會提出不少問題,我們也事先整理了一下,就最可能關心的三個問題,先給大家解讀一下。

1

第一第一個問題是所有人都關心的,30%房源給非京籍家庭這個比例是不是作廢了?

一些人肯定要問,去年北京曾宣佈,共有產權房30%的房源提供給非京籍家庭。如今各區不再是固定的比例,那麼30%的這個比例要求是不是作廢了?

答案是沒有!

30%的比例是明確地寫入《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中的,是肯定要執行的。

看看供地計劃的原文裡是怎麼說的:

這一計劃是指導5年北京的土地供應的。也就是說,這5年裡北京全市供應的共有產權住房中,要有30%面向非京籍人口。

注意,這是5年,而且是全市的。也就是說,在總量上一定會保證有30%的房源提供給非京籍家庭。

2

第二個問題是更多京籍家庭關心的,就是如果沒有固定比例,那麼有些區的有些共有產權房項目,非京籍家庭最終分配的房源比例會不會超過30%?

是這樣的,確實在有些區的有些項目中,會出現非京籍房源比例超過30%的情況。比如一些園區將來的人才共有產權房,由於人才中很多都是非京籍,房源比例可能就會高一些。

不過從目前共有產權房的申請情況看,大部分項目京籍家庭的申請佔比都是明顯高於非京籍家庭的。所以這一點京籍家庭不用擔心。

3

第三個問題是很多非京籍家庭關心的。近期一些區縣對於非京籍的社保年限進行了自己的規定,比如順義區規定6個月的社保,大興區規定了24個月的社保等。

一些非京籍家庭擔心,如果各區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房源比例,有些區會不會調高門檻,使得非京籍家庭申請數量減少?

是這樣的。除了全市5年內共有產權房30%提供給新北京人家庭外,目前相關部門也在根據各區發展需求、共有產權房的供地、申請家庭數量等情況,明確各區相應的指標,完善後就將下發各區執行。

也就是說,各區都會有一個自己的指標,比如某個區是28%、另一個區是32%等等,每個區如果這個項目分配給非京籍家庭的比例少,那麼就要面臨著在其他項目中分配給非京籍家庭的比例要多一些,才能實現最終的平衡和達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