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教育感悟」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

(重溫經典回到常識)

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

——學習葉聖陶教育思想體會之三

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葉聖陶)

「陈文教育感悟」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

1978年初春時節,百廢待興的中國大地上各行各業逐步走上正軌。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這年3月在北京語言學科規劃座談會上,作了一個題為《大力研究語文教學,儘快改進語文教學》的講話。指出:“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葉老的語文教材“例子說”由此而產生。

因為葉老是當時最有影響力的語文教育家,所以他的“例子說”一出,立即獲得了中小學語文教師的認同。40年來,在語文教育的各種場合,只要說到教材,很多人都會引用“教材無非是例子”這句名言。但是,在具體的語文教育教學中,卻出現了兩種傾向。一種是強化這個“例子”。一些老師認為,葉老的話意在提醒我們應該把教材視為“聖經”。必須講深講透,字字落實,句句理解。於是,我國中小學語文教學領域“講”風大盛。一篇課文,作者介紹、寫作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文章特色等等,都被老師“剝筍式”逐句、逐項講解。一堂課下來,老師口乾舌燥、精疲力竭,學生一知半解、四顧茫然。葉老對這種“多、深、透、全”式的教學是瞭解的,持批評態度的。他曾舉例說,如講《桃花源記》,開頭“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老師就說“太元是晉朝孝武帝的年號,武陵是現在湖南常德縣;晉朝太元年間,武陵地方有個捕魚的人。”如果讓學生自己去查一查年表、地圖、字典、辭典,從而知道某個年號距今多少年,某一地在他們居住的哪一方。學生做了這番功夫,對於“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那樣的文句,自己已能瞭解,不須再聽老師的口譯。現在卻不然,不管學生了解不瞭解,見文句總是照例講,學生聽著聽著,非但沒有親切之感與很深印象,而且有厭倦之感。另一種是弱化這個“例子”。不就是個例子嗎,沒有什麼了不起!我能找出更好的“例子”來,不少老師這樣處理教材。於是,現成的教材被棄置一旁,老師自以為是地找一些“例子”來替代教材進行教學。這種置教材不顧,另起爐灶的教學,使得整個教學缺乏系統性,語文學科的性質被人為弱化。長此以往,學生獲得的是碎片化的語文知識。因為對語文教材的把握不準及其他因素,語文教育幾十年來受人詬病最多,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由《北京文學》發起,引發全國語文教育大討論,有人撰文感嘆:“誤盡蒼生是語文”!

要對語文教育正本清源,必須回到語文教育本身,回到葉老的教材觀。我們理解葉老的教材觀,教材就性質而言,它是“例子”,就作用而言,它是“憑藉”。

“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提醒我們要明確這個例子的示範功能。首先,必須瞭解語文教材的編寫原則。一是文質兼顧,按葉老所說,“所選為語文教材,務求文質兼美,堪為模式,於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之增長確有助益。”二是文體兼顧,“洋洋灑灑的富有情趣的材料固然選取,零星的便籤、一條一條的章則、樸實乾燥的科學記敘也(應)選取”。語文教材實現了文質、文體兼顧,才能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合,才能很好地突出它的實踐性。其次,必須瞭解語文教材的編者意圖。可作教材的文章浩如煙海,編者為什麼選擇這些作為教材呢?編者是想通過這些文章向學生傳遞什麼信息呢?獲得怎樣的素質和能力呢?這是每一個語文老師要思考的。若不在這方面花些心思,就難以準確而全面地發揮教材的功能。再次,老師必須從語文教材中讀出自己。如果我們僅憑現有的參考書或現成的教案去教學,很多時候只會得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結果。深入鑽研教材這個“例子”,從中讀出自己的感悟,就能常教常新,讓學生如坐春風。40歲才從體育學科改到語文學科的支玉恆老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支老師當語文老師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鑽研教材,認真備課。他說,備課肯定要先讀教材,但初次接觸課文時,並不多讀,而是隻讀一遍。讀這一遍,是非常認真、非常仔細的。讀完了,就合上書回憶,在回憶中抓取這篇教材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和最突出的特點。如《曼谷的小象》,讀完後合上書一想,腦子裡逐步出現了這些形象:禾苗,草地,晨霧,泰國婦女,小象,一陣悅耳的鈴聲,一件友善助人的事情……所有這些,令人意識到:作者把這麼好的東西都集中到一個並不複雜的故事中,就是要表達一種自然的美、生活的美、人性的美。教學方法就是引導學生在充分讀的過程中,尋找美、發現美、表現美、欣賞美、體味美、享受美,從而在學習語言文字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理解了這層意思之後,打開書來再讀。對已有認識進一步印證,並從教材中瞭解作者對這些“美”是怎樣具體表達的,體會蘊含在字裡行間的情感。這樣抓住了文章中最具表現力的語言文字,使語言工具與人文因素在教師的教學認知和教學實踐中達到統一。

“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提醒我們還要吃透這個例子的遷移功能。學好這個例子後,老師還可以依據其“憑藉”作用,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實現學習遷移。首先,由教材的單元內容延伸開去,增加閱讀篇目和閱讀量。目前,有關增加學生閱讀量的認識,從教材主編到一線老師,達成共識,都意識到“語文不是語文書”,必須儘可能地讓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有關閱讀實踐的項目也在中國大地遍地開花,“主題學習”、“主題閱讀”、“群文閱讀”、“親近母語”等等,都在中小學校園裡開花結果。特別是語文主題學習課題實驗,強調通過改革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實現課內大量閱讀,讓學生的閱讀能真實而有效地發生,是切實可行的。這些實踐是非常有益的,只有在學好“例子”的基礎上大量閱讀,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和人文素養。其次,教材這個“例子”還可以為作文教學提供憑藉。鑑於課文的文質兼美,完全可以為作文教學服務。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語文特級教師鄧志剛老師,多年來致力於“向課文學作文”的研究。鄧老師從當前語文教學缺乏讀寫結合的系統教材,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存在割裂現象入手,順著“讀寫結合”的研究思路,分析中學語文教材特色,從課文中精心選擇讀寫結合訓練點,以讀引讀,勾連內外,拓展整合,揭示讀寫結合訓練點所蘊含的思維規律,從訓練點中抽象出寫作方面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性知識,一課一點,積點成線,積線成面,構建較為科學的操作性強的寫作訓練系統,開發出適合學生髮展的課程資源。這項課題實驗將讀寫結合落實到中學語文的常規教學之中,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作文指導,視課文為寶藏,以課文為例子,真正做到用教材教;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形成讀寫結合的意識,產生廣泛與持久閱讀的興趣,從教材中吸取寫作營養,從閱讀中獲得寫作的種種啟迪,掌握多種思維方法,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相得益彰。這項探索獲得了語文教師的廣泛認同,很多語文老師順著實驗開闊了思路,讓作文不再是難事。

總之,語文教材是從學生現在或將來需要讀的同類讀物中舉出來的“例子”或“樣品”,教師要充分發揮這些“例子”、“樣品”的示範功能和遷移功能。抓好了這個“本”,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素養肯定能得到不斷地提高。

(2018.8.5.)

「陈文教育感悟」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

作者介紹:陳文,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2013年中國教育報“推動讀書十大人物”。出版《教師可以更優秀》《教育必須剛剛好》等4本教育專著和《泥土生香》小說集1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