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市「111」工程推動黨外幹部隊伍健康發展

今年以來,為著力解決黨外幹部梯次培養不足的問題,資陽市委統戰部以推進黨外幹部“111”梯次培養工程(即:從70後、80後、90後黨外人士中分別發現一批、儲備一批、培養一批)為主線,通過“選苗子、搭臺子、瞄位子”,推動全市黨外幹部隊伍健康發展。

是選好“苗子”,新培一批90後黨外幹部。在全市幹部培養的總體規劃中明確黨外青年幹部培養,通過在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中有計劃地早發現、早培養,把其中的優秀分子納入黨外代表人士後備人才庫;同時,圍繞黨外青年幹部成長進步的特點,科學設計成長階梯,制定培養計劃,及時更新完善了50餘名的90後黨外人才數據庫,並在一些專業性較強的部門、領域早預留黨外幹部職位,有意識地壓擔子、交任務,促進健康成長。

二是搭好“臺子”,優培一批80後黨外幹部。實行“五個延伸和拓展”黨外人才選拔機制,綜合黨外幹部的黨派結構、專業結構和任職經歷等,今年共推薦選派了11名黨外幹部參加省市交流、成資一體化、市外重點項目等實踐鍛鍊,搭建了單月聯繫會、雙月通報會和“我為發展獻一策”等參政議政平臺,舉辦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外幹部培訓班、紅色教育專題培訓等。隨著我市黨外幹部配備範圍逐步擴大、配備數量逐年遞增,80後科級黨外幹部達到56名,佔全市黨外科級幹部的26.8%。

是瞄準“位子”,定培一批70後黨外幹部。探索實施“專項培養”計劃,市委組織部、統戰部計劃擇優篩選50名70後黨外後備幹部建立專項人才庫,對具有發展潛力、表現優秀的黨外幹部重點考慮安排到政府部門領導崗位或人大、政協機關委室進行重點培養,實行定期考核瞭解、跟蹤加壓培養。目前全市70後黨外縣級幹部達到12名,主要分佈在交通、國土、投促等重要部門。

(資陽市委統戰部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