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發展現狀分析:爆雷不斷 但發展機遇來臨

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現狀分析:爆雷不斷 但發展機遇來臨

近兩年,中國的互聯網金融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大變革大洗牌,可謂是面臨著冰火兩重天的境遇。一邊是一些平臺在蓬勃發展利好不斷,然而另一邊另一些公司此刻正深陷煉獄。從網貸行業上半年的整體情況來看,業內正常運營平臺逐月下降,問題平臺風險不斷暴發。具體來看,據統計,今年1月份至5月份,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分別為1906家、1890家、1883家、1877家、1872家,分別較前一個月淨減少25家、16家、7家、6家、5家。從以上數據來看,在營網貸平臺數量遞減趨勢明顯。

從今年上半年的數據來看:據不完全統計,1月份,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為73家,其中問題平臺24家(跑路5家、提現困難18家、經偵介入1家),停業平臺48家、轉型平臺1家。2月份,共有14家問題平臺,41家停業轉型平臺。3月份,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為41家,其中提現困難7家,跑路6家,停業平臺27家,轉型平臺1家。4月份,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為43家,其中問題平臺14家。5月份,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為38家,其中提現困難8家、跑路2家,停業平臺28家。而6月份(截至6月29日)數據顯示,問題平臺共有34家,停業及轉型平臺12家。

面對平臺不斷爆雷的情況,業內人士認為,如今的互聯網金融正處在經歷了爆發式增長、監管介入之後的洗牌階段。

從數據變化來看,行業整體仍處於“汰弱留強”的良性發展階段,在度過此次密集的出清浪潮後,迎接投資者的或許將會是一個穩定發展的行業局面。

短時間內的集中“爆雷”未必是壞事,這是行業進行自我淨化的一個正常階段。”對此,專家認為優勝劣汰是所有行業發展所遵循的規律,不能因為短時間內出現的問題就一味地否認它。“P2P”行業作為傳統金融業的有益補充,能夠覆蓋銀行等金融機構無法提供資金支持的領域,有關各方應正確看待行業吐故納新的發展過程。

根據新思界發佈的《2017-2021年互聯網金融行業風險投資態勢及投融資策略指引報告》顯示,金融科技的驅動、加上中國廣泛的市場和人口紅利,互聯網金融在中國依然有巨大的機會。而這幾年,互聯網金融對人們生活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這是能看到的,掃碼、支付、轉賬可以瞬間完成。大部分個人金融業務都可以在線解決,金融服務比以前效率更高、體驗更好。互聯網金融覆蓋面的提升,也惠及到了越來越多藍領工人和小鎮青年,觸及到傳統銀行無法抵達到的地方,這可謂是一場波瀾壯闊的大變革。

新思界產業分析師研究表明,面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不斷爆雷情況,相關公司應完善自身管理與運營系統,降低風險,提升用戶使用安全感。同時,行業也應不斷加強監管制度,為相關公司和用戶提供一個安全便捷的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