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美女醫生滿口皓齒,養生之道強調「三要」

百歲美女醫生滿口皓齒,養生之道強調“三要”

她帶領的科室已發展成為全國口腔頜面外科中心,宣告了中國只有牙科門診沒有牙科臨床時代的結束;

她行醫一生,成果頗豐,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獎二等獎8項、三等獎15項;

她就是解放軍總醫院百歲軍醫周繼林教授!

百歲美女醫生滿口皓齒,養生之道強調“三要”

周繼林教授是口腔頜面修復學專家、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1917年2月6日出生於長沙東鄉,如今,她雖然已經年過百歲,依然滿口皓齒,氣質端莊。

作為中國口腔醫學界泰斗級人物,周老可謂是德技雙馨的醫生專家。

常有人向她討教健康長壽經驗,她總結為一句話:“胸懷要寬,生活要簡,文化要豐。”

百歲美女醫生滿口皓齒,養生之道強調“三要”

胸懷要寬,對學生盡職盡責不存私貨

周老對學生的指導細緻入微,研究課題親自審定,

教學和醫療實踐中每張片子、每個數據都要親自察看,

每個手術和操作都要手把手指點,毫無保留地傳授畢生所學,這種無私相受體現了周教授寬廣的胸懷。

近代養生學家丁福保在《丁福保訓》中指出:"胸懷歡暢,則長壽可期;若憂慮過多,則使人易老。"

百歲美女醫生滿口皓齒,養生之道強調“三要”

生活要簡,不計名利把專家號改為普通號

上世紀90年代初,周繼林動員愛人洪民一起向醫院申請,將他們的專家號全部改為普通號。

他們二老這麼做不為別的,就是想方便患者,也幫他們省點錢。夫婦二人也成為患者傳頌的“不掛專家號的名專家”。

周老的子女大多從事口腔醫學工作,以她和丈夫洪民在學術界的地位,想幫扶一下真的不難。

但夫妻倆對子女的幫扶只限於學術指導,兒子洪演、洪浩,兒媳王秋紅、關箭,至今都還是所在醫院科室的普通技師。

生活越簡單,煩惱就越少,心理負擔越輕,有利於健康。

百歲美女醫生滿口皓齒,養生之道強調“三要”

文化要豐,筆墨丹青度晚年

周老一閒對百忙,青睞筆墨丹青。她說:“書畫是國粹,是一種動靜結合的藝術,經常練習,修身修心雙豐收。”

練習書畫的時候,全身之力通過腰、肩、臂、手的協調之力聚於筆端,揮動筆墨的時候,也帶動了指、腕、肩、腰筋骨的鍛鍊,強健了筋骨,延緩了衰老,增強了體質。

畫的揣摸和書寫,呯吸會隨著運筆的緩、急、頓、挫自然而然地將“丹田”之氣調勻,

氣息通暢即“通則不痛”。唐代名醫孫思邈有言:“氣息得理,即百病不生。”

百歲美女醫生滿口皓齒,養生之道強調“三要”

注重愛護口腔,牙好才能身體好

百歲周老,慈祥儒雅,學者風範,精神矍鑠,滿口皓齒。她用自己的行為告訴大家,牙齒好對健康長壽的意義!

中國自1988年起,將每年的9月20日定為“全國愛牙日”, 2009年改為“愛口腔日”,提出的目標之一,就是讓80歲老人仍保持20顆健康的功能牙齒。

周老接受媒體採訪時,她談及最多的仍是大眾口腔健康,並幾次提到:中國口腔疾病流行現狀不容樂觀,應該加強這方面的科普力度。

缺牙的人比沒有缺牙的人,患腸胃病的幾率高出50%;有缺牙的人比沒有缺牙的人,得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關節疾病的幾率高出43%;患早衰或老年痴呆症的幾率,缺牙患者比牙齒健全的人高出40%;牙齒掉光的老人,死亡率則遠遠高出擁有20顆牙齒的老人; 70歲時牙齒大部分脫落的老人,短期內出現行動不便的可能性提高70%!

這些數據證明:牙齒完整的人要比牙齒缺失的人更長壽!想要擁有一口好牙,

除了日常養成良好的用牙習慣外,還要及時治療口腔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