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爲菩薩道?菩薩道的標準,就是儒家文化的「躬自厚,薄責於人」

設不獲已,而行施時,如割身肉,深生痛惜。

這是佛經的形容,假使不得已而行佈施,如化緣、募捐,和尚託缽,給一點錢,好像身上的肉被刀割一樣,痛得不得了,可惜得不得了。

何為菩薩道?菩薩道的標準,就是儒家文化的“躬自厚,薄責於人”

佛經上講這四句話形容得太文學化,我覺得四川人有句話形容得最貼切,四川人說:“勸人出錢,如鈍刀割肉。”

快刀割肉,一下子不感覺痛,等血流出來以後才覺得痛;鈍刀慢慢割,哎呦!當場喊叫,痛得不得了。

所以,千萬別勸人家佈施,錢是拿出來了。他心裡痛啊!如鈍刀割肉,很痛苦。

佛說佈施的道理,不論大小乘的修持,均以佈施為先。佈施在中國固有文化中是“仁”的發揮,人字旁加個二,就是人和人之間,只有愛人,慈悲他人才稱得上仁。

何為菩薩道?菩薩道的標準,就是儒家文化的“躬自厚,薄責於人”

大學上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親親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從自己的親人朋友開始,然後發展到社會大眾乃至全人類。

仁民是慈悲眾生,由慈悲眾生而擴及其他的生命,人只愛人類仍是自私的,最後還要愛物,愛一切生命。

所以,仁是佛家慈悲佈施的基本,仁慈行為的第一步就是佈施。佛介紹藥師佛十二大願後,第一步就說明佈施的重要,然而一切眾生是不肯佈施的。

何為菩薩道?菩薩道的標準,就是儒家文化的“躬自厚,薄責於人”

前面談到一切眾生看到別人痛苦,當別人來請求幫助時,起初心裡不高興施捨,即使後來不得已而行佈施,心裡愈想愈痛,如鈍刀割肉。

佛為什麼要說這些道理?《藥師經》所提的佈施與藥師佛的修法有什麼關係呢?關係可大了,我們先看原文再來研究原因。

何為菩薩道?菩薩道的標準,就是儒家文化的“躬自厚,薄責於人”

慳貪不止累積病情

復有無量慳貪有情,積集資財,於其自身,尚不受用,何況能與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來乞者。

佛說世界上還有很多很多無量眾生,喜歡聚積財寶、物品,他自己本身都捨不得用,更何況他的父母、妻子、兒女、奴婢以及來乞討的人。

何為菩薩道?菩薩道的標準,就是儒家文化的“躬自厚,薄責於人”

慳吝是捨不得施捨,吝比慳好一點,吝是比較上舍不得,即使拿出來給人家也不過是十分之一或百分之一。

慳是內心堅固的捨不得,一毛不拔。慳吝就是對他人不肯慷慨,不肯幫助人,不願付出仁慈。

不過,節省不是慳吝,如果對自己要求淡泊,嚴格地管制自己的慾望,卻對別人慷慨則是節省。

中國文化儒家的教育是“躬自厚,薄責於人”,躬是對自己要求嚴格,嚴格培養自己的厚道,對自己的要求很厚很嚴格,別人則寬容體諒,不要嚴厲責備別人。這類行為就屬於佈施。

何為菩薩道?菩薩道的標準,就是儒家文化的“躬自厚,薄責於人”

然而,我們看到人與人之間,夫婦之間、兄弟之間、同學之間、朋友之間、幾乎沒有一個人真正做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責備人家,要求人家都嚴格得很,道德標準都是拿來要求別人,不是要求自己,這就是凡夫眾生。

菩薩道的道德標準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如果做不到就是慳吝。凡是慳吝的人一定貪,貪的人必定兇狠,這種心念是連帶的、必然的。

何為菩薩道?菩薩道的標準,就是儒家文化的“躬自厚,薄責於人”

為什麼呢?因為貪慾得不到滿足,相反的作用就是兇狠。一個寬大淡泊的人,一定是仁慈的。

世界上一切眾生幾乎全體都在慳吝中,慳吝是不能捨;貪慾是侵佔別人,在別人那裡沾到一點利益就高興,乃至在言語上佔了便宜都高興。總之,想盡辦法以損害他人為滿足。

所以,慳貪是一切眾生基本的心理,這是心病,這種心病只有心藥才能醫,心藥就是自己瞭解道理後懂得佈施。慳吝的心念久而久之會轉變成身體上的疾病。

何為菩薩道?菩薩道的標準,就是儒家文化的“躬自厚,薄責於人”

我常對中、西醫的朋友說笑話,但也是真話。

我說不管今天的醫學如何高明,如何發達,中國人有兩句老話:“藥能醫假病,酒不解真愁”,一切醫藥再高明只能醫假病,不管中醫也好,西醫也好,真正醫不好的是死病。

人要死的時候,你一點辦法都沒有,怎麼都醫不好,如果能把人醫到無病,人就不會死了。所以儘管醫學那麼發達,人還是照死不誤。

何為菩薩道?菩薩道的標準,就是儒家文化的“躬自厚,薄責於人”

佛法標榜“了生脫死”,醫治生老病死的病,事實上,佛法在世間,一般信佛、學佛的人照樣生老病死,原因就是人始終沒有醫好自己的心病。

有慳吝心理的人,立即被一個智慧高、定力深或者定慧等持的人一眼看穿。

不僅是人,一切眾生乃至動物如有慳貪心理,很容易被看出來,這是什麼道理呢?

因為心理會轉變生理,心有慳吝的結,他的表情、神氣、生命的四大就呈現出來,一望而知。所以無量眾生慳吝不止,就已經在累積病情。

何為菩薩道?菩薩道的標準,就是儒家文化的“躬自厚,薄責於人”

什麼叫貪心?你不要認為我不貪錢、也不貪名、不貪利就是不貪,你錯了,我們的心理行為隨時都在犯貪,貪了得病又捨不得看醫生,一方面捨不得,一方面倔強。

物質文明越發達,人類慳貪的心理越嚴重,不知名的病痛也越來越多,怎麼來的?心理慳貪來的。

所以《藥師經》提慳貪和佈施這些道理,有什麼關係呢?其中意義很深,能在心理上解脫得開就是內佈施。

何為菩薩道?菩薩道的標準,就是儒家文化的“躬自厚,薄責於人”

內佈施就是解脫、放下,一切外境都能夠擺開。外佈施是把自己的財物、一切的好東西給別人用,你要拿去用,眾生慳貪嘛!滿他的願。所以藥師經要講慳貪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