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宮斗劇:不是《金枝欲孽》,而是84年馮寶寶版《武則天》

近年來宮鬥劇大熱,大有霸屏之勢,媒體網絡上對於宮鬥劇的鼻祖普遍認為一說是《金枝欲孽》還有一說是《宮》,而其實這兩部都不算是最早的宮鬥劇,最早的宮鬥劇就該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一部香港連續劇。

《武則天》是1984年播出的古裝電視劇,由李兆華執導,馮寶寶、曾偉權、劉永等演員聯合主演。主要講述了歷史第一女皇的功過是非。

最早的宮鬥劇:不是《金枝欲孽》,而是84年馮寶寶版《武則天》

說起這部劇,會在腦海裡立刻想起一首歌來:

誰瀕臨絕境

心中會不吃驚

誰臨困苦裡

身邊會不冷清………………

馮寶寶是一位童星,從小生的圓潤漂亮,長大後更是出落的珠圓玉潤,豐腴迷人,而且她的演技非常好,古裝扮相也極為華貴,大有皇宮貴族之氣,國色天香之姿。

最早的宮鬥劇:不是《金枝欲孽》,而是84年馮寶寶版《武則天》

最早的宮鬥劇:不是《金枝欲孽》,而是84年馮寶寶版《武則天》

最早的宮鬥劇:不是《金枝欲孽》,而是84年馮寶寶版《武則天》

馮寶寶將武則天從天真無卸的少女,再到為了在深宮活下去處心積慮自保,到了晚年一掌天下大權後的殫精竭慮勵精圖治都刻畫的十分到位。

這部劇在現在看來,畫質渾濁,但演員的表演真實自然,馮寶寶已完全將自己融入到了武則天這一角色裡,一顰一笑皆入戲,一舉一動皆動情,這遠不是范冰冰版能比的。

最早的宮鬥劇:不是《金枝欲孽》,而是84年馮寶寶版《武則天》

最早的宮鬥劇:不是《金枝欲孽》,而是84年馮寶寶版《武則天》

最早的宮鬥劇:不是《金枝欲孽》,而是84年馮寶寶版《武則天》

縱使不看劇情,單看這幾張圖片,你都能感覺到馮寶寶的表演功力,從少女到中年,她的心機從天真無邪到深不可測,直到老年權傾天下的威嚴,一步步,一層層由淺及深,非常富有變化和層次的推進到觀眾的心裡。

最早的宮鬥劇:不是《金枝欲孽》,而是84年馮寶寶版《武則天》

最早的宮鬥劇:不是《金枝欲孽》,而是84年馮寶寶版《武則天》

這部劇雖然距現在已有三十多年,但即使現在看來,其服化也是非常的精美,上圖為王皇后,頭飾和妝容也是非常的美。

最早的宮鬥劇:不是《金枝欲孽》,而是84年馮寶寶版《武則天》

馮寶寶版的武則天美豔,貴氣,而且氣宇軒昂,氣場絲毫不輸男人,在八十年代成為熱播劇,火遍全國。

該劇戲說和史實相結合,既沒有歷史劇的嚴肅,也不像後期戲說劇的胡編亂造,該劇有著宮鬥劇的所有元素,只是不像現在的宮鬥劇將矛盾提煉的特別突出,它更強調的是武則天作為一代女皇的個人奮鬥史,它首先突出的是武則天作為一個女人的心路歷程,作為一個女強人和別的弱女子的不同之處,著重刻畫的是一個女強人的奮鬥歷程,其次才是她作為一代女皇的上位過程。

該劇如果說有什麼不足之處,在小編看來就是武則天的配音到老年時不夠威嚴,不夠有氣勢,讓人有些出戏。

最早的宮鬥劇:不是《金枝欲孽》,而是84年馮寶寶版《武則天》

過去的美女,各有各的姿態,各有各的風韻,而過去影視劇的劇情也很講究與現實生活相應襯,很少胡編亂造,比較注重故事的真實性和邏輯性,至少不會讓觀眾一下子就找出毛病來,而現在的影視劇,很多都是劇情假的會讓觀眾犯尷尬症,創作團隊不以藝術為初心,粗製濫造快餐劇集,只為了快點撈錢,場面弄的非常恢宏,服化道具極盡奢華,演員的表演卻浮華空洞,用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懷念以前的影視作品,不說別的,單就創作人員的出發點就和現在有很大的不同。價值觀的不同導致文化現象的不同,不知什麼時候才能返璞歸真?

怕是要經歷一定的思潮變革了,期待有這麼一天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