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棉紗主要產區部分觀察小結

人棉紗主要產區部分觀察小結

(發佈日期:2018年07月31日)

前期曾提到今年的人棉純紡紗產品中,緊密賽絡紡與賽絡紡曾出現過較為好銷的情況,也帶動了福建市場異常搶眼的表現。為了找出出現該情況的可能影響因素,結合多方反饋與市場觀察,在此簡要羅列,同時也發現江浙魯閩疆為主的幾大人棉紗產區的競爭狀態有所變化,更多具體內容有待海關數據等資料更新後進行詳細補充。

圖 人棉紗主要產區和流向

人棉紗主要產區部分觀察小結

先來說說整體的變化,暫不提出口市場(海關數據有待更新),以往的人棉紗國內市場較為“單純”,人棉紗布的市場分佈十分集中(上圖中的藍色與綠色指向箭頭),而近年迅速擴張的新疆紗則像是一條鯰魚,衝擊著東部的紡紗企業,綠色箭頭代表著變化最為明顯的部分。首先是廣東地區的偏好低價貨源的下游與貿易商選擇了新疆紗,影響了福建紗的銷售;前兩年是山東地區的紡紗廠轉而使用了新疆紗,導致當地人棉紗產量下降;今年以來較為明顯的是蘇北地區在山東市場的份額也下降了不少。事實上新疆紗線在江浙當地也設立了辦事處,但由於貿易模式、使用偏好等差異暫無明顯影響。

這對於東部的紡紗企業均是個挑戰,而福建地區今年的表現似乎是有所轉型,且較為成功的應對策略。其一是高支紗的生產比例增加。據瞭解,上半年下游對高支產品需求較為集中,緊密賽絡紡50-60支的訂單是佔用機臺的一大因素——高支紗產量偏低,會降低整體生產效率,導致其他紗線產量下降,但其高價足以彌補不足,也對其他紗線的價格有所拉昇。這種情況在渦流紡人棉紗中同樣出現過,通常在春節附近下單,為春夏季進行備貨。

其二是純紡紗比例下降,滌短使用量以及差異化、混紡紗的生產增加,導致純紡人棉紗的產量不及以往,分散了庫存壓力,同時以上產品利潤空間穩定也更大。其三則是持續拓展中的出口市場——1-3月的海關數據顯示福建人棉紗出口恢復了16年的15%左右份額,後續暫缺乏更多數據。

綜合作用下,國內的客戶想買紗,卻發現今年的福建紗供應偏緊,甚至價格在某些時段也高出江浙地區500-1000元/噸水平。總的來講,福建地區企業今年的運行離不開自身產業的調整,也為行業提供了參考,即產品高端化、差異化,提高附加值;擴展海外市場等客戶群體,而不僅侷限於國內的同類產品競爭。

人棉紗主要產區部分觀察小結

人棉紗主要產區部分觀察小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