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機關恢復重建40周年」不一樣的「畫面」 始終如一的信念

2018年,檢察機關恢復重建40週年。對於檢察官來說,40年,不僅是時光的變幻,一次次檢察技術的變革見證了檢察隊伍的發展史。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不一样的“画面” 始终如一的信念

80年代↓↓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不一样的“画面” 始终如一的信念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不一样的“画面” 始终如一的信念

80年代辦公室

回看80年代的辦公環境會略顯“簡陋”,多名檢察官“擠”在一個並不寬敞的房間裡,除了日常辦公辦案,還兼具案件討論、接待來訪群眾等功能。

陋室”換新顏

2018↓↓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不一样的“画面” 始终如一的信念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不一样的“画面” 始终如一的信念「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不一样的“画面” 始终如一的信念

案管接待機器人與智能安防考勤人臉識別系統

在40年的時光變遷中,檢察院不僅擴大了辦公區域,更重點突出了信息化建設——現代化的檢察大樓,車輛識別系統、智能安防考勤人臉識別系統,案管接待機器人等等,規範管理,使群眾在最短時間瞭解流程,保障合法權益。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不一样的“画面” 始终如一的信念

80年代↓↓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不一样的“画面” 始终如一的信念

80年代檢察官辦案裝備

80年代,裝備很簡單而又不失嚴謹。一套桌椅、一支筆、一卷資料,便是理想的“標配”。

加持“黑科技”

2018↓↓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不一样的“画面” 始终如一的信念

檢委會討論案件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不一样的“画面” 始终如一的信念

現代化的辦公環境

2018的檢察官擁有“黑科技”加持。電腦辦公自不必說,還配備無人機,智能輔助審查系統、法律監督指揮中心等。各式各樣的現代化“裝備”,讓檢察官不用再單純查看堆積如山的卷宗;動動手指即可實現文書製作、證據審查,就連隨案移送的同步錄音錄像,都可由系統進行智能審查,把檢察官從重複勞動中解脫出來,提質增效。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不一样的“画面” 始终如一的信念

80年代↓↓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不一样的“画面” 始终如一的信念

模擬開庭

80年代的檢察官辦公,需要使用筆和紙製作法律文書,騎著自行車趕到看守所訊問,準時到點出席公訴,公訴席上公訴人巧舌如蓮、書記員下筆如飛......

跨越空間“面對面”辦公2018↓↓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不一样的“画面” 始终如一的信念

遠程訊問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不一样的“画面” 始终如一的信念

遠程出庭系統示意圖

2018年,檢察官可直接使用電腦製作法律文書,通過信息化設備送達法律文書,並收到相應的回執;通過遠程設備“面對面”訊問嫌疑人,訊問過程同步錄音錄像;需要多方參與的庭審,也可在網上完成,而規範程序一步不漏,語音智能轉化系統會根據庭審各方的發言,自動轉換出文本,書記員進行確認矯正即可。大大節約了檢察官辦案時間,提高辦案效率。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不一样的“画面” 始终如一的信念

80年代↓↓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不一样的“画面” 始终如一的信念

80年代由於檢察官都需要四處奔走,僅有的後勤車輛難免應顧不暇。大部分時間中,檢察官都是騎著自行車或者步行到目的地。

全方位保障2018↓↓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不一样的“画面” 始终如一的信念

檢察公務用車

2018年,檢察院都配有多輛公務用車,車輛上配備遠程定位控制系統,實現統一調度、合理安排、規範管理,為檢察工作提供全方位保障。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不一样的“画面” 始终如一的信念

80年代↓↓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不一样的“画面” 始终如一的信念

80年代,設點宣傳、集中接待的方式至今仍有沿用,但群眾對多途徑和現代化的檢察服務需求日益增長,網上諮詢、線上接待、遠程解答等服務新方式應運而生。

方式多樣,方便群眾

2018↓↓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不一样的“画面” 始终如一的信念

檢務直通車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不一样的“画面” 始终如一的信念

遠程視頻諮詢接訪中心

2018年,檢察機關服務群眾的方式不僅僅侷限於此。通過新媒體多形式進行檢務公開,開通遠程視頻諮詢接訪系統,讓群眾足不出戶便能與檢察官“面對面”溝通;研發掌上檢察院和網上檢察官為群眾答疑解惑;添置的檢務直通車,成為了流動的檢察室,將檢察工作延伸到田間地頭,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無論是過去或今天,改變的只是辦公辦案的方式,“將檢察院搬到群眾家門口,將公平正義放到群眾手心頭”的信念卻始終沒有改變。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不一样的“画面” 始终如一的信念

時光荏苒,檢察機關踏出的每一步印記,都見證了中國法治建設的偉大進程!

四十年歲月更迭,變化的是環境、設備、方式、效率。不變的是使命與那一顆追求公平正義的赤誠之心。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