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採回鮮蘑菇,一鍋湯毒倒山東一8歲男童

近日,萊蕪一名8歲小男孩誤食毒蘑菇被送往醫院搶救。據瞭解,蘑菇是孩子姥爺從樹林中採的,回家做了蘑菇湯,結果姥爺、男孩以及男孩媽媽都中毒,男孩是最嚴重的,還未脫離生命危險。

醫生提醒,毒蘑菇不好辨別,不採摘不食用野蘑菇最保險。

雨後採回鮮蘑菇,一鍋湯毒倒山東一8歲男童

蘑菇中毒

男孩的姥姥告訴記者,23日那天孩子的姥爺在一條河邊的樹林內採了一些蘑菇回家,當天晚飯還用這些蘑菇燒了蘑菇湯。姥姥稱,大約晚上7點多吃的晚飯,剛吃完的時候還沒有出現什麼症狀,到了晚上11點多,孩子就出現了嘔吐的情況,“吐完孩子就睡了,我們當天也沒有去醫院。”姥姥表示,當時孩子的姥爺和孩子媽媽都吃了,但是孩子媽媽只喝了湯第二天中午才出現上吐下瀉的情況,是三個人中症狀最輕的。孩子的姥爺第二天早上出現上吐下瀉的。第二天一家人去了當地的診所打了點滴,在家打了三天點滴後姥爺和孩子的症狀還沒有緩解。28日,孩子和姥爺被送往當地一家醫院救治,去醫院後經過醫生檢查發現,小孩情況比較嚴重。在醫生的建議下,昨日上午,孩子被家人送往濟南的醫院進行救治。

樹林採的野蘑菇

據瞭解,小男孩今年8歲,平時跟著姥姥姥爺。記者見到男孩時他正躺在醫院急診室的病床上。孩子情緒並不穩定,一會哭,一會掙扎,親戚稱,孩子現在處於意識不清醒的狀態。孩子的姥姥一直抱著孩子,眼裡不停地流淚。

姥姥稱,最近下了雨,樹林里長了很多野生蘑菇,孩子姥爺就去採了一些回家,沒想到會中毒,“之前也採過蘑菇食用但是吃完之後都沒有什麼問題。”在男孩病床旁邊有一張桌子,桌子上放著衛生紙,而衛生紙包著的就是當時男孩食用的毒蘑菇。記者看到蘑菇的體積都很小,蘑菇的傘蓋呈黑色,底部是白色。醫生表示,孩子現在出現肝衰竭的情況,還未脫離生命危險。

辨認有困難,不採摘不食用最保險

醫生提醒,一旦發現有人蘑菇中毒,應儘快送往醫院,途中可給患者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然後把手指伸進其咽部催吐,減少毒素吸收;對已發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強行灌水,以防止窒息。就診時務必攜帶剩餘蘑菇樣品,這樣可幫助醫務人員明確診斷、指導救治。

據瞭解,毒蘑菇又稱毒蕈,含有植物性的生物鹼,毒性強烈,可損害肝、腎、心及神經系統,有時即使是微量攝入也很危險。

因毒蘑菇種類繁多,鑑別時,就算是專業人員也需藉助專業的儀器設備,普通人僅靠經驗很難萬無一失,所以不採摘、不食用是最保險的。

新聞鏈接

怎麼識別毒蘑菇?

一看顏色。有毒蘑菇菌面顏色鮮豔,有紅、綠、墨黑、青紫等顏色,特別是紫色的,往往有劇毒。

二看形狀。無毒蘑菇的菌蓋較平,傘面平滑,菌面上無輪,下部無菌托;有毒的菌蓋中央呈凸狀,形狀怪異,菌面厚實板硬,菌稈上有菌輪,菌托稈細長或粗長,易折斷。

三看分泌物。將採摘的新鮮野蘑菇撕斷菌稈,無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有的是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濃,呈赤褐色,撕斷後在空氣中易變色。

四聞氣味。無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異味,如辛辣、酸澀、惡腥等。此外,用蔥在蘑菇蓋上擦一下,如果蔥變成青褐色,證明有毒,反之則無毒。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 記者 劉雲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