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套人民幣會「歇夏」嗎

在每年臨近六月份和七月份時,市場內“歇夏”的說法就會甚囂塵上,人們總會主觀臆測在這兩到三個月內市場將走勢低迷,沒有行情。那麼究竟有沒有所謂的“歇夏”行情呢?我們需要先搞清楚“歇夏”一詞的由來。

現在的北京馬甸和上海盧工兩個市場都在寬敞、整潔的室內,風吹不到,雨淋不著,環境雖不優美,但都足以容納上千商戶和眾多投資者。三十年前的郵幣卡市場則是截然不同的畫風。彼時,市場以郵票為主導,其餘為輔,絕大多數商戶都在經營郵票,所以這個市場稱之為“郵市”顯然更準確一些。當時,這個市場位於北京月壇公園的一片露天空地內,是熱愛這個行業並以此為生的人們自發形成的。生存環境之艱苦可想而知,每每到颳風下雨和下雪的惡劣天氣時,所有郵商只能選擇在家休息,毫無辦法。每年的夏季(六月到八月),天氣炎熱,由於郵票上有膠,摞在一起的郵票就會產生粘連,等等類似的原因,所以在這個時間段內的交易會對郵票的品相造成不可逆的破壞,相應地對價格也會造成一定影響,導致交易意願不強烈、行情低迷。這個時期,稱之為“歇夏”。

“歇夏”的觀念已養成多年,在老一輩郵商的思想裡尤為根深蒂固,已形成強烈地思維慣性。從此,每年臨近夏季,或者只要在每年夏季出現行情差,走勢低迷的情況,就會有人拋出所謂的“歇夏”行情的觀點,幾乎成為慣例。今年在央行發佈關於四版幣退市公告後,四版幣成交量激增,價格連續上漲兩個多月。但當四版幣價格觸及歷史高點後,開始緩慢回落,從五月一日起,價格下跌更為明顯。如今,已進入六月份,酷暑將至,那麼,今年這個夏天紙幣會出現“歇夏”行情嗎?

我認為,不會。

首先,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進步,郵幣卡市場環境的改善,我們已不會再出現在面對惡劣天氣時的無奈、無助和毫無辦法,仍然可以在明亮的市場內做生意,郵幣卡也不會出現由於自然氣候原因導致品相被破壞。其次,央行的一紙公告已把經營四版幣合法化,今後不需要再“東躲西藏”,而且,既夯實了四版幣價格的底部區域,又確立了其未來光明的前景。意味著,郵幣卡行業在未來也將以紙幣為主導,或者紙幣和郵票共同為主導帶動整體行業的發展。第三,時間荏苒,行業內新人輩出,八零後、九零後已經走上前臺,成為業內中堅力量。他們學習能力強,適應速度快,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極為有自己的主見,所以,“歇夏”的陳舊觀念並沒有被這新的一代人繼承和接受。

以上,是我認為這個夏天不會出現紙幣的“歇夏”行情及對四版幣未來走勢樂觀的原因。

在我看來,即使在這個夏天或者未來的每一個夏天出現走勢低迷或者行情不好的情況,這些也都與“歇夏”無關,只關乎於市場行情本身。

所以,現在四版幣大部分幣種的價格回落是正常的市場行為,是那隻“看不見的無形之手”的調控。我們需要以理性的心態來看待回調,併合理使用資金、控制風險,才能為即將到來的新的行情做好充足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