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強身健體驅病

今天我要記錄的是如何進入站樁天地的方式方法,也可以稱之謂站樁法門,是進入站樁天地的途經,或者說打開站樁天地的通道。柺杖說只是一個比喻。

對於那些練過拳腳功夫的,也許不是太難,也不需要接受我在實踐中的體認,可以繞過。

站樁好是好,但做起來真的很難。兩手一掌,保持不變,幾十分鐘,數小時,沒有涉及過這一行的人做起來,確實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一聽就怕,畏難情緒充滿思想,於是關上了站樁立禪的大門。

有個小姐妹,發朋友圈一視頻,分享平板支撐的體會。她是一名歌手,說自己邊練支撐邊唱歌,比平時硬支撐增長了數分鐘。

站樁:強身健體驅病

(平板支撐)

還記得我當初看到的,一位師傅教人站樁,說可以邊看電視邊站樁。

即使那些決志站樁,強身健體驅病的,剛開始,一本正經暗示自己要站樁了,於是找個安靜地方,按照各種各樣的要領去站,將注意力全部關注在站樁上,於是痠麻脹痛格外活躍,要不了幾分鐘,敗下陣來。結果可想而知。

而在開始的階段,雙手一撐,看電視,或聽音樂聽故事書什麼的,心理不專注不再暗示自己正在做什麼的,注意力轉移了,不知不覺時間過去了,功力卻無意之中增長了。這種看電視聽音樂站樁的方法,就是柺杖說。

其實,立志站樁的人,當你看電視時,站著看也是看,坐著看也是看,為何不選擇站著看呢?站總比坐要好。尤其是當下。

等過一段時間,來到一處鳥語花香的勝地,再去站樁。站樁的天地,別開洞天。時間也能站得長了,更重要的是有一種氣韻神動的,飄飄欲仙的舒適。這種感覺在看電視聽音樂也有過,但從來沒有這麼如此強烈過。這時候,自然不需要什麼柺杖了。

第一次站三小時,我是在看電視劇中度過的,第二天就去後花園了。如果第一次就在後花園,不一定能堅持得住,即使堅持了,也會經歷非常難受的一環。

前人可能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並不意味著後人不可以去實踐。說實在的,前人那個時期,還沒有看電視聽音樂的條件。

能舒舒服服進入站樁的天地,何苦而不為呢。繼承前人的東西,也可以發揚前人沒有經歷過的經驗和體會。

無需給自己各種各樣的枷鎖,理論需要實踐的認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站樁:強身健體驅病

(李照山站渾元樁)

編後語:閒人一枚先生習武站樁多年,感悟頗深,寫下很多難能可貴的筆記。該筆記以“柺杖說”為比喻,提示站樁者不要過於執著,開始時先借助於柺杖走路,有所樂趣或收效後,再扔掉柺杖來走。李照山先生多次指出:站樁的目的在於培養鍛鍊內氣,原則要求為舒適自然,這樣人就相對放鬆和入靜,有利於培養鍛鍊內氣。如果進入了舒適自然的狀態,一切不必管它。所謂不必管它就是想看電視就看電視,想聽音樂就聽音樂。這個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就是無形的柺杖。兩種觀點不謀而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