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智庫:中國要警惕未來可能出現能源危機

安邦智庫:中國要警惕未來可能出現能源危機

美國限制伊朗石油出口的背後

在全球資本市場愈發不明朗的今天,國際油價受避險效應推動出現上漲,紐交所期油的最新油價已超過73.5美元/桶。從目前的石油供需形勢和地緣政治形勢來看,未來以國際油價為代表的能源價格,可能會出現繼續上漲。

美銀美林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如果伊朗原油出口降低至零,而且沙特無法同時增產,則可能讓油價走高50美元至120美元/桶的高位。石油市場幾乎沒有信心可以輕易取代伊朗的產量,因為沙特的日產量從未超過1060萬桶。

國際油價近期上漲,與地緣政治形勢有較大的影響。最大的市場擔憂來自於美國對伊朗石油出口的限制。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前決定放棄2015年伊朗核協議並恢復對伊朗經濟的制裁,這引發了地緣政治風險並推動了油價上漲。

不久前,美國國務院透露,正在推動盟國在今年11月4日之前切斷所有伊朗原油進口,推動伊朗石油出口降至“零”。摩根士丹利歐洲石油和天然氣股票研究主管Martijn Rats表示,特朗普政府在今年5月恢復對伊朗的制裁,“未來伊朗石油供應的下行風險迅速增加”。摩根士丹利預計,伊朗原油2019年減少70萬桶/日。

在特朗普和美國的威脅之下,各國開始大減伊朗石油進口,就連印度這一伊朗的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也準備大幅度削減進口,因為這些企業和國家擔心,如果繼續進口伊朗石油,它們將無法進入美國和美元的銀行體系,這也是美國敢於頻頻制裁他國的原因之一。

對於美國的制裁,伊朗暗示,如果美國將伊朗石油出口徹底壓制,伊朗將利用自身在霍爾木茲海峽的地位,阻止其他中東國家向世界運送其石油。由於缺乏美元和歐元,伊朗正在研究恢復以原油換取貨物的計劃,比如以農產品和醫療設備來換取其原油。

美國限制伊朗的石油出口,並不完全是與政治有關,而是與經濟利益有重大關係。正如安邦諮詢(ANBOUND)研究團隊此前指出,在美國成為石油出口國之後,全球石油格局將會出現重大變化。

首先,中東國家對美國的地緣戰略意義將出現重大變化,從過去保障美國石油安全的戰略盟友,變成了石油市場上的競爭對手。

其次,美國對國際油價的“需求”與過去發生了變化。過去作為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和消費國,美國希望油價不要太高;現在作為石油出口國,美國則不希望油價過低。

基於此,安邦高級研究員賀軍多次建議,中國應與美國建立石油貿易伙伴關係,這樣既能得到穩定安全的石油供應,也能減少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順差。

美俄在石油領域的共同利益增強

在已成為安邦研究文化一部分的內部研討中,安邦首席研究員陳功指出了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美國與俄羅斯在國際石油市場的“合作”。在俄羅斯世界盃結束之後,特朗普將參加北約峰會,並且與普京見面舉行兩國峰會。

一方面,特朗普對北約盟友咄咄逼人:“我要告訴北約組織,你們最好開始付自己的賬單。他們(歐洲)在貿易上佔我們便宜、在其他事情上也是,現在還用北約組織佔我們便宜。”

另一方面,特朗普在同一場合幫普京辯護,說他人還不錯。雖然特朗普政府對俄羅斯實施了經濟制裁,但特朗普本人一直避免批評普京。種種做法都使得歐洲盟國與部分親信擔心,特朗普對於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與持續插手烏克蘭局勢等議題,是否將對普京做出讓步。

現在,美國與俄羅斯在石油領域的共同利益在顯著增強。如果維持較高的油價,對於俄羅斯和美國都有好處。如果美國與俄羅斯圍繞石油進行某種利益交換(比如克里米亞問題),對於國際石油市場和國際油價將會有重大影響。陳功指出,隨著對伊朗的制裁漸漸奏效,普京與特朗普的會面,在結局上也相當值得關注。

需警惕可能出現的能源危機

國際油價上漲對中國來說,意味著一種可能的情景——能源價格將會如同脫韁野馬一般持續上升,甚至不排除能源價格出現大幅上漲。對於中國來說,這也許是一場壓力不小的能源危機。

能源價格上漲已經對國內市場在施加影響。我們注意到,國內成品油價格將會上調,幅度為270元/噸。在今年早些時候,國內汽柴油價格已有過兩次幅度較大的上調,4月26日,汽油每噸上調255元,柴油上調245元;5月25日,汽油每噸上調260元,柴油上調250元。天然氣價格也將上漲,比如北京市,自7月10日起,將居民用氣價格每立方米上調0.35元。

要指出的是,能源價格持續上漲,可能會使國內企業和個人消費者將承受更高的能源成本(生產成本和消費成本),這些壓力可能會形成一場能源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