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探春:巾幗不讓鬚眉的清初政治家

賈探春,《紅樓夢》金陵十二釵之一,排在元春、迎春之後,賈府稱之為三姑娘。她是“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采精華,見之忘俗”的精緻貴族青春,自幼受到極好的教育,工詩善書,趣味高雅,曾發起建立海棠詩社;她精明能幹,富有心機,能決斷,有“玫瑰花”之諢名,連王夫人和鳳姐都忌憚她幾分;她有經世致用之才,曾奉王夫人之命代鳳姐理家;她力主推動大觀園改革,是《紅樓夢》眾女兒唯一具有雄才偉略的改革家。作者刻意將真事隱去用春秋筆法塑造的探春,在她背後隱藏著從大觀園走出的一位真實的大清公主----固倫恪靖公主。

固倫恪靖公主,康熙帝第六女,序齒為四公主。十九歲時嫁給蒙古喀爾喀部郡王敦多布多爾濟, 28歲時受封為和碩恪靖公主, 46歲時晉固倫恪靖公主。雍正十三年去世,時年五十七歲。探春就是她在《紅樓夢》中的影子:

1、第3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子興道“便是賈府中,現有的三個亦不錯。。。三小姐是政老爹之庶出,名探春。”探春排名第三,被稱為三小姐。固倫恪靖公主在康熙所有公主中排名第四。前三個姐姐分別是固倫純禧公主、固倫榮憲公主和和碩端靜公主。根據檔案記載,大公主固倫純禧公主是康熙的養女,固倫恪靖公主其實是康熙的第三女,生母貴人郭絡羅氏,即小說所稱為庶出。

2、第63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賈寶玉過生日眾女兒在怡紅院會聚喝酒唱曲,探春抽到的花名簽上寫著“瑤池仙品”四字,詩云:“日邊紅杏倚雲栽”。注云:“得此籤者,必得貴婿。。。”眾人議論說:“我們家已有了王妃,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成?”眾人打趣賈探春在將來是要做王妃的,這個細節準確刻畫出了探春原型的身份。據歷史記載,固倫恪靖公主的夫君正是就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部第3代土謝圖汗---敦多布多爾濟。喀爾喀蒙古也即當時的漠北蒙古(外蒙古)。喀爾喀蒙古最初是相對獨立的蒙古支系,部族首領保存了“汗王”的稱號,所以大觀園眾女兒議論探索春也是王妃完全是有道理的。

3、第51回,“薛小妹新編懷古詩”之七 “青冢懷古”,“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撥盡曲中愁。漢家制度誠堪嘆,樗櫟應慚萬古羞。” 第55回,“辱親女愚妾爭閒氣”,探春笑道:“。。。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業,那時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兒家。。。如今因看重我,才叫我照管家務。”此正是以王昭君出塞的故事比附探春遠嫁的事實和高遠志向,其才能、見識均在諸姊妹之上,暗伏她將來遠嫁絕無依戀,必能相夫理家。而固倫恪靖公主遠嫁到漠北蒙古,公主的府邸就在歸化城(今天的呼和浩特市郊),為國家統一做出了貢獻。

4、第56回,“敏探春興利除宿弊”中,探春杜撰了《姬子》理論興利除弊,推行改革,把大觀園管理得井井有條,充分展示了自己傑出的管理才華。而固倫恪靖公主才華橫溢極有手腕,她權傾漠南、漠北蒙古,參與喀爾喀部管理事務,真正的加入了政治決策中。經她手親自制定了《喀爾喀三旗大法規》,行使了大清王朝在蒙古的監國權利。固倫恪靖公主最大的歷史功績是維護了祖國的統一,安撫了邊疆各部,使邊疆得到了鞏固。

5、第5回,“遊幻境指迷十二釵”

正冊判詞“畫著兩個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紅樓夢曲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以及後續故事情節,都暗喻了探春遠嫁海疆的結局。實際上,歷史上的固倫恪靖公主也被尊稱為“海蚌公主”。 “海蚌”是滿語“參謀”、“議事”之意,“海蚌公主”的稱號是對公主能力的稱頌。《紅樓夢》中探春遠嫁海疆,其實隱喻的正是“海蚌公主”!

固倫恪靖公主下嫁後,喀爾喀諸部齊心協力將矛頭指向分裂勢力噶爾丹。喀爾喀三部全體內附,構成了清朝大一統的版圖。《公主府志》對恪靖公主有很高的評價:“外蒙古二百餘年,潛心內附者,亦此公主。”

以上就是歷史長河中的探春---巾幗不讓鬚眉的清初政治家----固倫恪靖公主的精彩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