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自然》|獨具童趣的生活美學,身邊的自然驚奇

好书推荐《自然》|独具童趣的生活美学,身边的自然惊奇

“倘若我對仙女有影響力,我會懇求她賜予世界上每個孩子驚奇之心,而且終其一生都無法被摧毀,能夠永遠有效地對抗以後歲月中的倦怠和幻滅,擺脫一切虛偽的表象,不至於遠離我們內心的力量源泉。”

——自然文學作家雷切爾·卡森

好书推荐《自然》|独具童趣的生活美学,身边的自然惊奇

《自然》的作者凱·馬奎爾,彷彿就是受了仙女的點撥、始終保有一顆孩童驚奇之心的藝術家。

《自然》,如自然仙女的細語,詮釋發現之美:8個場景(花園、菜園、樹林、農場、田地、池塘、果園、街道)、一年四季12個月份、600種小生命,將自然觀、哲學觀、教育觀融入詩一樣的文字和寧靜恬淡的圖畫之中 。

現在,讓我們帶著這本精美的自然繪本,這本魔法之書,一起尋找家門口的驚奇。

好书推荐《自然》|独具童趣的生活美学,身边的自然惊奇

1

自然筆記的範本

這是一本科學書,同時融合了美學、哲學和文學。樸素、溫馨、寫實又詩意盎然。例如描寫春天的樹林:“樹木甦醒了,枝葉尚顯稀疏,陽光就從枝丫間傾瀉而下,給了花兒最需要的溫暖。”而冬天是另外一幅場景,“冬霜彷彿在大地上作做畫,禿枝上懸著晶瑩的冰柱,” “冬天的果園,大雪紛飛,大樹依然堅定地站在那裡,在雪白的大地上投下黑色的剪影。”文字乾淨,帶有自然韻律之美。 繪畫呢,寫實又精緻,連小螞蟻每一隻的形態、顏色都不一樣,有黑色、有褐色,細緻而逼真。

好书推荐《自然》|独具童趣的生活美学,身边的自然惊奇

文字和繪畫不是炫耀技巧,而是傳達作者的感受自然的溫柔之心。例如,夏天菜園一章,選擇了小胡瓜、豆莢、草莓,這些都是很常見的作物,作者細緻地寫道:拔胡蘿蔔的時候,感受一下“葉子下面蘿蔔硬硬的小腦袋”。

好书推荐《自然》|独具童趣的生活美学,身边的自然惊奇

當你懷著一顆驚奇之心去看待家門口一花一草,就會像《自然》的作者一樣,感受到平常之景無言而有大美,熠熠生輝。

2

啟動五感,全方位的感受自然

《自然》是一本繪本,視覺效果不用說了。同一場景,四季的顏色都極為不同,僅僅是秋天的花園,就有黑色、褐色、黃色、紅色、黃褐色,層次分明,自然有序,完全沒有雜亂的感覺。池塘春天是清透的,而到了秋天,“水生植物逐漸枯萎,池塘,湖水就像潑了墨汁一樣不再清澈明麗”。

好书推荐《自然》|独具童趣的生活美学,身边的自然惊奇

作者還用文字提醒我們傾聽天籟。平時城市裡,我們聽到的喧囂實在是太多了,“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能靜心分辨出自然的聲音並享受,是很不容易的。例如,春天的花園,作者描述了各種鳥的歌聲,其中知更鳥、畫眉鳥是每天最先開嗓的領唱者。夏天的花園,閉上眼睛仔細聽,蜜蜂嗡嗡,小鳥唱歌,除草機哄哄。秋天的果園,蘋果、桃子、梨子,“砰砰砰”掉在地上。走在秋天的人行道上,踩在枯葉上,會聽到“哧哧咔咔”的聲音。冬天漫步在樹林,能聽到的唯一的聲音就是腳踩在冰霜上的聲音。

味覺、嗅覺:走在春天的樹林,停下腳步聞一聞,有沒有聞到濃濃的野蒜的味道?夏天的花園,趴在地上近距離感受一下薰衣草散發出的甜美的芳香。秋天,果園裡紅寶石一般的櫻桃,散發出撲鼻的香味。而菜園裡的一些蔬菜,被霜親吻了以後,會更加香甜可口。你還可以動手留住味道,秋天收穫的水果蔬菜,洗一洗,切一切、煮一煮,泡菜和果醬就做好了。

好书推荐《自然》|独具童趣的生活美学,身边的自然惊奇

3

認識日常之美

很多人都認識到城市化對兒童身心成長的不利,但是他們理解的迴歸自然往往是去遠方。其實驚奇並不是都在遠方,就在你的身邊,就在你的家門口,保持一顆驚奇之心,就能發現自然的奇蹟。

例如在菜園裡,沿著樹葉上留下的洞和黏滑的足跡,你可以找到鼻涕蟲和蝸牛。

我最喜歡《自然》一書描寫街道的四季:春天,小鳥在水池裡找水喝。夏天,人行道和牆角的縫隙,長出了醉魚草屬植物的紫色花和石楠屬植物的粉色花。路燈亮了,蛾子在路燈下飛舞。秋天,走在人行道,踩到堅果和種子,發出嘎吱的聲音。冬天,喳喳叫的知更鳥在路燈旁,在夜晚唱歌。

好书推荐《自然》|独具童趣的生活美学,身边的自然惊奇

看了這本書,我和孩子有意識地觀察我們的身旁。在北京,我們可以留意到本地的植物有狗尾巴草、藍色的二月蘭、黃色的蒲公英。院子裡,最常見的動物有灰色的麻雀,黑烏鴉和藍尾巴的喜鵲,還有刺蝟和貓頭鷹呢。 最驚奇的是,我和孩子留意到了樓下小花園有一個小小的灑水噴頭,清晨,野貓和喜鵲、麻雀依次去喝水。好像很有默契,一隻鳥在噴水池喝水,其他鳥就在電線上排隊,井然有序。

這些聲音很特別嗎?沒有。

這些花草樹木的味道很奇怪嗎?沒有。

為什麼我們平時聽不到聞不到呢?

因為你沒有調動你的感官,沒有打開你的心靈,沒有去擁抱自然精靈,哪怕它就在我們家門口,從未遠離。

4

教育就是生活

閱讀繪本《自然》,我不由自主想到杜威的教育觀念: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

杜威認為“教育是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將來生活的準備”,他把教育與生活、生長與發展視為同一意義的概念,學校、家庭和社會,各種場合的教育實質上進行的是不同形式的生活。“不通過各種生活形式或者不通過那些本身就值得生活形式來實現的教育,對於真正的現實總是貧乏的代替物,結果只會形成呆板而死氣沉沉的教育。” 我們家門口的一草一木,就是自然的生活體驗,就是最好的科學和美學的教育。

杜威還提出“生長”是生物的根本特徵。不僅兒童在生長,就是成人也在不斷生長。“生長”是教育的目的,也是人生的目的。四季更迭,萬象更新,人也在自然中成長。“生活就是發展,而不斷髮展,不斷生長,就是生活。”

綜上所述,《自然》是一本可以順著從頭到尾看的書,也可以從任意一章開始閱讀的書。你可以根據你自己身處的地點和時間,從任何一章開始,每一章都會給你不同的觸動,就好像在大自然中你不知道會和哪一朵花哪一片葉子不期而遇。

再好的樹葉不總能轉變成這片天空的風向變化和光影移動。所以,最好,你在閱讀完一章後,能到戶外走走,你就更可能遇到屬於你的驚奇時刻。

好书推荐《自然》|独具童趣的生活美学,身边的自然惊奇

書中還有精美明信片和填色書贈送

有獎活動

轉發此文並在本文留言,說說你與孩子共度的親子閱讀時光。我將從留言中選取1名讀者,贈送洛倫茲系列繪本《自然》。

活動時間:即日起到8月31日。獲獎人員會在公眾號信息中公佈,請關注信息。

回覆“ 目錄”

獲取所有精華文章目錄索引

好书推荐《自然》|独具童趣的生活美学,身边的自然惊奇

席小艾種帥小菜

將自然教育融入生活美學

將共建參與融入景觀設計

都市農業 | 自然教育 | 創意園藝 | 景觀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