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丨“城市们,请为国家的魔幻事业出一分力”

本文转载自九行(jiuxing_neweekly),作者:早夏,欢迎您关

注他们!

趣读丨“城市们,请为国家的魔幻事业出一分力”

古老的东方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我们将之成为中国式魔幻。

有些城市的魔幻是老天赏饭吃,光靠地理地势就已经赢在终点线。有些城市则是依靠后天的历史机遇,有些则借着曾经的半殖民风貌杂糅出了新东方魔幻。

还有些省城则是先天不足、后天没辙,但是凭借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修炼了一股魔幻品味,强行给城市装了一把魔幻之都……无论从何处发力,他们都为了正当中国魔幻代表,浑身解数。

今天老艺术家就要来谈谈,要论中国魔幻之都,你们pick哪家?

趣读丨“城市们,请为国家的魔幻事业出一分力”
趣读丨“城市们,请为国家的魔幻事业出一分力”

若干年后重庆要立新界碑,上面应该会这样写,“欢迎来到异次元世界”。

在重庆,山上有马路,马路上有高楼,马路下还有民居,从八楼开过的不一定是2路汽车,还有可能是重庆轻轨。

你可以在城市地图中轻易地找到跑跑卡丁车的波浪漂移赛道,720度双层旋转过山车的融侨半岛立交桥,全长112米的皇冠大扶梯,倾斜度30度,全程运行2分30秒——在重庆,你用相当于一站地铁的时间,上了三十层楼的坡。

趣读丨“城市们,请为国家的魔幻事业出一分力”

我看不见城市的尽头,我也看不见扶梯的尽头 图/搜狐

整个重庆就像是一个被剖开的巨大山体,可以清晰地看见从山顶至山底形形色色的生活状态。

在这里,各种奇葩交通工具竞自由。轻轨司机可以和公交司机一起同桥竞技,公交车自带缆车爬坡功能,就连电梯都可以当成交通工具来使用,往上十层通往上半城大厦,往下八层通往山腰马路牙子。

在重庆开车,立交桥分分钟教会你什么叫做有去无回。黄桷湾立交,上下5层、15个匝道、30多个出口,走错一个匝道,就是重庆一日游。重庆还是一个让百度地图毫无用武之地的3D立体城市。明明已经站在同一个经纬线坐标,但左看右看就是找不到对的人。

趣读丨“城市们,请为国家的魔幻事业出一分力”

保证让你进得来出不去的黄桷湾立交 图/头条热文

在重庆,信地图不如信直觉,至少直觉不会让你“从起点东北方向出发,走210米,(跳楼后)到达终点”。

对于地理不好的人而言,重庆就是一个鲜活的地理实践教学最佳现场。驴友用血泪经验告诉你,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到底差了多少单二维空间里的滴滴快车。

趣读丨“城市们,请为国家的魔幻事业出一分力”趣读丨“城市们,请为国家的魔幻事业出一分力”

有人吐槽去帝都就像是误入了城乡结合部,这话也就只有魔性的魔都人说出来才不会被打。资本主义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给上海蒙上了魔幻又洋气的迷雾。所以连日本动画《中华一番》都将上海称为“魔都”。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作家迟冢丽水入沪,刚入港口就被上海的满地繁华惊叹,内心的弹幕简直是用倍速来播放的——“以港口为首、上海市内商业区建筑物之雄伟,唯有将东京所有外观壮丽的建筑物如三越、松屋、松坂屋、第一相互、丸大厦等集中于一处,方可与之相比”——处处都透露着精致洋气,简直甩了明治维新后东京八条街。

趣读丨“城市们,请为国家的魔幻事业出一分力”

华灯初上的上海外滩 图/携程slowlywind

一边是租界里的盛世繁华,一边是租界外的殖民苦相。这种对比强烈而又迷幻醉人的色彩,继承于上世纪半殖民地风貌下,因租界设立而被划分出来的“两个性质不同的空间”相互渗透、冲突的结果,就像是魔都与魔窟的杂糅体。

趣读丨“城市们,请为国家的魔幻事业出一分力”

在上海法租界中细数历史的尘埃 图/搜狐

现在网友调侃上海之所以被称为魔都,大多是因为它总是能够在台风登陆之前自动生成魔法结界,十个台风,九个都是环沪旅行。但最近魔都人民引以为傲的结界好像失效了?因为,“安比”刮进来了。

趣读丨“城市们,请为国家的魔幻事业出一分力”趣读丨“城市们,请为国家的魔幻事业出一分力”

如果北京的城市滤镜是故宫红、大院风,上海的城市滤镜是现代蓝、民国风,那香港的城市滤镜则是一个24小时运营的赛博朋克永动滤镜。

有杂志总结最具都会特色的十大元素,霓虹灯、天际线和CBD位列前三。霓虹灯见证着市井流行的变迁,天际线和CBD是支撑城市魔幻色彩的脊梁。这三者,香港皆有。

趣读丨“城市们,请为国家的魔幻事业出一分力”

霓虹灯交汇成香港城市的底色 图/搜狐

香港的赛博朋克风魅力,一边是中环华丽现代的天际线,另一边是旺角庙街拥挤混乱的夜市霓虹。倘若再下点雨,就组成了一个眼花缭乱、稍有不慎就会跌足的、亦幻亦真的未来世界,给人一种悖于常理、却异常和谐的美感。《银翼杀手》、《云图》、《环太平洋》、《攻壳机动队》皆将香港的后现代魔幻一步一步升级。

趣读丨“城市们,请为国家的魔幻事业出一分力”

面向维多利亚港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 图/www.tzfdc.com

不夸张的说,霓虹招牌甚至可以被视作香港谷歌地图的前身。有招牌的地方就有商铺,有商铺的地方就有人流。你甚至可以通过霓虹灯的风格,轻易地辨别中环、旺角、尖沙咀,勾画出一幅完整的香港霓虹地图。

霓虹灯上红、黄、蓝、绿、淡粉、淡蓝的色彩和它们散发出来的光晕,就像是这个城市分裂出的不同人格,随时准备下一幕就要推翻这个时代。

趣读丨“城市们,请为国家的魔幻事业出一分力”趣读丨“城市们,请为国家的魔幻事业出一分力”

河北,一个连想黑都无处造梗的省份,透明程度跟水母不相上下。但最近奋起直追,坚定一个魔幻方针不动摇,终于用标志性的土味审美,亮瞎全国人民的眼睛。

《杀死那个石家庄人》只是开启魔幻河北知名度的前菜。是曾经的重工业城市石家庄,在经历时代变迁的转型阵痛中发出的嘶吼。而“一个拥有元首(希特勒)的省份”的调侃就是河北省西化之路的魔幻配汤——火遍微博的恶搞视频《元首的愤怒》里头,希特勒一句德文台词,听起来非常像“我到河北省来”。

趣读丨“城市们,请为国家的魔幻事业出一分力”

但河北的魔幻主菜,还得数当地的魔幻建筑——比如位于河北廊坊的“福禄寿”天子大酒店,石家庄鹿泉洞沟村的狮身人面像……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河北人民不敢造的。

在制造“奇观”方面,河北人有着执着的信念和疯狂的想象力。这里有全世界执行力最高的建筑工人,不论设计稿审美有多么突破土味下限,奇葩到不可思议,他们都能够秉持着自己的职业操守,完美地还原建筑师内心的魔幻乌托邦。

趣读丨“城市们,请为国家的魔幻事业出一分力”趣读丨“城市们,请为国家的魔幻事业出一分力”

河北:在土味造诣上,我们是认真的 图/网易新闻、突袭网

闻名全国的易县奶奶庙绝不是河北人民对神的不敬,恰恰是因为河北是一个极其包容的城市,尤其是对信仰的包容。于包容中带着三分马克思辩证哲学观的随意,于随意间又透露出七分对香客信仰的真诚理解。这就是河北的魔幻来源了。

趣读丨“城市们,请为国家的魔幻事业出一分力”趣读丨“城市们,请为国家的魔幻事业出一分力”

都说中华土味在河北,安徽不服。 安徽足够与河北battle100个回合。

俗话说,每一个省份的地方台,都难免会有一些骚操作。比如说,格外关心男性健康和不孕不育的山东台,专注调节家长里短、极品亲戚的湖北台,坚定一首红歌不动摇的重庆台。安徽台的风格相比其他省份则显得沉稳许多,他们喜欢专注原创、专注自制、专注国际元素本土化。

于是乎,造就钟爱混搭风的安徽。电视里头明明是小兵张嘎,却偏偏喜欢cos巴啦啦小魔仙。

安徽的魔幻建筑,也分分钟可以和河北比一比。虽然魔幻之称还没宣扬出去,却已经在暗中发力,只待时机了。

安徽耗资几十亿,要在县城建造“中国魔幻之都”,复盘“封神演义”主题公园。

趣读丨“城市们,请为国家的魔幻事业出一分力”

临泉封神魔幻乐园:总有一款适合你 图/搜狐

这个封神榜奇观,将集上香拜佛、参禅问道和家庭娱乐、景观休闲于一身,将封神传奇与周秦文化进行杂糅式的捆绑宣传。迪士尼有的米老鼠唐老鸭跳楼机蹦蹦车它也有,迪士尼没有的周秦遗址、封神乐园、都市农场它还有。一个乐园,六种功能,三代同游,每一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为自己量身打造的休闲项目。四代同堂,就是如此简单。

安徽省还格外地热衷于国际元素的本土化落地。比如,他们在去年打造的徽派大型儿童魔幻巨制电视剧《奇幻仙踪》,简称巴啦啦小魔仙亳州山水历险记之真人版,寓西方魔幻于东方山水中,堪称是极富本土文化特色的魔幻主义派系写实中国风了。

趣读丨“城市们,请为国家的魔幻事业出一分力”

奇幻仙踪:当魔幻碰上中华土味 图/人民网

中国的魔幻之都老艺术家就暂时盘点到这。而至于谁才是魔幻C位,由各位创始人来决定。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