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藍車」遭破壞變「私享」 市民應共同營造文明便捷「共享」

小藍車”遭破壞變“私享” 市民應共同營造文明便捷“共享”

小藍車”遭破壞變“私享” 市民應共同營造文明便捷“共享”

今年4月底,“小藍車”哈羅單車出現在呼和浩特市的大街小巷,給人們出行帶來極大的便利。然而,一些素質低下者卻把魔手伸向了“小藍車”,有的車子二維碼被惡意撕毀塗抹,有的加了“私家鎖”,大多數市民對這樣的不文明行為深惡痛絕,呼籲相關部門加強管理,讓共享單車能更好地實現“共享”。

前幾天,家住呼和浩特市賽罕區秋實第一城的榮女士掃碼開啟了一輛“小藍車”,可發現根本推不動,再一看,車子的鏈條被一把家用鎖頭和車身鎖上了,根本沒法騎行,顯然這是有人為了自己使用方便故意加了把鎖。說起“小藍車”被破壞的事,家住祖光小區的鄭女士也是氣憤不已,“有一天我想騎‘小藍車’出行,沒想到在小區門口停著的三輛單車的二維碼都被破壞了,有一輛還把原來的鎖子破壞了,換上了自己的鎖,真是太過分了。”

那麼這些被破壞的“小藍車”是否還能重新流通使用,管理方針對這種現象有沒有應對措施?

據內蒙古小藍車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哈羅單車在呼和浩特市一共投放了23000輛,每輛車子的造價將近一千元,目前這一投放數量已向市政府報備,政府已審批通過。呼和浩特市地區的破損程度與其他城市相比較為輕微,針對在全國範圍普遍存在的這一惡習,目前該公司已出臺相關懲治措施,上線信用積分獎懲制度,如果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發生亂停亂放等日常不文明騎行行為,會被扣減相應信用分,並有可能影響用戶騎行的資費甚至免押資格的獲取。對於涉嫌破壞、私佔共享單車的用戶,哈羅單車會首先通過短信、APP推送等方式多次提醒、警告,期間用戶可隨時與哈羅單車溝通、反饋真實情況。對於確認涉及並在提醒後情況有所改善的用戶,將從輕處理;而依然沒有改善行為的用戶將受到30天封號、永久封號甚至刑事追責等不同程度的懲罰。

為了不影響市民出行,哈羅管理公司會將受損車輛運到呼和浩特市回民區金海工業園區附近庫房進行維修,重新貼上二維碼投入使用。公司希望熱心市民在發現受損車輛後,能及時通過支付寶及哈羅單車APP與客服人員取得聯繫。目前哈羅單車雖沒有設立市民舉報獎勵,但不久後有可能會出臺相應獎勵機制,支持、鼓勵熱心市民監督舉報。

內蒙古小藍車負責人:下一步他們將會同相關部門、公益組織以及企事業單位聯合舉辦一些活動,廣泛宣傳文明用車理念。並呼籲用戶除了要做到不破壞共享單車,還要自覺文明用車,遵守交通法規,堅決摒棄各種不良行為;騎行結束後應按照規定將共享單車停放在指定的停車線內,或者在停車棚內、道路兩旁有序停放,不佔用盲道、綠地、消防通道等公共區域;不將共享單車停放在封閉式小區、辦公樓、停車場、車庫等封閉區域,以便於其他用戶使用,全社會共同營造和諧文明的“共享”便捷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