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說釣魚:釣魚易出現的七個差錯,你中過嗎——差錯第5~7

本文是上篇《吳說釣魚:釣魚易出現的七個差錯,你中過嗎——差錯第1~4》的續篇。

吳說釣魚:釣魚易出現的七個差錯,你中過嗎——差錯第5~7

(五)在窩上用大力氣剎魚

釣海竿、釣磯竿用大力氣剎魚,是比較常用的做法,線長鉤遠,沒有什麼不而打窩釣魚在窩上用大力氣剎魚,是不正常的做法,常常會造成驚魚散窩的後果。

打窩釣魚常有這樣的事情,只要一見浮漂抖動,便使用大力氣揚竿剎魚。這種剎魚動作,會有兩種結果出現:一種是魚鉤掛中了魚嘴,一種是魚鉤沒有掛中魚嘴。

掛中了魚嘴,會拉翻魚的白色肚皮,讓其他魚受到驚嚇。

沒有掛中魚嘴,釣餌會飛快地穿過水區離開水面,水內會留下一串水花驚魚,釣餌飛上天空可能掛在樹枝電線上。頃刻間鬧出不必要的麻煩,弄得什麼魚也釣不下去。

出現大力氣在窩上剎魚的動作,是釣魚情緒過於緊張,思想高度集中造成的。

總認為咬鉤的一定是大魚,揚竿剎魚寧重勿輕,擔心鉤子掛不住魚口跑魚,才使出有多大力氣用多大力氣這一招,這樣做是對用手竿打窩釣魚的剎魚技巧認識不足造成的。

其實,用手竿打離釣魚,有重剎、輕剎、拉剎、點剎等多種剎魚方法,其中用拉剎剎魚是比較穩妥的做法。拉剎的力度是連續的,剎魚過程中是可以加力的,既能剎小魚也能剎大魚,發現是大魚,拉剎可以改為加剎,進一步讓魚鉤刺進魚嘴,大魚難逃。拉剎的釣餌是受竿尖控制的,它不會迅速飛出水面而出現其他麻煩。值得注意的是:用手竿打窩釣魚,一定要控制好剎竿的力度,讓釣餌不跳出水面的做法,更有利於控魚遛魚,萬無一失。

吳說釣魚:釣魚易出現的七個差錯,你中過嗎——差錯第5~7

(六)在窩上遙大魚

在窩上遙大魚的現象是相當普遍的,造成驚魚散窩的後果也是相當明顯的。仔細分析,雖不完全是主觀行為,仍然屬操作上有問題之列,是需要討論的。

構成在窩上遙大魚的原因有兩個方面:

第一是心理準備不足,釣小魚沒有想到會碰上大魚,手忙腳亂中只得在窩上應戰搏擊。

第二是不熟悉控魚引魚的方法,沒有辦法控制大魚的衝擊,失去了主動權,任其在窩上亂撞。

事實上,在窩上遙大魚是絕對不允許的,一定要意識到,不論什麼情況,必須想盡一切辦法避免在窩上遙大魚。

下面介紹如何防止窩上遙大魚的做法:

揚竿剎魚之後,根據手感判定確認是大魚時,在立即錨住釣竿的同時,必須馬上站起身來,迅速打開漁輪保險,立即用手控制漁輪轉動,做好收放線的準備,但不要急於強行拉魚回走,而是根據魚的遊動方向,順勢讓竿,必要時應緊竿放線。

再將魚從一側拉出離區,如果拉不動,就應錨竿相持不動,如果拉動了,人應立即起身,儘快走向一側,牽引大魚從窩區游出。

無論是收放線遙魚,還是交叉來回8字遙魚,都應遠離窩區5米以上的水域進行,而且儘量不要弄得水聲四起,太響太鬧。在窩外遙完大魚之後,應仔細觀察窩上的魚泡情況,判斷是否驚魚散窩,必要時應補窩誘魚。

吳說釣魚:釣魚易出現的七個差錯,你中過嗎——差錯第5~7

(七)丟投大餌補窩

補窩是打窩釣魚的一種重要手段,補窩得當,窩上的魚會越來越多。補離不得當,容易出現驚魚散窩,變成無魚可釣,丟投大餌補窩,是比較常見的錯誤,需要糾正。

出現丟投大餌補窩(用大塊餌、大子餌等餌補窩)的做法,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為圖方便省事又覺得打窩麻煩,抓起大餌往水裡一丟了事。

二是對大餌丟入水中會造成異常認識不足,甚至認為丟大餌補窩沒有什麼不對,沒有什麼不好。

事實上,用大餌補窩造成的廢窩事件屢見不鮮,常常突然發生。通常是在用大餌補窩之前,窩點位是能正常釣魚的(多數補窩是為了延長釣時),一旦用大餌補窩之後,窩上沒有魚了,無論用什麼釣餌,魚不再咬鉤了,有時通過重新打窩,可以誘魚回來,有時無論怎麼努力,都是徒勞的,只能浪費時間。一丟之誤,後果嚴重。

吳說釣魚:釣魚易出現的七個差錯,你中過嗎——差錯第5~7

正確的補離方法有如下幾點:

1.一定要想辦法將大塊餌或大團餌弄碎、弄成小塊,完了應用打窩器水面翻轉補窩,一次不宜太多,不要怕麻煩,而且動作要輕,防止打窩器突然斷線,滑線翻餌等意外發生,造成驚魚。

2.將軟餌(膨化餌、灰面豆粉餌等)捏在鉤墜上補窩,最好在入水一半時抖落,不要讓形餌從上至下進入底層驚魚。

本文內容或圖片如涉及版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