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遇見楊過,是郭襄的宿命。如果說“風陵夜話”時郭襄對楊過是好奇與崇拜居多的話,那麼在萬獸山莊,她用第一根金針讓楊過摘下面具,眼前出現一張“清癯俊秀,劍眉入鬢,鳳眼生威,只是形容蒼白憔悴”的臉孔時,她這一生都無法將這個男子從心底抹去了。這一刻,常讓我想起《大明宮詞》中小太平公主初見薛紹時的情景,當太平揭去薛紹的崑崙奴面具時,對於她,是幸福的開始,也是宿命的起點。

有的人,終其一生,可能都遇不到真正愛的那一個,有的人,即使遇到,也是枉然。楊過之於郭襄,是塵世間最遙遠的距離,郭襄生命中所有愛的煙花,全部在十六歲這年綻放,絢爛、奪目,獨自美麗。絕情谷為救楊過那驚心動魄的決然一躍,已耗盡了郭襄所有關於愛的心力,幾年後,當她遇到了“崑崙三聖”何足道,遇到這個對她唱出《蒹葭》的出塵英才時,終究還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一直為何足道惋惜,這本是個在我看來還算配得過襄兒的男子,可惜,套用《白馬嘯西風》李文秀那句著名的語錄“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我偏偏不喜歡。”。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忘記是哪本書說過,“為愛而愛,是神。”灑脫如郭襄,自始至終都在為愛而愛,把自己維持的很好,只希望楊過快樂、幸福,縱然痛徹心肺,卻也無怨無悔。只是在全書的結尾,當楊過攜小龍女歸隱,“明月在天,清風吹葉,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淚珠奪眶而出”。面對一份無果的單戀,理智如郭襄,也終究洩了心緒。

十六歲這一年,郭襄走完了愛的一生,以後的歲月,將全部用來回憶。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當真是:英雄夢醒,煙花一生。

真的很喜歡郭襄,這也是我為神鵰痴迷的原因之一啊。

她的愛情是風陵渡那場風雪,突如其來;

她的快樂是襄陽城那場煙火,美麗短暫;

她的思念是眼中決堤的秋水, 煙波連綿;

而她的憂傷啊,

卻是寂寞冰雪、橫絕峨嵋巔。

鵝黃衫兒,小青驢,懷著滿腹深情,郭襄,成就了江湖中的又一個神話。

天涯思君不見君,尋到天涯,尋到海角,尋到華髮,尋到蒼顏……所有的情思整個的心,都深深的埋在了華山之別,其中苦味誰能解?

煙花一生,伴走天涯。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