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过留声」阅读能力,到底有多重要!下集(内附视频)

各位家长朋友熟悉的原创专栏[雁过留声]升级为视频啦!特别提醒大家,注意节省流量,在WIFI下观看哦。

最近在今日头条中发现了好几个关于早期阅读方面的提问,我的第一反应是:家长们很重视阅读。的确,阅读在当今这个学习型社会非常非常重要。第二反应是:阅读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它的能力成因、相关联的因素太多太多。

上周,[雁过留声]我们说到阅读到底有多重要与阅读能力的差异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吗?详见《[雁过留声]阅读能力,到底有多重要!上集(内附视频)》

那今天就让我们谈一谈阅读能力的六要素培养吧!

阅读能力的六要素培养

1.获取

一说起阅读,家长往往会把目标锁定在“绘本”、“儿童文学书籍”上,我觉得这是对的!因为相对于生活处处可见的、有语言文字的其他载体来说,书籍(绘本是书籍的一种)的阅读和理解要难得多,也更需要依靠意志力去完成,而一旦突破有意注意变成一种习惯,孩子会从中受益良多。

但如果,一个孩子实在对阅读书籍不感兴趣,我们就不妨把关注点放得更宽泛一些,只要有语言文字的地方,都看作阅读的素材,包括上文提到的说明书,外出参观的各种场所的说明、介绍,旅游时的行程安排、路线图等等,以目的为导向的阅读,可能更适合行动力、操作能力强的孩子们。

阅读材料的获取能力培养的关键点有:

  1. 学会多元的查找方式
  2. 主题性、任务性阅读训练

2.理解

这个是学校和家长最重视的一种能力,方法成熟,培养模式也很固定,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我就跟家长们提几个要点,供对阅读教育不太了解的家长们参考:

1.早期阅读的理解是对故事“整个的”理解,不要局限于一词一句

。否则,会败了孩子的兴致。

2.“整个的”包括以下内容:

1)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2)故事情节的主线

3)每页读图讲述(是指孩子用自己的话讲述,不是按原文复述。因为孩子如果“整个的”理解了,他会按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去读图,如果硬要孩子按书上的原文去说,会打乱孩子的整体思路)

4)讲完后,问孩子的整体感受(孩子能立刻说出的,一般是打动他心灵的东西,当然还有疑问,这正是阅读交流的好时机,孩子不愿意讲就作罢)

3.重点深入。涉及面很多,字词学习、知识学习、语言学习、艺术鉴赏……家长一般都会从不同侧面去深入,建议如下:

1)家长导向深入的点最多不要超过2个,最好1个或者没有

(不要担心“没有”会怎样,“完成阅读”本身就会有收获,只要孩子不厌烦“阅读”这个行为,随着不断的积累,终将受益。的确有些孩子就喜欢自我领悟、自我触动、自我感怀。作家往往就有这种特质,他不想跟人说,因为有太多的东西充斥在头脑中,无法三言两语讲明白,只能靠文字整本整本的表达)。

2)儿童导向深入的点,只要孩子愿意,多少个都行。

3.辨别

具备辨别阅读素材的能力,有三个前提条件:

1.有相关的基础知识,不懂就得去求知,求知的途径有:请教专业人士、阅读书籍或权威性资料。知识经济就是这么产生的,但即使是付费的知识也是需要辨别的,这就跟下面两点相关。

2.多元阅读。不要执着于一种声音,多从不同的角度去阅读同一话题。能够客观地倾听各方观点——是适应时代要求的一种态度和能力,让孩子知道并做到,非常重要。

3.独立思考。要让孩子分清“事实”和“观点”,千万不要把“观点”当成“事实”去认知。另外,再有说服力甚至是以事实为支撑的建议和做法,都不一定会适应你的孩子,要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去采纳适合你孩子个性特点的方法和策略。

4.综合

(分析+提炼+总结+阅读速度)

我写的挺复杂,其实不复杂,美国的阅读教学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做了。当然,现在国内也有不少学校已经在实行,颇具成效。即:主题性、任务性阅读。

如果你是一个有心的家长,你会发现:生活处处是综合阅读能力的培养。

现在正逢暑假,好多家庭都有亲子旅游的计划,可惜的是,不少家庭都把这个良好的机会让给了亲子游机构。可以理解,人都有惰性嘛。

如果旅游的计划是由家长来做,旅游过程中的人文地理等内容则满是阅读的主题,带着孩子在旅游之前,做好这方面的功课,在旅游过程中让孩子当小导游,之后再听专业导游的讲述。回家之后,完善孩子的阅读成果。

(说明:阅读速度放在最后部分,与人文素养一起)

5.反思+评价

家庭,是阅读反思与评价的最佳地。早期阅读的反思与评价启萌,从鼓励孩子质疑开始。我们应该像欣赏一件艺术品一样的尊重一本书,因为每一本正式出版物都凝结着作者、绘者、编辑、审校、装帧设计等等众多人的心血。尽量如此,我们仍然可以、应该说是鼓励孩子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这种看法,不仅仅是对整本书的喜爱或不喜爱,还有对其中某些情节设计和人物的赞同与不赞同。另外,家长不也必怕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而一味地忽略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只要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对话是平等的,语气是轻柔、平和的,这种辩论的过程,能更好地促进孩子思辨能力的发展。

6.阅读积累与人文素养和阅读速度之间的关系

1、阅读积累与人文素养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人文素养是在阅读积累下不断提高的,书籍也会分不同的层次,只要孩子喜欢,他(她)会在日积月累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阅读品味,不断地享受更高层次的阅读体验,当然,前提是他(她)一直坚持阅读并让阅读生活融入自己的骨子里。

2、阅读速度在阅读积累过程中无感地刷新着

为什么有人可以“一目十行”?有人可以一夜读完一本书?特别是经验丰富的研究生导师,厚厚的一本论文,从头到尾过一眼即可知该论文结构是否完整、逻辑是否通透,甚至原创的比重、论文价值也一般能够判断得八九不离十。

这就是当今海量信息时代,极为重要的一种能力——略读能力。

它可以帮助你在海量的文章和书籍中,迅速地找到自己所要的。

就像人们评价舞台上的表演者“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阅读也是一种gongfu,不是这个“功夫”,而是这个“工夫”,它需要时间的累积。

有很多从小爱阅读、长大后从事语言文字类工作的人都深有体会,阅读文本的速度很快,而且自己并未觉察,已然成为一种阅读的自然状态。

写到此处,我想“阅读能力,到底有多重要”、“阅读习惯,到底有多重要”已经不言而喻了。

温馨提示:头条号上现有不少家长咨询儿童心理问题,因三言两语无法获取全面信息,也无法有针对性地给出建议。刘鸿雁工作室有免费一对一咨询服务,预约请加微信号“lhyxinli”,注明“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