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員工主動「賣命」,看看海底撈是怎麼做的!

有這樣一句話:讓顧客認同你不算厲害,最厲害的是讓員工發自肺腑的

“賣命”

員工越來不好找了,顧客越來越不好伺候了,這是很多餐飲老闆及管理人員的共同感受,但這兩個問題後面的三個洞見,不知道有多少餐飲老闆能參透:

如何讓員工主動“賣命”,看看海底撈是怎麼做的!

第一,員工對企業的要求提高了

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十多年前的員工,處在溫飽階段,其需求主要是生存方面的,比如,有工作,工資高低關係不大,包吃住。

但現在的員工,尤其90後、00後進入服務人員隊伍後,他們更多的是處於小康階段,其需求主要是歸屬方面的,比如,領導是否尊重員工,與團隊其它成員是否合得來,企業的文化及員工關懷方面是否滿意,工作是否能得到肯定,薪資是否公平等。員工對企業要求提高的一個很大的影響就是,一言不合就離職。

如何讓員工主動“賣命”,看看海底撈是怎麼做的!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第二,顧客對服務更加重視了

服務行業的核心就是服務,但因為消費升級了,消費者變了,服務的內涵也變了。同樣,可以參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與十多年前的消費者相比,現在的消費者更重視服務的體驗,更注重服務過程中與服務人員的互動溝通。

第三,沒有好的服務人員,就不會有滿意的客戶

而沒有滿意的客戶,你的生意及利潤就沒有護城河,在其它同行的競爭面前你就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

隨著經濟發展及消費升級,客戶對服務體驗的要求日益提升,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客人的評價口碑正在被不斷的放大,當然差評投訴也是,這時,願意為你死心塌地賣命的員工就成了餐飲企業制勝的法寶。

那麼,如何才能擁有如此員工呢,我們先來看服務行業的現象級企業——海底撈是如何做的。

海底撈在員工管理方面的做法主要體現在如下五個方面:

如何讓員工主動“賣命”,看看海底撈是怎麼做的!

海底撈員工管理的五大秘笈

下面我們來細說:

01、海底撈如何把員工當人看

把人當人看,看似簡單,但卻知易行難,如此樸素,但這卻是海底撈創始人張勇總結出來的,可見,這句話在海底撈員工管理中的地位。那麼,海底撈是如何踐行的呢?

海底撈的員工絕大部分都是來自農村,背井離鄉,遠離家人,並且他們渴望過上和城裡人一樣的生活,這一點,絕大多數服務行業都是一樣的。

在具體做法上,有的形成了制度,有的融入了企業文化,比如新員工入職關愛、高標準的宿舍和員工餐、各種各樣的後勤和福利保障,就是用制度的形式固化下來,必須照做的,而上級對下屬的關愛、工作上的指導幫助及支持,以及員工的培訓、內部的晉升、一線員工的授權等都是通過企業文化傳承下去了。

其實很多一些餐飲企業也和海底撈有同樣的認識,並且認為這麼做雖然要多付出成本卻是非常值得的,但真正一直做下去的企業還是非常少,所謂知易行難是也。

如何讓員工主動“賣命”,看看海底撈是怎麼做的!

02、海底撈如何讓員工賺到錢

很多人發現,海底撈的員工是發自內心的有熱情,很用心的工作著,都趕到非常神奇,認為海底撈有比較神秘的企業文化,對員工洗了腦,於是很多人去學海底撈的企業文化,去了解海底撈員工的工作氛圍,但其實讓員工賺到錢才是一個基礎,沒有這個,所有的企業文化、工作氛圍等都難以長久。

海底撈的餐廳開在一二線城市,但大多數服務人員都來自三四線城市及農村,但海底撈給員工的工作確實按照一二線城市的標準來的,並且比餐飲同行稍高一些,也即海底撈是在用一線城市的中等工資,吸引四線城市的農民打工者。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在第一層需求沒有滿足以前,第二層次、第三層次的需求的意義是非常有限的。可以說,比一般餐飲同行高的工資,是海底撈招工最直接的號召力之一。

其次,海底撈建立起來完善的內部員工晉升機制,員工層層提拔,隨著職級的提升,員工的收入也肯定隨之水漲船高,更為重要的是,這滿足了員工更高層級的需求。

如何讓員工主動“賣命”,看看海底撈是怎麼做的!

03、海底撈激發員工主動性

海底撈的一位管理人數說過,海底撈的文化跟麻將很像,比如,打麻將的時候,沒有人願意遲到,並且打麻將的人,也從來不挑環境,坐在哪都能打,更重要的,真正常打麻將的人,沒有抱怨人的,牌不好,怪自己點背。

積極主動,任勞任怨,這是所有工作的理想狀態,而這在麻將桌上是常態。那麼,海底撈這種麻將文化背後是什麼呢,是激發員工的主動性,甚至上升到激發員工的自我管理。

比如,為了激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海底撈每個月會給大堂經理、店長以上幹部、優秀員工的父母寄幾百元錢。

如何讓員工主動“賣命”,看看海底撈是怎麼做的!

其次,更為重要的是,在保證員工能掙錢的基礎上,海底撈做了另外一個事情:公平。服務人員大多在農村長大、家境不好、讀書不多、見識不廣、背井離鄉、在大城市容易受人歧視、心理自卑。

但海底撈鼓勵員工和食客交流,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並且運用互聯網技術,讓食客對服務人員的服務進行評價打賞,鼓勵員工和食客之間的互動交流,讓海底撈的員工感到自己受到了食客的尊重和肯定,這更激發出員工提供更好服務的動力和熱情,而員工提供更好的服務,又使得海底撈的服務口碑聲名遠播。

也就是說,海底撈通過設計的這套服務邏輯和機制,把消費者、員工、管理者三方面的利益都考慮到了,實現了共贏。

04、海底撈如何對員工績效用戶導向的考核

海底撈非常重視客戶的滿意度,以及客人的口碑,並且海底撈是少有的把用戶滿意當做核心戰略的,並且把客戶的滿意度納入員工的考核體系,不僅當做核心戰略,還當做行動戰略來考核。

海底撈對每個店長的考核,只有兩項指標:一是顧客的滿意度,二是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員工的積極性高,客人的滿意度也肯定不會低,但如何衡量顧客的滿意度確實服務行業面臨的大問題。

海底撈通過雲軟件平臺,可以根據員工獲得客人評價、打賞、投訴等進行計分排名,把客戶滿意度納入員工的績效考核,這些數據在提升服務管理方面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如何讓員工主動“賣命”,看看海底撈是怎麼做的!

05、海底撈如何把管理搬到手機上

海底撈董事長張勇認為,顧客滿意度是由員工來保證和實現的,而無論顧客還是員工,手機及移動互聯網都成為一個必備的東西,因此,海底撈除了率先將互聯網創新引入餐飲行業,創造出個性化的特色服務外,還將企業的管理搬到了手機上,實現了移動辦公。

目前,海底撈通過微信,可以實現業務報表的彙總、查閱,以及工作進度的跟蹤,並且員工可以自助進行工資、考試成績、電子名片、個人信息的查看及設置。

其次,通訊錄、新聞、知識庫、會議室管理等通過手機可實現;還有,通過手機端進行員工互動,如意見調查、問卷調查、報名、投訴、諮詢、內招招聘、創新提報等;而且,很多辦公都可通過手機端進行操作,如財務報銷、任務管理、在線培訓、考試等。

比如,海底撈開發了一個“電子名片”的應用,2萬多員工每個月居然有好幾千人在使用。而通過把管理搬到手機上,海底撈每月平均能收到幾萬條的員工意見反饋,實現企業與員工之間的良性溝通互動。

總之,傳統服務行業一定要開闊眼界,不斷創新。伴隨著移動互聯,企業與消費者、與員工的接觸場景都在發生變化。

社交、互動、個性化、娛樂化這些概念只有真正抓住年輕人的需求,在各種場景中提供他們喜愛的選擇,才能黏住消費者,才能提升管理水平,最終在競爭中領先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