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紅纓槍的櫻,大環刀的環,還有著這些用途

在古代人們用冷兵器來搏殺拼命,對於這些要命的傢伙,古人自然傾注了無窮的智慧。而咱們現在人看上去很不理解的一些冷兵器配件,往往有著很重要的實際用途。這一期我們就來說說關於冷兵器配件的一些冷知識。

你知道嗎?紅纓槍的櫻,大環刀的環,還有著這些用途

一、紅纓槍

首先我們來聊聊很多影視作品裡都會出現的紅纓槍,他最突出的就是這上面兒的紅纓。

你知道嗎?紅纓槍的櫻,大環刀的環,還有著這些用途

從現有的資料看,紅纓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敦煌這幅壁畫裡的騎兵拿的長槍上求已經有了。

你知道嗎?紅纓槍的櫻,大環刀的環,還有著這些用途

除了看起來比較威嚴,他有什麼實際用途嗎?主流觀點認為有這樣三種作用:

1、用來擋血、吸血

在作戰中敵人被長槍刺中,傷口往往會噴濺出大量鮮血,這些血液會導致槍桿兒打滑,難以持握。

而展開的紅櫻會擋住不少飛濺出來的血液,同時阻止槍頭上的血液流向搶杆。

你知道嗎?紅纓槍的櫻,大環刀的環,還有著這些用途

2、它可以迷惑敵人

在交戰中,這種鮮豔的紅色纓子回晃動,能極大分散敵人的注意力。

你知道嗎?紅纓槍的櫻,大環刀的環,還有著這些用途

3、它可以用來判定“槍勁”

持槍者使用不同的用力方式揮動長槍,上面的紅纓就會以不同的方式擺動,這在教學中非常有用。它能直觀瞭解持槍方式是否正確。

你知道嗎?紅纓槍的櫻,大環刀的環,還有著這些用途

二、大環刀

你知道嗎?紅纓槍的櫻,大環刀的環,還有著這些用途

在影視作品和遊戲中,經常可以看到刀被上鑲嵌著很多金屬環的大環刀,最出名的可能就是白眉大俠中的主角徐良,他用的是一把金絲大環刀,耍起來blingbling的。這種大關到什麼時候出現的,已經無法考證了,但僅從存世實物來看,只有最早到清代的民造刀型,明代文獻中也沒有見到大環刀的記載。

你知道嗎?紅纓槍的櫻,大環刀的環,還有著這些用途

那這些環兒是做什麼用的呢?

民間主流有三種說法:

1、加上環兒有聲音,表示行走江湖光明正大。

2、避免劈砍過沈,免得不好拔出。

3、加強慣性,增強劈砍能力。

其實這都是對真實的歷史與格鬥缺乏瞭解的美好想象。

首先,所謂大俠之類,更多隻存在於藝術作品中,所謂武林與江湖,在古代說白了就是“黑社會械鬥”。混江湖的人,不會真為了什麼正大光明去加裝鐵環的,這不是想死的快嗎?

你知道嗎?紅纓槍的櫻,大環刀的環,還有著這些用途

其次,真正的刀法中都不存在像剁肉一樣,完全剁下去這種動作。刀刃有弧度,砍下去,只要順勢往下一拖,刀刃就會順著弧度,直接劃出來。這樣不但能收回刀,還能造成更大的傷口,所以根本不需要裝環兒,來防止砍太深。

你知道嗎?紅纓槍的櫻,大環刀的環,還有著這些用途

最後人體相對於刀劍,其實相當脆弱,無需太大力氣,只要砍中,非死即殘。尤其是大環刀這種寬面大砍刀,應該增加出手速度,讓對方難以格擋或是閃躲,所以實戰刀加裝大環,完全是畫蛇添足。

你知道嗎?紅纓槍的櫻,大環刀的環,還有著這些用途

實際上,存世的清代大環刀很多都是這樣沒有開刃的非實戰武器,顯然是拿來練功或者表演所用,真正的實戰刀不會做的這麼複雜,畢竟有句俗話說“武器越怪,死的越快”。

三、血槽

關於大型的刀劍,有些觀眾可能在一些影視作品裡看到過上面有長條凹槽,一般人喜歡將其叫做“血槽”作用在於方便放血。很多人進一步科學解釋,說拔出身上的刀劍時,血液會在刀的接觸面產生負壓,使刀不容易拔出來,開了血槽,可以讓外部空氣進入,減少負壓,這種解釋似乎沒有依據。

你知道嗎?紅纓槍的櫻,大環刀的環,還有著這些用途

開“血槽”的現象,到明清時期才大量出現,明代較為流行的雁翎刀、雁翅刀和各種手刀幾乎都能看到“血槽”。

你知道嗎?紅纓槍的櫻,大環刀的環,還有著這些用途

而且“血槽”這個叫法,實際上也是現在人造出來的。古代將這個刀身上的凹槽叫做“樋(tong)”英語中叫fuller。歐洲的長劍,以及有些日本刀劍的刀背處也會開通。

你知道嗎?紅纓槍的櫻,大環刀的環,還有著這些用途

總結起來就是,那些注重穿刺的直刃刀劍,如漢劍和環首刀都沒有凹槽,反而是劈砍形的彎刀更愛開凹槽。

你知道嗎?紅纓槍的櫻,大環刀的環,還有著這些用途

從多種證據看來,不管有沒有凹槽,只要刺得進,就拔的出來。所以“血槽”根本就不是用來放血。

它的真正作用其實並不難理解,就是為了讓刀劍減重的同時,又保證其結構強度。

畢竟從橫切面來看,有了凹槽,刀劍會形成像鐵軌那樣的工字型結構。

你知道嗎?紅纓槍的櫻,大環刀的環,還有著這些用途

此外,古代手工鍛打的刀劍,有可能出現局部的不平衡,這時候就需要開“樋”來保證刀劍的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