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爲什麼不喜歡團購繪本

我為什麼不喜歡團購繪本

你用過什麼很貴的東西,但是感覺很值?

這個問題在知乎上的最高贊是它。

我為什麼不喜歡團購繪本

少年兒童出版社1980年版,全面修訂後推出的第四版

當時價格29塊,一套14本,花掉了答主的爸爸一個月工資的四分之一。這套書他一直看到高一,每本都看了10遍以上,數學則看了超過20遍。成為縣裡77年後二十年裡第一個考上覆旦大學的學生,他覺得這本書是一個重要原因。裡面的內容三十年後的今天還記憶猶新。

另一個高贊回答認為很值的是這個

我為什麼不喜歡團購繪本

1991年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因為這四本書造就了他的眼界,思想,思維,判斷力,對知識的興趣,底蘊。讓他明白”讀書並不是僅僅是為了獲取知識“, 可以說是打造了他的三觀。

感覺很親切,因為這兩套我也都有。我小時候翻了好幾遍,幾乎全是字兒也看得津津有味。可能就是因為這樣的啟蒙,使我一個文科生在理科學霸們不熟悉的理科領域也毫不露怯(畢竟他們只是專注某一個領域,知識廣度不夠嘛),邏輯思維和科學嚴謹態度還是有的。這得歸功於那時候教育改革尚未全面商業化,出版的書含金量非常高,是一個學習的黃金時代。這兩套書堪稱經典,後無來者,無出其右。即使後來的再版,也不復當年的光芒。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讀書,的確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但是你要問我現在推薦什麼圖書,我卻說不出來。

我為什麼不喜歡團購繪本

學中醫的人找好書,現行的統編教材不行,沒有把中醫的體系完整的傳承下來,導致學出來中不中西不西思維體系混亂,治病當然沒有信心和效果。只能尋求80年代的光明中醫函授大學呂炳奎教授主編的函授教材,那個才是真正繼承中醫的思想和體系,是乾貨。這是李可老中醫的肺腑之言。

光明中醫函授大學是1984年初,全國各地名老中醫及中醫愛好者、支持者,在《光明日報》社的組織下在北京創辦的學校。當時由“中醫司令”前衛生部中醫司司長呂炳奎同志掛帥任校長,這所學校沒花國家一分錢,先後為國家、為人民培養了數萬名優秀的中醫大夫。

是的你沒看錯,竟然還有三本《古代漢語》,因為學好文言文是學中醫的基礎,一箇中醫如果沒有文言文功底,那也別信他能對中醫經典和哲學思想理解到位,就更談不上治病救人。

真的很懷念上個世紀80,90年代,屬於我們兒時的記憶,那個時候的人們,是真的認真在做事,在努力讓這個國家的人民生活得更好。所以才會出現那麼多經典,你值得擁有。

90年代我國開始了教育體系市場化改革,教育資源商品化,大學開始擴招,大學以後教育開始自費,私人開設的培訓班,補習班越來越多,成為公立教育的補充。

2001年中國加入WTO後,逐步開放服務貿易市場,降低進口出版物、音像製品的關稅,提高引進國外電影的數量,這一切對本土市場都是巨大的衝擊。大概從那個時候開始,西方的教育理念,文化思想已經漸漸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之中。

時至今日,教育出版市場的舶來潮也愈演愈烈,西方童書讀物、音像製品、好萊塢、迪斯尼大片充斥市場。而商業運作的出版社和平臺媒體,出於利潤考慮,也會更多的推薦舶來讀物,但進口兒童讀物的引進、翻譯、出版卻沒有良好的市場規範,更遑論各種盜版,私自引進了,各派育兒學說也是眾說紛紜,良莠不齊

現在隨便搜搜繪本,大概是這麼樣的配置:

鮮少看到傳統的中文幼兒讀物的影子,更多的是《鵝媽媽》《神奇校車》《小豬佩奇》《可愛的鼠小弟》《小熊和最好的爸爸》《不一樣的卡梅拉》等等,幾乎都來自於書商、網紅大V、公眾號的一撥撥地推薦團購。其中也有少量的中文繪本,但普遍的性價比不高,等會具體來說說。我也曾跟風買過幾次,什麼引進的美國兒童英語教材,什麼最有中國風的兒童繪本,但很快就發現了問題。

我為什麼不喜歡團購繪本

首先我並不是個盲目排外固步自封的人,不然之前也不會去團購這些童書。但是問題在哪兒呢?原因就在於時下國內的圖書音像市場非常混亂:

沒有分級制度

各年齡段適合看什麼書不適合看什麼書,沒有官方防火牆,只有靠家長自己甄別。

這有時候就很吃力了,浩瀚如海來自世界各地的童書,你根本不知道哪本里面會夾帶什麼私貨。比如”eslagate"事件的曝光,才知道現在很多動畫視頻裡面的內容並不適合小孩子看。可是如果不是每一篇每一集都跟著孩子一起看,就很難發現。

盜版嚴重

去參加過一次北京的國際童書博覽會,居然也看到一大堆英文原版童書,像賣菜一樣鋪了一地,正在廉價出售,很多家長在瘋搶。拿起來仔細看,有英文的、法文的、德文的....但是都沒有引進書號。說白了,就是一堆洋垃圾,類似走私水貨、打口帶。

我為什麼不喜歡團購繪本

而我從公眾號上團來的那幾套繪本,大多沒有正版核字號,也就是說,是盜版書。在亞馬遜網站上查詢,也沒有同名書籍。可宣傳卻要麼說是和某國外大型出版巨頭合作引進,要麼是獲得了多項國際大獎......現如今也仍然有大量的國外繪本在微信公眾號上大行其道,比如《小豬佩奇》《鵝媽媽》《廖彩杏書單》(然而我也全買了......)等等點讀版,還有好幾個版本,毋庸置疑都是盜版的。

盜版的內容其實倒是完整,價格也肯定比真正引進要低的多。但問題是,缺少了嚴格的引進審核這一道關口,是否真的適合本土孩子閱讀,並未可知。如果把國外的過時讀物、糟粕垃圾包裝成網紅繪本,未經審核就大肆流通,成為孩子們的精神食糧,這其實比食品安全問題更可怕。

所以在你選購一本圖書的時候,請檢查一下CIP核准字號是否正確。CIP核字號是檢驗90年代至今出版的圖書是否為正版的重要指標

。2000年前為9位,2000年為9位和10位並存,2000年之後為10位。如果只有書號ISBN,沒有CIP核字號或核字號信息不正確,則該書並沒有引進版權,是盜版無誤

如果無法鑑別,最保險的方法仍然是去新華書店。網絡太複雜,大人都應接不暇,更別說是孩子。

查詢網站 https://www.capub.cn/index.shtml?id=1

我為什麼不喜歡團購繪本

我為什麼不喜歡團購繪本

我為什麼不喜歡團購繪本

內容混亂 讓孩子無所適從

利益導向的引進和推廣,就沒法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太多。出版社魚龍混雜,良莠不齊,來自各國的出版物美、日、德、英、法、澳、意、加.....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童話、傳說、科學等等內容,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慣、教育體制,帶來的不同風格的童書,真的把孩子搞懵了弄暈了。

試想,其實每個國家的孩子的書籍,都是有它自己的體系和特色的,本土的孩子主要還是接受本土的書籍教育,輔以少量的國外優秀讀物以取長補短。結果現在的中國孩子,卻沒有一個統一的學前教育書籍體系,接受著五花八門的各種文化、教育,變得無所適從,三觀混亂。

比如這本幾乎流通了整個母嬰圈的《我爸爸》,來自英國,爸爸長這樣。老實說我接受無能,對著葫蘆說這是她爸爸還是算了吧。

我為什麼不喜歡團購繪本

這個不喜歡?那再換一個,網紅級繪本《世界上最好的爸爸》,換成了熊爸爸,這回好接受了吧?老實說故事是挺溫馨的。但是離我們日常的生活比較遠,通俗說就是不接地氣。比如

我為什麼不喜歡團購繪本

“咱們烤點兒小甜麵包吧,爸爸”

"哦,對,盒子上是這麼說的:在碗裡放上全麥麵粉,加塊黃油,來杯溫水..."

這種對話在中國家庭裡發生的幾率實在是不高,因而也就難以體會到那種和爸爸一起做飯的溫馨。現實版可能是,”爸爸,咱們包餃子吧。來,加點麵粉加點水,揉一揉....“

說來說去,繪本感動的是大人,這樣家長才會買單。而孩子,會因為各種文化衝擊的混亂而感到困惑,這一切,不該發生在他們還這麼稚嫩,三觀還沒有形成的時候。

不但內容混亂,還嚴重重複。同樣題材的內容各國的版本都來一遍,跟開萬國博覽會似的。比如行為教育方面:

頗為流行的《大衛不可以》系列,來自美國。美國孩子是這種畫風:

我為什麼不喜歡團購繪本

西班牙的是這樣兒的:

我為什麼不喜歡團購繪本

英國的是這樣兒的

我為什麼不喜歡團購繪本

總之是天女散花,雜七雜八,宣傳語必然是獲了大獎,好評無數。也不是說不好,而是太不成體系,風格不統一,內容重複。結果看完了這一大堆,上幼兒園其實還有一套內容差不多的教材。

我為什麼不喜歡團購繪本

其實各國經典的童書、卡通形象也就那麼幾個,好書都是需要漫長時間檢驗的,近些年新出來的各種妖冶豔貨網紅款,也就沒有必要翻牌子了。

製作浮誇乾貨少

繪本這種東西,本身信息量就很少,但是在書籍的裝幀設計上卻是大幅鋪張,立體書、洞洞書、硬殼精裝書等等,一本幾分鐘就能讀完的小書售價少則幾十,多則一兩百。放到孩子成長的漫長時間維度裡來看,這樣的書能給他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呢?只是像一個普通玩具一樣,偶爾翻翻就扔在一邊而已。

這就是個手工吧!

那個,敢不敢好好講個故事,不得瑟?

彷彿這樣更能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其實不然,這樣聲色俱全的音像圖書,除了把孩子的形、聲、聞、味、觸五感塞滿、堵住,用灌輸的方式剝奪了孩子自己去感受世界的機會和天馬行空的想象空間,並沒有什麼好處。

真正的想象力、創造力來自短缺、稀少的匱乏,而不是想要什麼有什麼的過度給予。

古書不但文言文難懂,甚至連斷句都沒有,這樣在讀書的過程中,人才會調動自己的一切注意力和思辯能力去思考、挖掘書的深意,這樣的深挖才會帶來思想的提升,如果再加上書還是借來的.....那就更激發潛能了.......

我為什麼不喜歡團購繪本

書非借不能讀也,以前沒錢買書,反而會很珍惜能夠得到的精神食糧,反覆閱讀,精讀深挖,受益匪淺。而現在買得多了,孩子卻不愛看書,淺嘗輒止,思維混亂,再加上圖書市場的亂象......繪本,並不像想象的那麼重要。

如果想要看繪本,有各種繪本圖書館可以借閱,還可以在郵局訂閱各種兒童期刊畫報,價格便宜量又足,資質有保證。所以,我不會去團購繪本,能推薦的也很少。這篇文章估計沒有公眾號會轉發,畢竟......但作為父母,我們首先是一個內外統一、言行一致的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步,還是需要我們用心護航。

我為什麼不喜歡團購繪本

葫蘆媽有一個非主流公眾號:葫蘆媽Luna(ID:hulukids),不僅僅是育兒, 這裡有書上找不到的各類乾貨和八卦,知音知乎知心姐姐專欄,婦女之友持家必備

《史上最全囤貨手冊》囤貨清單+時間表+實際測評+產後護理+育兒精華,乾貨滿滿,搞定帶娃第一年。關注公眾號,私信回覆“囤貨”即可獲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