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娃出生時皮膚像保鮮膜,好像一碰就破!醫生緊急搶救

都說懷胎十月孩子才能出生,但不是所有的寶寶都能乖乖在媽媽肚子裡住夠十個月。有的寶寶急著和世界say hello,早早的從媽媽肚子裡出來。這些早到天使的出生意味著新生,卻也暗含著重重危險。

提前四個月報到,早到天使問題多

2018年4月16日凌晨,小安仔在媽媽肚子裡呆了6個半月(26周)便來到了這個世界,體重只有860g。剛出生的他小小的,瘦瘦的,全身的皮膚像一層薄薄的保鮮膜,好像用手一碰就能破,小胸脯快速地上下起伏著,使用CPAP(無創呼吸機)幫助他呼吸後,呼吸急促仍然沒有緩解,還出現了呻吟。

深圳一娃出生时皮肤像保鲜膜,好像一碰就破!医生紧急抢救

小安仔出生後,出生醫院馬上電話聯繫深圳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科的轉運醫生。醫生於愛真立馬行動,聯繫轉運護士準備急救物品,聯繫救護車司機備車,五分鐘後,急救車便緊急駛向兒童醫院。

小貼士

深圳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科自2001年開展轉運系統至今,轉入急危重症新生兒達上萬餘人,覆蓋深圳各區及東莞、惠州、汕頭、陸豐、河源等周邊地區,接受各級醫療保健機構中高危新生兒的轉診、會診,轉運聯繫醫院多達60多家,受到各級醫院的一致好評。

不容易!

小安仔闖過一道道生命關口

這一次,轉運醫護人員面臨的是一名早產兒。

01

呼吸關

當轉運醫護人員趕到時,發現寶寶呼吸急促伴有呻吟,有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徵表現。護士馬上配合醫生做了氣管插管。建立人工呼吸氣道後,寶寶顯得舒服了很多,小胸脯也不再急促的上下起伏了。

凌晨的街道上十分寧靜,路邊的樹葉沒有發出任何聲響,只有救護車快速駛過的聲音,當大家都進入夢鄉時,救護車閃了耀眼的光在路上疾馳。車裡,護士時刻看著監護儀上的數字波動,隨時查看小安仔的情況。

二十分鐘後救護車到達醫院。暖箱、呼吸機早已經準備完畢,值班醫生評估寶寶病情後,馬上決定使用豬肺磷脂氣管內滴入。

深圳一娃出生时皮肤像保鲜膜,好像一碰就破!医生紧急抢救

醫生捏著復甦球囊,護士將復溫好的藥物注射到氣管導管內。醫生和護士密切配合著,這救命的藥物就緩緩進入寶寶的體內了。藥物用後效果很好,寶寶的呼吸平順了,血氧飽和度一直維持在較好的水平。

擔心寶寶情況不穩定,住院總朱信燦醫生一直守在寶寶的暖箱旁。寶寶的命保住了,但是對於小小的他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治療的過程是漫長而又艱難的。除了呼吸關,還有體溫關、黃疸關、餵養關、感染關,醫護人員要幫助小安仔一一度過。

02

感染關

新生的早產兒抵抗力很弱,體溫不恆定,只能生活在調整好溫度和溼度的暖箱裡,接觸他的每一個醫護人員都要洗手消毒,防止發生感染,要知道,這麼小的寶寶一旦發生感染後果非常嚴重。

主治醫生馮雪和管床朱醫生每天來給寶寶查房,根據寶寶病情隨時調整診療計劃,寶寶病情好轉,他們是最高興的。

深圳一娃出生时皮肤像保鲜膜,好像一碰就破!医生紧急抢救

03

餵養關

正常出生的嬰兒,一次奶量幾十毫升,而對於他來說,剛開始一次只能用注射器打到胃管裡喂幾毫升,兩三個小時喂一次,同時通過胃管內的情況評估第二天是否能增加奶量。

深圳一娃出生时皮肤像保鲜膜,好像一碰就破!医生紧急抢救

就這樣幾毫升慢慢過渡到十幾毫升、幾十毫升,出現肚子脹,胃管內有異常的時,寶寶還要禁食幾天,以防餵養不當引起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為了讓寶寶能喝上媽媽的母乳,科室早早開展了母乳餵養工作。小安仔的爸爸媽媽風雨無阻,每天幾趟趕到醫院送奶。負責母乳餵養的護士會提前告知媽媽需要送多少的奶量,把上次的奶瓶提前準備好,再與媽媽交換新鮮的母乳,餵養之前給母乳加溫至40度,再到床邊餵給寶寶。

深圳一娃出生时皮肤像保鲜膜,好像一碰就破!医生紧急抢救

後來,小安仔終於可以去掉胃管自己喝奶了,這真是里程碑的進步。剛開始鍛鍊自己喝奶的小安仔還不會換氣,喝兩口就要停下來休息休息喘口氣,餵奶的護士耐心得守在小安仔暖箱旁,邊餵奶邊觀察著小安仔的面色和呼吸,半個小時過去了,小安仔滿足得吧嗒吧嗒小嘴,吃飽啦!

在醫生護士101天的精心照料下,小安仔胎齡從26周糾正到40周,體重也從850g增長到2094g,自己吃奶也吃得很不錯。

太可愛!

醫護人員為安仔製作住院成長紀念冊

照顧寶寶的護士們見小安仔乖巧安靜,給他取名“佛系小早產”,每個人看到他日漸圓潤的小臉都會忍不住誇讚他“好可愛啊”。每個路過他暖箱前的叔叔阿姨們都會親切的呼喚他的小名“安仔加油”。

深圳一娃出生时皮肤像保鲜膜,好像一碰就破!医生紧急抢救
深圳一娃出生时皮肤像保鲜膜,好像一碰就破!医生紧急抢救

在小安仔和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他不再是那個只知道睡覺的寶寶了,他開始努力睜開他的小眼睛,看看這周圍的世界,伸起他的小手到處摸摸看看,一會握成小拳頭,一會伸開手掌,還會對護士阿姨微笑呢。

深圳一娃出生时皮肤像保鲜膜,好像一碰就破!医生紧急抢救

大家都對小安仔的進步興奮不已。拿出手機記錄下安仔各種各樣的小表情。

深圳一娃出生时皮肤像保鲜膜,好像一碰就破!医生紧急抢救

呂元紅護士長看到護士們為安仔拍攝的呆萌的照片實在太可愛了,提議為寶寶製作一本住院成長紀念冊。這個提議得到了護士陳麗梅和孫莉文的積極參與。

第一步,選照片。第二步,醫生護士哥哥姐姐留言。第三步,選購紀念冊。第四步,莉文製作手帳。在大家的集體合作下,安仔的紀念冊做好了!

瞧,可愛的小安仔時而神氣、時而呆萌,不愧為“佛系小早產”的稱號,小腳丫也變成大腳丫啦。

深圳一娃出生时皮肤像保鲜膜,好像一碰就破!医生紧急抢救

住院三個月,小安仔終於出院了

終於到安仔出院的日子了。寶寶在保溫箱住了3個月,得知可以帶孩子回家,安仔媽媽的心情很激動。在這三個月的時間裡,媽媽也沒有閒著,除了給寶寶擠奶送奶之外,媽媽主動在網絡、書籍上學習早產兒的有關知識,為寶寶出院回家積極做準備。

深圳一娃出生时皮肤像保鲜膜,好像一碰就破!医生紧急抢救

小貼士

一直以來,新生兒科呂元紅護士長和周雀雲護士長都非常重視科室的每一位早產寶寶,科室今年培養了兩名早產兒方向的專科護士,陳麗梅護士和張婷護士,專門負責早產寶寶的護理;還開展了家庭參與式護理模式,在寶寶出院前邀請家長進入病房,在護士的專業指導下參與寶寶的餵奶等日常護理,學習呼吸的觀察和餵奶注意事項等。

到病房抱著寶寶的那一刻,安仔媽媽臉上洋溢的激動和幸福感染了我們在場的醫護人員。

早產寶寶都是珍貴難得的,由於治療護理的需要,往往和媽媽分離,深圳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科採取的家庭參與式護理模式打破了傳統的隔離式護理,讓媽媽與寶寶通過近距離的肌膚接觸感受著彼此的心跳和呼吸,滿足媽媽和寶寶的心理需求。

主治醫生楊慧、管床餘醫生、鄒護士在常規的對家長交待出院注意事項後,把醫護人員製作的住院成長紀念冊送給家長,家長馬上激動得眼含淚花,不停地說著謝謝醫生謝謝護士。

而我們想說的是:

謝謝安仔,雖然你來得有些早,但你是個堅強的寶寶!你闖過了一道又一道的生命關卡,頑強得成長著。

深圳一娃出生时皮肤像保鲜膜,好像一碰就破!医生紧急抢救

謝謝安仔爸爸媽媽,因為你們對醫院的信任,所以非常配合醫生護士的治療和護理,這也是安仔能這麼快順利出院的原因之一。

深圳一娃出生时皮肤像保鲜膜,好像一碰就破!医生紧急抢救

謝謝我們新生兒科每一位醫生護士,因為你們的辛苦付出,才有這樣美好的結果。

深圳一娃出生时皮肤像保鲜膜,好像一碰就破!医生紧急抢救

安仔,我們陪你到此,希望堅強勇敢的你,在爸爸媽媽的陪伴照顧下,能勇敢得、自信得、快樂得健康長大!

深圳一娃出生时皮肤像保鲜膜,好像一碰就破!医生紧急抢救
深圳一娃出生时皮肤像保鲜膜,好像一碰就破!医生紧急抢救深圳一娃出生时皮肤像保鲜膜,好像一碰就破!医生紧急抢救
深圳一娃出生时皮肤像保鲜膜,好像一碰就破!医生紧急抢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