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中,梁山步軍第一猛將是如何敗給兩個無名小卒的

大家好。麻子說水滸,越說越有譜。各位看官若是喜歡,給點關注和評論。謝謝。

眾所周知,花和尚魯智深是梁山步軍中排名第一的頭領。他三拳打死鎮關西,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一條水墨禪杖能在千軍萬馬中殺個七進七出。可就是這樣一個能敵萬人的猛將,卻也有陰溝裡翻船、大意失荊州的時候,敗給了兩個名不見經傳的無名小卒。從這件事中,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示呢?

水滸中,梁山步軍第一猛將是如何敗給兩個無名小卒的

《水滸》第六回寫道,魯智深在去往東京大相國寺的路上,來到一個破落的瓦罐寺,遇到兩個強盜一般的出家人。一個和尚叫崔道成,綽號生鐵佛;一個道人叫丘小乙,綽號飛天夜叉。三人前後大約鬥了四五十回合,魯智深敗走了。後魯智深到赤松林邊遇到九紋龍史進,吃了燒餅,兩人再回瓦罐寺,這才殺了崔道成和丘小乙。魯智深為什麼會敗給這兩個無名小卒呢?麻子分析主要有三個原因。

水滸中,梁山步軍第一猛將是如何敗給兩個無名小卒的

一,雙拳難敵四手。對方有兩人,均有武功,魯智深只一人。且丘小乙還曾暗算偷襲魯智深。原著寫道:智深正鬥間,忽聽的背後腳步響,卻又不敢回頭看他,知道有暗算的人。這兩人不僅敗壞寺廟、強搶民女,打鬥時還這麼不講江湖規矩,暗算偷襲,是典型的1+1>2的打法。

水滸中,梁山步軍第一猛將是如何敗給兩個無名小卒的

二,魯智深疲累飢餓。魯智深已經走了很遠的路,身體疲憊不堪,肚中飢餓。進了瓦罐寺只想找吃的,還和幾個老和尚搶小米粥吃。原著寫道:智深卻把手來捧那粥吃。一個“捧”字說明魯智深有多麼飢不擇食。可聽了老和尚的哭訴,魯智深卻又吃不下去了。原著寫道:智深吃五七口,聽得了這話,便撇了不吃。五七口小米粥對魯智深來說,連底都墊不到。飢餓讓魯智深的戰鬥力從100瞬間下降到40。

水滸中,梁山步軍第一猛將是如何敗給兩個無名小卒的

三,水墨禪杖拖後腿。這是魯智深拿到禪杖後,第一次正兒八經地與人交手。使用新兵器對敵,招數、經驗、步法均有待檢驗。再加上禪杖重達62斤,在智深體力足夠時,確實是一件神兵利器。可是這次魯智深飢腸轆轆,又和對方鬥了四五十回合,體力更加不支,這時,62斤的禪杖在手裡簡直就是個累贅。所以,魯智深最後只得“拖了禪杖便走”。

水滸中,梁山步軍第一猛將是如何敗給兩個無名小卒的

好在魯智深遇到了史進,吃了燒餅,迅速回血,還得了幫手,這才回去殺了那兩人。從這件事中魯智深也得到了不少啟示。一,減少單兵作戰,此後魯智深作戰時,旁邊基本都有武松壓陣。二,吃飽再打,不打無準備之戰。三,速戰速決,爭取十回合解決戰鬥,禪杖太重,持久戰會造成體力嚴重透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