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韭菜的血淚控訴,誰真誰假,自律才是真

幣圈可謂就是一個創造奇蹟、急速跌代的生態圈。

最近兩個月的時間之中,國內數字貨幣交易所似乎要重演“白素貞水淹金山寺”的一幕了。出海的數字貨幣交易所重回國內市場,新出現的“交易即挖礦”不僅嚇壞了頭部交易所,也讓一批中小交易所爭相模仿,到最後模仿的結果卻是各自頭破血流,死傷慘重。

有人說,數字貨幣是零與一之間的遊戲,“割韭菜”也是有食物鏈的:一級市場割二級市場,基石割一級市場,交易所卻是最大的BOSS,天上地下各路神仙通吃。

黑馬殺出:FCoin

2018年6月13日,對於成千上萬數字貨幣交易所而言可謂是一場噩夢。

當天是FCoin上線交易的第15天,其24小時交易量如果兌換為人民幣竟然高達288億元,一舉越了全球數字貨幣交易所交易量第二到第七的總和,在幣圈中也被人戲稱為“宇宙第一所”。另外,在6月18日,FCoin官網因為訪問量過大臨時停止了網頁訪問,並宣佈進行緊急擴容。

一個韭菜的血淚控訴,誰真誰假,自律才是真

FCoin不單單是市場上主流的幣安、貨幣、Okex等交易所的噩夢,也是一些中小交易所噩夢的開端。

看到FCoin“交易即挖礦”的吸金模式,一些中小型的數字貨幣交易所開始爭相模仿,它們喊著革命的口號,浩浩蕩蕩發起了對傳統交易所的衝鋒。它們稱這是“血色革命”。

然而這些交易所模仿的結果卻是,不堪交易量的暴增和高額的返傭支付,最後平臺開始紛紛支撐不了,倒閉的倒閉、被迫停業的被迫停業。

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

於此同時,另一場戰役也開始悄無聲息的打起來了。

7月5日,FCoin發佈了一個看起來像一個“核炸彈”的消息——啟動“主板C”的籌備報告,又被稱為幣改的試驗區。

一個韭菜的血淚控訴,誰真誰假,自律才是真

所謂的幣改,即推動已有的成熟產品或企業,經過通證化改造,使其通證可以在交易所上幣交易。

浩浩蕩蕩的幣改再次成功的引起了幣圈的震驚。交易所行業的發展,以FCoin的出現和壯大為標誌,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然而幣圈有人卻認為所謂的幣改實際上就是一個“煙霧彈”,是FCoin在舊項目的投資者流量已經不滿足它們了,所以開始盯上了沒有發幣的實體企業投資者的流量。

有人又認為幣改是換一件“衣服”開始發幣,其實是在私自搞項目發審,是變相融資。柏鏈道捷CEO、CSDN副總裁孟巖認為,發幣不等於幣改,真正的幣改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業務的通證化改造,而另一層就是幣圈自律和改造。

然而對於幣改很少有人能說清究竟是為什麼。

競爭:2.0版本

如果把貨幣、OKEx、幣安等交易所的競爭看成是1.0版本,那麼FCoin的出現則慢慢掀起了交易所競爭的2.0版本。

面對FCoin就像“竄天猴”一樣竄上天之後,曾經交易量位居頭部的交易所OKEx、幣安、火幣等再也坐不住了,迅速展開“圍獵之術”。

6月19日,OKEx發佈《關於OKEx啟動數字資產交易所開放共贏計劃的公告》,宣佈將把OKEx五年以來在數字資產交易領域累計的撮合系統等能力開放給“OK夥伴”,打造一批數字資產交易所,OK開放共贏計劃首期將開放100個名額。說明顯一些,OKEx是想要培養100家屬於自己的“小鬼”進行反攻了。

一個韭菜的血淚控訴,誰真誰假,自律才是真

幣安也延續了此等套路。6月21日晚間,幣安宣佈推出數字資產交易所聯盟計劃,首期將開放1000個名額,鎖定10萬枚BNB(幣安幣)的團隊即可申請。

至於火幣則是走的“生態圈”,在6月22日發佈公告稱,將火幣HT(Huobi Token)升級為全球生態通證,意思就是講從“火幣全球通用積分”,升級成為“火幣全球生態通證”。也就是說所有火幣平臺上HT的持有者將按比例得到想用的生態通證獎勵,並將持續享有子業務線持續發展所帶來的收益獎勵。

伴隨著競爭,行業內開始出現一些惡果:數字貨幣價格波動開始變大,平臺的交易量下降。比特幣從6月10日7250美元,到11日跌至了6785美元,從此一直在這期間徘徊。在平臺交易量方面來看,火幣之前最高單日交易量98億元,在6月18日最低僅僅只有24億元的交易量,平均下降為75.5%;幣安與OKEx也都有所下降,分別下降56%、54.7%。而FCoin交易量也開始下降,其價格也是一跌又跌。

一個韭菜的血淚控訴,誰真誰假

在8月27日,一篇名為《FCoin:一個韭菜的血淚控訴》的文章在微信裡炸開了鍋,其血淚控訴FCoin的無恥割韭菜行徑。該用戶控訴FCoin的罪行主要有三點:集資詐騙、非法ICO、非法經營和操作幣價。

一個韭菜的血淚控訴,誰真誰假,自律才是真

該作者陳沛曉稱:由於FCoin和張健本人在前期宣傳中,不斷為用戶訴說所謂的“發展前景”的信仰。所以自己在6月15日和16日先後投入自有資金32萬和借貸資金50萬,分批購入FT(FCoin的平臺幣)。在幣價下跌之後,本應止損的我又因為FCoin頻繁的利好公告和張健本人多次公開聲稱FT價值被低估的表象迷惑,最終在虧掉40萬後選擇“割肉”止損。

沒過多久,其又用剩餘的43萬購買了ARP幣,沒想到該幣種卻又秒跌90%,一夜之間從43萬秒變為13萬。

正值一個大熊市,被大大小小割了一通韭菜的幣友們正不知如何紓解負面情緒,這個陳沛曉的維權故事直叫聞者傷心、聽者落淚。

但好景不長,FCoin的公關速度比我們想象中還要快,昨天下午社群公眾號就發佈了一篇文章來打臉回應,各種蒐集到的證據直指陳沛曉,是一個靠維權為生的大騙子,或者說是一個有明確計劃的抹黑團隊。對此,FCoin創始人張健在朋友圈也回應稱,該篇文章系“造謠”,並暗示競爭對手煽風點火、炒作八卦。

一個韭菜的血淚控訴,誰真誰假,自律才是真

眼看劇情開始一步步出現反轉,大家把開始指向FCoin的矛頭,硬生生的扳得轉了一個彎,開始炮轟陳沛曉。今早上6點時,發現該篇血淚控訴疑問已經被自行刪除了。

誰真誰假誰又能知?

自律與理性

我們經常會在網上聽到或者看到誰誰誰又因為投資而去喝藥、跳樓了,但市場真的應該為這些人的“家破人亡”而買單嗎?

據Coincheckup上的數據顯示,2018年年初大牛市的時候,全球加密貨幣市場的市值上升至8250億美元,到了如今總市值卻為2140億美元,縮水值達到了74%。

一個韭菜的血淚控訴,誰真誰假,自律才是真

這74%哪去了?

無人可告知我們,但是市場規律卻告訴我們,財富不可能憑空出現或者消失,財富只有可能發生了轉移,但是轉移到了誰的手裡,可能只有贏得錢的那個人知道吧。

自古以來,人們就知道上賭場如上戰場,不可能十打十贏。這個圈子裡也不可避免這個規律,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成了賭徒,但只有做到自律才能理性,理性才能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