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後餘生,請你謹記做人準則,遠離高牆之內!

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往后余生,请你谨记做人准则,远离高墙之内!
往后余生,请你谨记做人准则,远离高墙之内!

這首廣為傳唱、經久不衰的歌曲《送別》的作者是李叔同,他是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後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後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弘一法師在弘揚佛學的同時,也教導人們如何做人。從他的經典語錄中,既能參悟做人的道理,也能促使人遠離犯罪。

▼▼▼

一、心不妄念,口不妄言。

往后余生,请你谨记做人准则,远离高墙之内!

現實生活中,因為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不常見,但因為一句話引發的血案卻常常可見。一言不合就打架,被打的人身心受創,打人的人難逃罪責。弘一法師認為人身上最難管住的就是嘴巴,嘴巴有兩大功能,一是吃喝,二是說話。嘴巴最壞事的地方不是吃喝,就是說話。而一個人之所以管不住嘴巴,是因為心裡有妄念,由著妄念說話罷了。

往後餘生,請你謹記安莫安於知足,危莫危於多言,不僅做事要三思而後行,說話也要三思,切記禍從口出。

二、盛喜中,勿許人物;盛怒中,勿答人書。

往后余生,请你谨记做人准则,远离高墙之内!

記得多年前辦理過這樣一個案件:孫某酒後因為妻子說鄰居欺負她,就一時衝動,拿刀殺了鄰居家一家三口,最終孫某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雖然孫某清醒過後深感後悔,但人生沒有如果,後悔更無濟於事。事實上,有很多人都是因為“一時之氣”而斷送了一生,很多刑事案件的發生都緣於在生氣的時候做了一個不理智的決定。人生就是處在不斷的選擇之中,有的選擇無關痛癢,有的選擇卻事關全局。但不管怎麼選,在生氣的時候不要做任何決定,尤其不要做那種可能觸犯法律的決定。

三、以寬容之心,度他人之過。

往后余生,请你谨记做人准则,远离高墙之内!

“人褊急,我受之以寬宏。人險仄,我帶之以坦蕩。”人生在世,免不了和別人相處,相處久了,磕磕碰碰和矛盾衝突也就在所難免。面對磕絆和矛盾,有的人能做到寬容大度,化干戈為玉帛,有的人則心胸狹隘,本著“寧可我負人,不可人負我”的處事態度,將小事化大,甚至偏激犯罪。生活就是如此,面對別人的傷害,如果一定要以其人之道還至其人之身,一旦你因此墮入高牆之內,同樣受傷的還有自己,自由誠可貴。

往後餘生,願你如弘一法師所說的那樣,他人氣量狹隘,我以寬宏大量承受;他人心襟奸小,我便以坦蕩磊落對待。

四、知足常足,終生不恥;

知止常止,終生不辱。

往后余生,请你谨记做人准则,远离高墙之内!

慾望如樹,生生不息,永無止盡,令人瘋狂。慾望如果不加控制,任它如野草般瘋長,輕者會使自己陷入越來越多的煩惱和不安之中,重者則被慾望衝昏頭腦,僭越法律的界限。弘一法師認為:“慾望是人痛苦的根源,因為慾望永遠不能被滿足。我們要做的是儘量將自己的生活簡單化,減少對物質的過多依賴。雖然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做到無慾,但至少可以在簡化自己生活的過程中,減少自己的慾望”。慾望有時可以促使人進步,但如果慾望不加控制,就會將人推入罪惡的深淵。

往後餘生,當你慾望燻心的時候,請記住貪慾的頭上永遠懸著一把刀!

往后余生,请你谨记做人准则,远离高墙之内!

法律雖然聽起來晦澀難懂,但知法守法並不是一件難事。事實上,法律和道德是相通的,也是相互滲透的,一個遵守道德規範,深知做人準則的人,一般不會輕易觸碰法律的紅線,墜入犯罪深淵的。

請你謹記做人的準則,

願你遠離高牆之內!

往后余生,请你谨记做人准则,远离高墙之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