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業完成了嗎?教您幾招引導孩子從容應對!

暑假作业完成了吗?教您几招引导孩子从容应对!

成都教育發佈

成都市教育局唯一官方微信平臺,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吧!

轉眼暑假已經接近尾聲,

還有不到兩週,孩子們都要上學去啦!

您的孩子暑假作業寫完了嗎?

但作業必須完成

怎樣在最後幾天和孩子一起從容應對呢?

看完這篇文章

或許您會有所啟發!

暑假作业完成了吗?教您几招引导孩子从容应对!
暑假作业完成了吗?教您几招引导孩子从容应对!

1

假期孩子寫作業常見的現象

作業拖拉

很多孩子平時寫作業的時候就喜歡拖,每次都要磨蹭到很晚才寫完,上學時如此,假期就更加有時間拖了。

經常會說明天再寫吧,等到了明天,又不想寫再推遲,直到開學前幾天,才開始夜以繼日地趕。

孩子心理:假期這麼長,下個星期再寫都不遲,何況是明天就寫,結果一拖再拖。當然,此處也暴露出孩子時間觀念不強的問題。

注意力不集中

好不容易坐下來寫了,心思卻完全不在作業上!不過10分鐘,就一會去倒杯水,一會去上個廁所;再不然就放個手機在旁邊,拍個自拍發個朋友圈……

孩子心理:反正寫完了也不能出去玩,沒準媽媽還會佈置新的作業,不如慢慢寫。

書寫/答題不規範

平時的作業,孩子不敢怠慢,因為寫不好第二天會被老師批評。可暑假不一樣啊,老師不會每天都盯著你作業質量!

所以,一些孩子作答就非常不規範:拼音漢字書寫沒了規矩;答題不寫題號;格式混亂,解題過程跟草稿紙上的演算一樣龍飛鳳舞。

還有的孩子對橡皮或者塗改液有嚴重的依賴,稍微有一點點小瑕疵,就擦掉重寫,不僅效率低下,書面也不整潔。

孩子心理反正老師也不會檢查,用不著那麼認真,寫完就行了。

暑假作业完成了吗?教您几招引导孩子从容应对!

2

指導孩子寫作業的誤區

一忌“陪讀”

有些家長為了不讓孩子三心二意,就坐在旁邊監視,這樣做可以理解,但這種“陪讀”會引起孩子的緊張,不利於學習。家長要適當的對孩子進行監督,但是千萬不要陪讀。

二忌“指指點點”

有些家長在孩子做作業的過程中,一旦發覺作業有誤或不會做時,馬上就指出來,這樣做會阻礙孩子獨立思維能力的發展。無論是對錯都是孩子對問題的理解。

三忌“代勞”

有些家長怕孩子累著,常常代替孩子做作業。尤其小學生的作業往往是一些打根基的內容,父母的代勞削弱了這種根基。

面對課業,

孩子發自由衷的主動,更勝於爸媽嚴格管控與督促。

暑假作业完成了吗?教您几招引导孩子从容应对!

3

家長應對技巧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給孩子建立一個相對安靜獨立的學習小天地。

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

家長不要來回走動,大聲喧譁,也不要玩手機或者看電視,靜下心來看本書是個不錯的選擇。

詢問孩子作業量,制定學習計劃

孩子開始寫作業前,家長應該問一下他暑假一共有多少作業,跟孩子一起制定一個暑假學習計劃表,根據不同科目,分別寫出每天的工作量,並一週對比一次,完成記上√,如果未完成用紅筆畫,並調整到之後的學習日程中。

不定期檢查並給孩子一個提醒:還有多少作業需要寫,每天應該要寫多少才能完成,讓他有個宏觀上的時間安排。

獎懲要對等

每天開始前,讓孩子對今天的作業量做一個估算,比如:語文半小時能寫完嗎?數學50分鐘能寫好嗎?全部的作業9點半之前能結束嗎?

如果孩子那天效率比較高,提前半小時完成了,那這段時間是他自己可以安排的,玩手機,打遊戲都可以,只要自己喜歡就行。

但是沒有完成的話,就要連刷3天碗,並把沒寫完的部分補上,要讓他學會為自己的拖拉,付出代價。

暑假作业完成了吗?教您几招引导孩子从容应对!

4

引導孩子靜心寫作業八大步驟

第一步 準備

準備分兩部分,首先是生理準備

,如吃零食、上廁所;其次是物理準備,讓孩子自己提前把該用的學習用具都準備好。

第二步 靜心

簡單的方法是深呼吸幾次,不要覺得這個行為微不足道,當孩子養成習慣後,一深呼吸就提醒自己“靜下心來,要寫作業了”。

第三步 預計時間

考試是有時間限制的。讓孩子預計一下自己寫作業的時間,做到心裡有數,就會有緊迫感。很多家長總說孩子寫作業慢,關鍵是沒有時間標準。

第四步 記錄開始時間

讓孩子自己記錄開始時間,或由家長幫助記錄。

第五步 正式寫作業

正式寫有三不原則:不翻書、不打擾、不間斷。

第六步 記錄結束時間

第七步 統計實際作業時間

孩子建立了時間觀念,瞭解自己的真實情況,預計作業時間會越來越準確;

因為有了實際時間,就大致有了孩子寫作業的時間標準;

做到孩子和家長心中有數,以這個時間為標準,逐步提高寫作業的速度。

第八步 檢查作業

家長儘量不要包辦孩子檢查作業的環節,我們要幫孩子養成檢查的習慣,而不要替他檢查作業。

每個同學都能

按時認真完成作業

精神抖擻、歡欣鼓舞

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暑假作业完成了吗?教您几招引导孩子从容应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