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的由弱到強之路

“軍中之軍,鋼中之鋼,我們是祖國的熱血兒郎……”相信很多讀者小夥伴們聽過這首海軍陸戰隊隊歌。那筆者今天全方位的從三個方面給大家展示中國海軍這支英雄部隊的前世今生。

一、風起白馬廟,英雄展雄輝

1949年4月23日,華東軍區海軍領導機構在白馬廟鄉成立,成來成為國防部長的張愛萍將軍擔任第一支海軍部隊的司令員和政委,1950年成立國家層面的海軍部隊時,則是蕭勁光大將任司令員。剛起步時的中國海軍可謂是窮困潦倒,華東軍區海軍第一艦大隊的艦艇大名是國民黨海軍投誠的小艇,噸位小的可憐,都是幾十噸,華東海軍方面自己又出資徵用了一些漁船。國民黨投誠到咱們這兒的唯一一艘大艦“重慶”號巡洋艦東奔西躲,結果還是被蔣家集團的空軍給擊沉了。在前蘇聯移交給咱們“四大金剛”前,咱們的海軍狀況可以說是相當窘迫的。蕭勁光大將視查自己的部隊竟需要徵用漁船,這怕是世界軍事強國裡不多見的一種場景,算是“五常最差”。但是,第一代的海軍人並沒有被嚇倒,而是奮起直追,用“小艇打大戰”,打了不少翻身仗!鮮為人知的戰例有:1953年的珍珠河事件,中南軍區海軍部隊(南海艦隊的前身)擊傷了英國海軍的HDML巡邏艇,此事甚至驚動了當時的英國首相和英國外交部。在萬山群島戰役中,我方28噸的“解放號”炮艇一下子幹翻了國民黨的“太”字號護衛艦,要知道太字號護衛艦的排水量是我方炮艇的300倍!1974年西沙海戰,我方三艘037同仇敵愾,竟把南越的“10”號指揮艦(1000多噸的大艦)上的指揮部一炮端了!在歷史時間稍晚一點的1988年的中越赤瓜礁衝突中,我方海軍不給敵人開第二槍的機會,英勇反擊,俘獲越方海軍及民兵多人,繳獲了眾多槍支彈藥,並湧現出了機炮長楊志亮在內的等一大批英雄人物(現任南海艦隊榆林基地副司令員)。60年代~70年代,這時中國海軍的主攻方向還是“空潛快”,海軍的水面艦艇主要為:065型江南級護衛艦(門面,扛大樑的),037,以及一些100噸一下的炮艇(這反而是主力),並有能力建造033型常規潛艇了,而至於035的大批量建造服役,則是80年代的事了。

二、劉華清將軍的夙願

80年代,是我國第二次海軍跨越式發展的高潮期。因為那個年代,中國海軍所要面對的實在太多太多了,對面的曰本海自和空自在80年代是響噹噹的“亞洲第一”,而那個年代韓國一艘護衛艦的噸位就相當於咱們的一艘主力艦門面艦051“濟南號”。海軍水面最好的艦艇是053和051,而海航卻還在用著不切實際,技戰術指標落後的水轟5。據軍事專家王雲飛回憶,即使是“濟南”號,051的“門面艦”也不盡人意,3000噸的艦體一開炮連餐廳的盤子都要震三震,80年代美軍一年要過幾次臺灣海峽我們都掌握不了,可見情報和裝備是多麼的差!所以整個80年代,海軍艦艇部隊和海軍航空兵的壓力非常大,舔著臉向航空部要殲7並自己籌錢讓西飛把“JH—7”飛豹立項。好在,這時一位偉人為中國海軍未來,審時度勢,主動提出了學習外國先進技術經驗,引進外軍戰略理論,讓軍隊比地方先進入“四個現代化”,並和當時軍科院的主要負責人宋時輪一起制定了中國的國防政策——“主動防禦”,這個詞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仍在北京的香山論壇和新加坡峰會上被我們的姚雲竹女將軍提及,可以說劉華清將軍的戰略眼光,超越了一個世紀。軍迷圈裡都看過一張很辛酸的照片,劉華清將軍在“小鷹”號航母上踮著腳看一架直升機——其實那一次“航母之旅”有很大收穫,在052首批兩艘113“青島”和112“哈爾濱”艦之前,中國海軍就沒有指揮控制中心的概念,中國海軍的艦艇上也沒有指揮控制中心的編制說實在,80年代初期的中國海軍,頗像1949年間的前蘇聯紅海軍,戰略眼光短視且缺乏技術支撐。而劉華清將軍訪美回來以後就不一樣了,自打那以後,035,035G,039,039G型AIP等一批新型常規潛艇在武昌造船廠下水,大黑魚項目也在悄悄的進行。海軍航空兵也如願以償的得到了殲轟7和更加先進的殲11和轟6K,168廣州艦及“江南四劍客”中的171海口艦在2000年初也陸續下水。進入了21世紀,051B,052,052C,052D,055型萬噸大驅陸續下水,071大型船塢登陸艦,072A是解放東南某島嶼的後盾,一票“野牛”大哥和726小弟躍躍欲試,海軍陸戰隊不僅有05這樣的大玩具,還擁有了新輕坦。091,092,093基本型,093大改以及最先進的094也頻頻在央視上露面,蛟龍600加入南海。可以說,現在的中國海軍之所以發展的這麼快,完全離不開劉華清將軍嘔心瀝血般的付出!沒有90年代海軍和軍工人的奮發圖強,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厚積薄發!不知道,2012年“遼寧號”下水時,老將軍會不會在另一個世界裡眼含熱淚?2018年002型航母“山東艦”試航時,老將軍會不會向著遙遠的東方握緊雙拳唱一首氣宇軒昂的《中國海軍軍歌》?對於這些前輩,我們這些後人能做的就是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三、未來的中國海軍該走向何方?

吳謙大校前段時間表態:中國海警正式劃歸武警,成為中國的“第二”海軍,以後的海警,3901那樣的萬噸海巡艦會越來越多。今天中國海軍面對的局勢,依然不樂觀。美國海軍新一代的“福特”級核動力航母(11萬噸)即將出世,反觀我軍只有兩艘中型常規動力航母(6萬噸),海軍的殲15不但電傳上仍有問題,如直接導致張超烈士犧牲的俯仰失控問題,未來殲15還要迎頭面對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35b,三代對四代,差距可想而知。這告訴我們,無論是太行發動機的試航難產,還是31F飛900小時就要大修的可憐壽命,局勢仍不容樂觀。同時,日本海自與美國海軍在馬六甲,西太和南海都安裝了監聽潛艇的間諜聲吶,來掌握我軍不同潛艇之間的活動規律,聲文信息及南海大陸架的水文信息。日本海自的P—3C和美軍的P—8A反潛機幾乎24小時全天監控東海上的中方油田,而我們的“高新6號”還尚顯稚嫩。“全球鷹”無人機在南海屢生事段,這些都考驗著中國海軍的毅力和能力。1. 怎麼打?如何打?是大打還是小打?於是,我們看到了我軍在永暑礁上部署紅旗9防空導彈,看到了中國民航開通了到三沙時的航線,旅遊業直通三沙的遊輪,而這些進步的背後都是中國海軍在默默付出。2.全面彌補裝備代差,現在的中國海軍有能力趕上代差,“以潛對潛”“以艦對艦”,要提高技戰術指標,要敢於在同類裝備上直面美軍,不逃避。3.把我軍的國防政策改為“主動進攻,主動防禦”未來的中國作為一帶一路,霸統一方的亞太地區核心大國,中國海軍的能力也要跟得上,維護中資企業在海外地區的利益,保護中國公民在戰亂地區的人身安全

結語:未來的中國海軍,將成為致力於地區穩定,維護世界和平的一支大國軍隊,中國海軍在未來面對的不只一個強敵,而是多個。如何“以一對多”筆者倒認為,只要中國軍方高層的領導人敏銳地抓住三個方向,便可氣定神閒的贏取強敵。下面簡單概括三個方向:1.如何用兵?2.如何練兵?3.如何打造精兵?如果細緻的掌握並剖析這三個問題,那麼未來中國海軍的能力將不可限量,會在裝備上,人員素質上、戰鬥力上取得長遠的進步,也必將成為一支遊弋於大洋深處的深藍海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