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遺址公園

秦始皇帝陵遺址公園

秦始皇帝陵位於西安以東30公里的驪山北麓,南依驪山,層戀疊嶂,山林蔥鬱;北臨渭水,逶迤曲轉,銀蛇橫臥。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巒環抱之中與驪山渾然一體,景色優美,環境獨秀。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姓蠃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公元前259年出生於趙國京都邯鄲,公元前246年13歲即立為秦王,22歲加冕親政。自公元前236年至公元前221年的15年中,秦國先後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個諸侯國,徹底結束了戰國群雄割據的歷史,在血與火中,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制的封建王朝──秦王朝。"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秦始皇這位叱吒風雲的曠世君主,不僅為後人留下了千秋偉業,還留有這座神秘莫測的皇家陵園。

秦始皇帝陵於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初即位開工修建,前後歷時38年,比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的修造時間還長8年,動用徭役、刑徒72萬餘人,幾乎相當於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數的8倍。

這位叱吒風雲的曠世君主不僅為後人留下了千秋偉業,還留有這座神秘莫測的皇家陵園。陵園建制仿都邑,陵墓周圍呈回字型,築有內、外兩重城垣,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築為寢殿、便殿、園寺吏舍等基址。

陵園仿照秦國都城咸陽建造,大體呈回字形,陵墓周圍築有內外兩重城垣,陵園內城垣周長3870米,外城垣周長6210米,陵區內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築為寢殿、便殿、園寺吏舍等遺址。秦始皇陵的封土夯築而成,形成了三級階梯,狀呈覆鬥,底部近似方型,底面積約25萬平方米,高115米,但由於經歷二千多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現封土底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高度為87米,整座陵區總面積為56.25平方公里。秦王朝是中國歷史上輝煌的一頁,秦始皇帝陵更集中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秦始皇把他生前的榮華富貴全部帶入地下。

秦始皇帝陵地下宮殿是陵墓建築的核心部分,位於封土堆之下。《史記》記載:"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異怪徙藏滿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考古發現地宮面積約18萬平方米,中心點的深度約30米。陵園以封土堆為中心,四周陪葬分佈眾多,內涵豐富、規模空前,除聞名遐邇的兵馬俑陪葬坑、銅車馬坑之外 ,又新發現了大型石質鎧甲坑、百戲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餘處,數十年來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達10萬餘件。在陵園裡設立有多處文物展臺,展示了秦始皇帝陵近二十年來出土的部分文物;佈置有水道展區,重現當年陵園內科學周密的排水設施;相信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肯定還會有更大的意想不到的發現。

在凝重的綠色和高大的墓冢之間,為了讓遊客身臨其境的感受王者的尊榮、王者的威儀,秦始皇帝陵每天上演(每天演出約7場次)有大型的音樂舞劇"秦陵大祭奠"表演和集"聲、光、電"於一體的秦始皇陵陵區、陵園、地宮沙盤模型展示,再現二千多年前神秘陵園的壯觀場景,展示數十年來的考古成果,生動直觀的揭示秦陵奧秘,展示其豐富內涵。

秦始皇帝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帝王陵園,是我國勞動人民勤奮和聰明才智的結晶,是一座歷史文化寶庫,在所有封建帝王陵墓中以規模宏大、埋葬豐富而著稱於世。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目錄,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2002年秦始皇帝陵榮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秦始皇帝陵封土夯築而成,形成三級階梯,狀呈覆鬥,底部近似方形,面積達25萬平方米,高度115米,但經過二千多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現存封土底部面積為12萬平方米,高度為87米,陵區總面積為56.25平方公里。秦始皇帝陵周圍陪葬坑眾多,內涵豐富,規模空前,除聞名遐邇的兵馬俑陪葬坑、銅車馬坑之外,最近又新發現了大型石質鎧甲坑、百戲俑坑、陪葬墓等600餘處。數十年來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達10萬餘件,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肯定還會有更大的,意想不到的發現。

秦始皇帝陵是中國第一座皇家陵園,是我國勞動人民勤奮和聰明才智的結晶,是一座歷史文化寶庫,在中國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規模宏大埋葬豐富,著稱於世,一九六一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公佈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八七被聯合國教育、科學和文化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目錄,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

秦始皇帝陵為了更好地為遊客搞好服務,在景點內特別提供免費講解、免費寄存、免費加蓋紀念印章、免費提供針線、紐扣和常用藥品、涼毛巾、純淨水等20餘項人性化服務,在您觀賞二千多年前人類這一偉大工程的同時,也享受到超值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